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諺大哥的超鐵初體驗

0
4209

從ITU轉到長距離,是什麼感覺?
就像田徑專長800、1500轉到馬拉松,
就像游泳專長400、1500轉到10公里馬拉松長泳,
就像自由車場地賽500m、1000m個人計時轉到長程公路賽。

84843_昇諺大哥的超鐵初體驗_00

 

ITU系列賽事分為奧運標準距離51.5公里(游泳1500m、自行車40km、跑步10公里,菁英組約1小時45-50分完成)和半程25.75公里(游泳750m、自行車20km、跑步5公里菁英組約50-55分完成),菁英組每場比賽最多75人,可以輪車,節奏快,分秒必爭,從站在出發點開始就要上緊發條,神經緊繃,在任何一個項目或者是轉換區,錯失一秒極可能輸掉整場比賽,比賽張力與壓力之大,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很難在ITU系列賽中拿到理想成績。

長距離賽事可分為超級鐵人賽226公里(游泳3800m、自行車180km、跑步42.195公里,職業選手約8-10小時完成),和半程超級鐵人賽113公里或70.3英里(游泳1900m、自行車90km、跑步21公里,職業選手約3小時45-4小時完成),較有名的賽事包含WTC系統的Ironman系列賽和Challenge Familly系統的Challenge系列賽。長距離賽事不可輪車,選手在比賽中不得合作,各憑本事,獨立完成,由於距離長,需要穩定的配速、體力分配、成熟的心理素質等等,比賽時間長,儘管遇到突發狀況如機械故障,排除後繼續比賽,還是有可能將落後的時間追趕回來,比賽過程瞬息萬變,沒跨越終點線之前,還未必能確定誰是冠軍,因此在長距離賽事中,常會有分齡組選手成績超越職業組選手的狀況,也是吸引大部分民眾的原因之一。

 

84843_昇諺大哥的超鐵初體驗_01

84843_昇諺大哥的超鐵初體驗_02

 

好吧~簡單來說,在ITU系列的賽事中,我的心跳從游泳開始就幾乎逼近破表的狀態,最大心跳195,游泳時的心跳約185,自行車心跳約180-185,跑步時心跳約180-190,從鳴槍開始就沒有舒服過,難受、想吐都是正常的狀態,如果有全身發麻、肺快吐出來、頭暈目眩的狀況,也是正常,為了能夠在比賽中盡可能地把速度和強度拉到最高,訓練時的”藍瘦,香菇”,也是必經的過程,如果不是一個很能夠享受痛苦的人,很難持續從事這樣的比賽(偏偏這種人很多,我也是)。

今年10/2,參加人生第一場超級鐵人賽,賽前約四個月開始準備,訓練的模式完全改變,沒有強度高到”藍瘦,香菇”的課表,反而多了長距離有氧的安排,礙於足底筋膜炎的關係,課表內少了跑步,只能不斷的加強游泳和騎車,雖然一週會有二次5-6小時的長距離騎乘,但相對短距離爆心跳爆肌肉和爆吐的課表有趣,也比較享受(怪咖)。

 

84843_昇諺大哥的超鐵初體驗_04

84843_昇諺大哥的超鐵初體驗_07

 

還記得比賽當天早上,在轉換區準備時心情異常輕鬆,站在出發點準備時跟朋友有說有笑,鳴槍後沒有你推我擠的卡位衝刺,3800公尺的海泳心跳約150,抓水放鬆,著實地享受悠游大海的快感。上岸後進轉換區,還能進轉換帳內坐著脫防寒衣、戴安全帽,上車後也不急著要拼命加速,整個180公里的騎乘,心跳維持150-160,面對鏡頭還能帥氣的擺擺Pose,只能用舒服來形容!

 

84843_昇諺大哥的超鐵初體驗_08

 

開始跑步時正中午12點,腳傷缺乏訓練的跑步馬上露餡,跑了幾公里後出現中暑狀態,撐了16公里之後開始當步兵,雖然中暑的感覺很難受,手腳同時抽筋很痛苦,但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走也要走完”,”跑”完一場226超鐵很屌,很不簡單,”走”完一場超鐵也很酷,反正放棄不是我的選擇!而且,超級鐵人賽很現實,有練就有,沒練就無,騙不了自己,參加這樣的賽事,是對賽事負責,也對自己負責。回想起比賽過程中游泳和自行車的幸福感,讓我深深愛上這種超長距離的賽事!

 

84843_昇諺大哥的超鐵初體驗_09

 

還記得通過終點後,朋友們問還想不想再比,大概有三天的時間回答都是:沒有下次了!三天後,已經開始想念,於是…2017的賽事計畫也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