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 訓練 ── 寧靜中的自我對話

0
1651

享受與親近大自然是從事活動者最興奮的事情,近年來也因為戶外活動的風行越來越多的朋友踏入自然的場域。而在教育界當中,也開始透過戶外活動、戶外場域來提升能力或達到教育目的。其中,我們看中戶外活動的簡單生活、返樸歸真的特點,可以更加容易與自己對話。

B.P.Peak506
獨處時,我們將看到更不同的自己與風景

或許我們都曾經有過,面對大海、大山、開闊處的感動。或許我們也都曾經站上頂樓、山巔靜靜凝視著遠方,去享受這一切。而在戶外,大樹下、草地上、岩石上,都是我們休息的地方。如果你也曾經試過,坐在溪流邊聽著徐徐風聲、潺潺水流、蟲鳴鳥語,那麼你就會懂得在自然中的舒暢與放鬆。恣意地讓自己的情緒在山中樹林間奔放,是一種暢快。如果要享受這一切,那麼就必須把自己放在大自然中,同時屏除一切外在的干擾。這些外在的干擾,包含來自其他隊友的干擾。

DSC09675
享受自我的寧靜,是一種獨處的方式

而這種訓練,我們就稱之為獨處訓練。獨處訓練不一定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某個地方,也可以是自己一個人行走一段路。這樣的獨處訓練,在童軍活動當中也會使用。我們會先給予童軍伙伴一個或數個題目,這些題目可能跟他的人生有關、跟他的童軍生涯有關,然後我們給予他一個小小的火苗、或者請他升一小盆火,在火光的照明下,讓他去思考著我們給予的問題。也因此,獨處是相當好的自我對話機會。我的訓練經驗當中,獨處訓練往往是進階課程的重頭戲,在一次課程將要結束的時候,透過自我的行走、自我的沈靜,讓我們對整個課程、對自己有一個完整的對話機會。獨處課程結束之後,不一定需要帶領引導反思。從獨處的過程與回復到團體的表現,我們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們的成長。在自然中獨處,是最赤裸地面對自己。

除了提昇自我、製造自我對話機會的獨處課程之外。我們也會將獨處課程運用在山難的搜救訓練上。但在這裡,我們要做的不僅僅只有自我的話。而是透過獨處、甚至是隔夜的獨處,讓受訓中的救難隊員去體會受難者在夜晚的那份無助、孤獨感。這對於受難者的心理狀態的模擬可以達到相當好的效果。同時也可以讓搜救隊員了解,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受難者會注意到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官會被擴大。這對為來搜索受難者時,推測受難者可能會做出的反應是有相當的幫助。

綜合來說,獨處訓練。除了培養我們感受大自然的美、跟自己對話、享受寧靜之外,同時也可以是一種放大感官的訓練。當自己一個人坐在林子中、當自己一個人走在步道上。這些都是我們相當重要的戶外經驗,有了這種特殊的戶外經驗。我們對於戶外活動的危險因子、對戶外活動的風險評估,就能夠有更深一層的體會。我們也對自己有更深層的了解。

 

DSC08312

當獨處成為山林中的習慣,我們講更能沈浸在戶外的環境中

 

本文作者/戶外安全對策本部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結合了緊急救護與戶外活動的專業,以戶外安全教育、戶外倫理教育、戶外活動風險辨識、緊急應變教育,作為四大發展領域。提倡的戶外哲學是「自由自在地徜徉於山林之間」,而座右銘是「享受」。希望國人能夠了解什麼是安全、辨認風險後,再能步入戶外、翱翔山林。

洪維忼(Robert)戶外安全對策本部的本部長

1983 年生,台灣出生的金門人,並以金門為傲。自小參加童軍運動,偏愛在山林中自由的感覺,活動範圍包含登山、露營、攀岩、攀樹、傳統射箭、潛水等,更因為喜愛戶外活動,於研究所時期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戶外活動組,進行臺灣地區登山活動指導員的專業能力研究;博士班期間於英國Coventry大學進行Wilderness Education for EMTs的研究;也曾遠赴美國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進修戶外與登山的教學及安全知能。

除了是童子軍木章持有人外,也是美國Leave No Trace Outdoor Ethic Centre 的Master Educator、台灣唯二的PHTLS指導員、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美國NOLS Outdoor Educator結訓、航空醫學會中級空中救護員、CPR與基本救命術指導員。多次協助教育課程訓練、戶外活動醫護站(例如:渣打國際馬拉松、國中小攀樹活動)、專業救護技術員培訓課程等。

在戶外活動十餘年後,深刻體認到緊急應變的重要性,因此從2007年開始參與臺北市義消總隊緊急救護大隊擔任救護義消的工作,而更於服役期間於新北市消防局海山特種搜救暨專責救護隊,參與各項搶救工作。2013年自英國返台後,遂成立「戶外安全對策本部」提供各項教育的推廣。

2533696609

SHARE
Previous article一公里不只是一公里 ── 越野賽 的計價單位
Next article從重度毒癮者到IRONMAN世界冠軍錦標賽菁英選手:Lionel Sanders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_副本_副本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結合了緊急救護與戶外活動的專業,以戶外安全教育、戶外倫理教育、戶外活動風險辨識、緊急應變教育,作為四大發展領域。提倡的戶外哲學是「自由自在地徜徉於山林之間」,而座右銘是「享受」。希望國人能夠了解什麼是安全、辨認風險後,再能步入戶外、翱翔山林。   洪維忼(Robert)戶外安全對策本部的本部長。 1983 年生,台灣出生的金門人,並以金門為傲。自小參加童軍運動,偏愛在山林中自由的感覺,活動範圍包含登山、露營、攀岩、攀樹、傳統射箭、潛水等,更因為喜愛戶外活動,於研究所時期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戶外活動組,進行臺灣地區登山活動指導員的專業能力研究;博士班期間於英國Coventry大學進行Wilderness Education for EMTs的研究;也曾遠赴美國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進修戶外與登山的教學及安全知能。 除了是童子軍木章持有人外,也是美國Leave No Trace Outdoor Ethic Centre 的Master Educator、台灣唯二的PHTLS指導員、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美國NOLS Outdoor Educator結訓、航空醫學會中級空中救護員、CPR與基本救命術指導員。多次協助教育課程訓練、戶外活動醫護站(例如:渣打國際馬拉松、國中小攀豎活動)、專業救護技術員培訓課程等。 在戶外活動十餘年後,深刻體認到緊急應變的重要性,因此從2007年開始參與臺北市義消總隊緊急救護大隊擔任救護義消的工作,而更於服役期間於新北市消防局海山特種搜救暨專責救護隊,參與各項搶救工作。2013年自英國返台後,遂成立「戶外安全對策本部」提供各項教育的推廣。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Facebook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