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美國160公里紀錄──扎克比特的超馬訓練

0
1797

動輒12小時以上的超馬賽不僅是體力的挑戰,一些繞圈式的賽事對於參賽者來說,更是精神方面的一大考驗。在同一個跑道上重複跑上幾百圈,若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大概會發瘋,更別說打破紀錄了。

67274_zachbitter_01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全美紀錄保持者、29歲的跑者扎克·比特 (Zach Bitter) 近日再度創造紀錄,他以每英里7分1秒的平均速度 (約每公里跑4分21秒),以接近12小時的成績完成了100英里 (160公里) 超馬賽,創造了新的美國紀錄。

以11小時40分55秒跑完一百英里,配速是每英里7分1秒,這樣的距離是在一條400公尺標準跑道上跑402圈,換算成全程馬拉松則是每場以3小時3分的配速連續完成近四場全馬。

這個令人目眩的成績的是現年29歲,來自加州戴維斯的比特,在12月19日於美國鳳凰城所舉行的「沙漠冬至邀請賽 Desert Solstice Invitational」上所締造。雖然沒能打破11小時28分3秒的世界紀錄,但是能夠刷新美國一百英里超馬紀錄,比特仍顯得相當輕鬆。

早在2013年的沙漠冬至邀請賽上,比特就以11小時47分21秒的成績創造了全美紀錄,更早之前,他也在阿拉斯加跑過室內超馬賽,在南卡羅萊納州跑過戶外賽,並在加州做自主超馬訓練。「在加州我只跑了57英里。每次比賽都讓我學到很多東西,特別是這個周末。」比特說。

對於超馬這種極限又小眾的比賽,比特已經算得上是世界級的田徑場超馬專家與老手。

「我最瘋狂的紀錄是連續三個星期分別跑了170英里、143英里和144英里的距離,當時我保持非常高的跑步量,不過在其中也會採取一些特殊的跑法,例如漸進跑 (progression run) 與節奏跑 (tempo run)。」比特說,「在比賽之前的練習中,我會以20分鐘至25分鐘跑步跑到會場上來熱身,然後在跑道上用比賽的速度漸進跑上12英里,最後三英里再把每英里配速降低5分鐘。」

在平時的訓練裡,比特有90%的時間都是在跑道或平坦道路上進行,每周至少要做三到五次的健身,也多半是在田徑場上進行。

長距離的超級馬拉松繞圈賽對於選手的體能與心志的考驗都是超乎尋常。在沙漠冬至邀請賽與大多數計時賽上,跑者每四個小時要改變一次方向。在這次比賽中,由於比特的個人因素,他跑了將近八小時才改變方向。「一直在繞同一個方向,會讓你的肌肉習慣於轉向,反之亦同。」

67274_zachbitter_02

相較於2013年比特第一次締造美國紀錄時,「我連停下來上廁所的時間都更加有效率。」比特說,「2013年的時候我上了四次廁所,但是今年我只停下來兩次。所以我大概只多花了一分鐘到一分半鐘的時間。」

在過去的比賽中,他會在50英里時戴上耳機,今年卻在10英里處就打開音樂來聽。「在這樣的一種比賽,背景的雜音會有很大的影響,我要盡可能地保持專注力的集中。」甚至連一些很有經驗的超馬跑者都很難克服在一條400米的跑道上重複繞圈一整天,然後周遭一直不斷傳來各種令人分心的呼喊聲的這種對於心志耐力的嚴峻挑戰。

「我一直努力要調整自己的意識狀態,以便讓我集中精神,甚至沒有覺得自己是在一條跑道上。」比特說,「對於最後20到25英里時更是加倍困難。」

「在比賽的前四分之三時,我都在想著其他事情,避免自己被正在跑的這個圈圈框住。」他說,「這就像靈魂出竅,好像你的靈魂浮在半空中看著那個正在跑步的自己。在封閉的跑道上你可以辦到,因為你不用擔心路上會有石頭、樹枝或上下坡。除了基本的跑步動作之外,你不用把精神花在其他地方。」
雖然他的靈魂可能不知道飛到哪裡,比特大部分時間還是維持一個很快速的步伐。「那是肌肉的記憶,」他解釋道,「這些無意識的動作都在比賽的步速上,特別是最近幾週或一些持續比賽的時間裡。你的身體已經被訓練到可以自動跑步及自動轉向。」

比特說,「我今年的確比2013年有比較大的每圈速度差,從93秒到2分鐘。不過,大多數的圈速是在1:37到1:45之間,我可以很輕鬆跑出這個速度。」

雖然比特已經做了這麼多訓練,而且他已經這麼成功,他還是認為自己有改善的空間。談到沒有打破世界紀錄,他說:「我的肌肉『拋錨』了。」

不像2013,當他以11小時47分完成100英里的距離,並緊接著打破12小時的超馬紀錄時 (他跑了101.66英里),他在完成紀錄沒幾步路就倒臥在跑道上。「我的右後腿抽筋了,我當時想說也許我可以走上一圈恢復一下然後再繼續跑,沒想到我一慢下來,我的右小腿就立即變得更緊繃了。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坐下來。」他說。

談到未來的計劃,比特表示,「若去跑24小時超馬賽意味著需要在另一條跑道上跑更多,我可能只能多跑一兩英里。現在有更多超馬賽事了,也許我可以參加一些我能夠維持在同一個跑道上的比賽,這樣我就更只要專注於轉同一個方向。」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