【書訊分享】心跳率,你最好的運動教練

0
3096

 

「正確的運動強度,才會產生正確的身體改變;控管運動強度,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心跳率』。」

 

心跳率書訊分享

「為什麼花那麼多時間練習進步卻有限?」「到底每周要跑幾次、每次跑多久、還要做哪些輔助運動才能看到成效?」「運動後明明有休息為什麼還是感到疲勞疼痛?」……在運動上常遇到的這些疑難雜症,都是因為參考的運動方式並不符合自己的體型和生理反應,以及最重要的──「體能狀況」。

人體的心血管系統,能隨時隨地忠實反映當下的整體體能狀況,而「心跳率」正是即時、直接監控判讀心血管系統的最佳指標!透過它,我們能得知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類型、強度及訓練心率區間,進而重點強化「有氧耐力(endurance)」、「有氧動力(Stamina)」、「最大效能(Economy)」、「速度(Speed)與爆發力(Power)」四大基本體能,極大化你的運動效率,獲得前所未有的訓練效果。

本書從心跳率的基礎理論開始,詳細解說心跳率訓練法的原理,以及各種不同運動(包含:馬拉松、單車、游泳、鐵人三項……)的心跳率監控,將心率概念結合個人化訓練,從科學的角度進行系統化分析及整理,讓讀者學會判讀心跳率反映的各種體能狀況及意涵。

 

◎「心跳率訓練法」常見Q&A

Q:為什麼我必須使用「心跳率訓練法」?

安排各種耐力運動的訓練計畫時,有幾個重要的變數,像是里程數、訓練時間、趟數組數或訓練強度等。前幾項都很好判斷,唯有「訓練強度」很難有一個明確的評判指標,所以你無法確定今天會不會跑太快或跑太慢,有沒有達到訓練有氧能力、耐乳酸能力或無氧能力的目標。而「心跳率」正是一個監測「訓練強度」最好的指標,能夠讓你隨時知道自己在運動前、中、後的體能狀況,並協助你維持在最適合的訓練強度區間內,以及評估運動後的體能恢復情形,以科學化、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得運動訓練的成果。

 

Q:我該怎麼知道自己的心跳率?

拜科技發達所賜,過去只能在實驗室裡,透過昂貴的儀器偵測記錄的心跳率,現在只要透過市面上各種心率錶、運動錶、三鐵錶,甚至透過智慧型手機+心跳帶即可偵測記錄。這些隨身器材不論在實用性、普及性、方便取得性、方便攜帶性與操作難易度上,都大勝其他監測儀器,而成為最普及的訓練強度監測工具。只要按照本書建議,即可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心跳率偵測器材。

 

Q:什麼樣的運動適合使用心跳率訓練?

最能從心跳率訓練獲益的,主要是需要一段時間穩定速度的「耐力型運動」(慢跑、馬拉松、健走、游泳、鐵人三項等),運動時間大約要在二十分鐘以上。若是你參與的是團隊運動(足球、籃球等)或是其他無氧類的運動(舉重、拳擊等),心跳率能告訴你的則會集中在能量消耗及體能恢復狀況上。但你還是可以透過心率計監測在進行有想訓練時的狀態和強度,或在進行間歇式訓練時使用。本書作者即在本書後半部針對八種最常見的耐力運動,設計了心跳率訓練專用的訓練課表,包括健走、跑步、自行車、游泳、鐵人三項、划船、越野滑雪與團隊運動的範例課表,幫助你掌握訓練要點並設計出自己的長期訓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