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國立公園山之家.小觀音山西峰

0
1041

於是我安排了今天的登山行程,邀老婆同行,走訪這條山友開闢的登小觀音西峰的新路線。 開車上陽明山,接陽金公路,再轉入百拉卡公路(101甲),抵達大屯山鞍部停車場。 登山口就在停車場入口旁,草叢間有一條明顯的山徑。

停好車,整好裝,進入這條山徑。急遽一小段陡下後,隨即轉為上坡,然後轉為平緩的向左腰繞, 泥土小徑穿梭於山林間,路況良好,約行七、八分鐘,即抵達山之家遺址。

大屯國立公園山之家。圖片出處:下澤伊八郎,《大屯火山彙植物誌》,大屯國立公園協會,昭和十六年(1941)。

圖:大屯國立公園山之家遺址

日治時代昭和十三年(1938)建造的這間露營山屋,隱沒於這片森林中超過半個世紀之久。

如今僅存石砌直立的壁爐煙囪佇立於森林中,遠望宛如一棵巨粗的樹幹。

面對寂寥荒涼的歷史遺跡,總給人世事滄桑之感。

對照日治時代的老照片,當時山之家的環境優美,視野良好,腹地平坦,適合紮營, 今日則已處於蒼鬱森林之中,被人遺忘。

山之家,可說是生不逢時,山屋落成三年之後,台灣被捲入太平洋戰爭的戰火, 大屯國立公園的計劃遭到擱置,戰後歲月動盪,民生艱困,就無暇從事露營休閒了。

民國五十一年(1962)百拉卡公路(101甲)開闢完成之後, 舊路荒廢,山之家就被遺忘在距離公路不到二百公尺的森林裡。

圖:採筍路登小觀音山西峰

從山之家續行,有兩條山路,一通往菜公坑古道,一通往小觀音山西峰。

中華山岳藍天隊在樹上釘有指標,指示清楚。我們選擇往小觀音山西峰的山徑。

續行約一、二分鐘,又遇岔路,左往採筍路,可以直攻小觀音山西峰; 右往小觀音山西峰傳統登山路線。我們選擇左去右回的環繞路線, 這是因為左線直攻山頂,山路較陡,適合爬坡上行,較不適合下山行走。

左線一開始仍是走於雜樹林中,山徑愈來愈陡,途中也有橫向的右岔路可銜接右線山路。 上爬約十多分鐘,漸漸出現箭竹林。後段完全穿梭於高過人頭的箭竹林中,不過路跡清楚,路況良好。

沿途偶見路旁有撒落的冥紙,據說是採筍的農民用來當作路標,也順便向山裡的魔神仔致意, 雖然帶有迷信,也可見在箭竹林山區採筍的危險性, 就像早年的北宜公路也是沿途隨處可見司機飄灑冥紙。

陽明山國家公園每年二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五日、八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開放有採筍證的農民採收箭竹筍, 這段期間走在小觀音山群峰的箭竹林中,應會看見較多的冥紙。 雖然採筍路目前路況還不錯,但如果是在迷霧天氣中,獨行於這條採筍路,見沿途此一情景, 心情應當會感到有點畏寒吧。

在箭竹林中,毫無展望,直到抵達一處路旁的小觀景台,有開闊的視野,站在此處, 正與大屯山主峰遙遙相望。此時雲霧隨風迅速飄移,忽而山隱,忽而山現, 不免擔心今日登頂,是否又會期待落空。

圖:小觀音山火山口遺跡

續行一段路,即登上稜線,與右線來的山路會合。小觀音山西峰就在左側20幾分尺處,隨即登頂。

我們從山之家爬上小觀音山西峰,約花了四十分鐘(含中途休息時間)。

小觀音山西峰,海拔1043公尺,周圍有箭竹,視野受遮蔽, 無法俯瞰火山口,須再往前行走至小觀音山西西峰的途中稜線才能看見。

從小觀音山西峰至西西峰的稜線,起伏崎嶇,大小岩石錯落,須在石塊間找落腳處, 途中有一塊反經石。這些嶙峋怪狀的大小岩石是當年火山噴發形成的遺跡。 這時天空雖然迷迷濛濛,但仍有展望,終於有機會一睹小觀音山火山口,就在小觀音山群峰箭竹草坡下方的山谷, 整個火山谷呈長桶狀。這是台灣最大的火山口遺跡。

約走了十二分鐘,抵達小觀音山西西峰。小觀音山西西峰,舊稱「北竹子山」。十三年前, 初登小觀音山西峰,就是以西西峰為終點。 當時風雨迷霧,山友們都躲在岩石下方避風避雨,今日則雲霧有聚有散,陽光偶而乍現, 可以閒坐石上,看周遭風景。果然是一流的山峰景色。

圖:小觀音山西峰草坡美景(返程)

小觀音山西西峰有一條陡下的箭竹山徑通往大屯溪古道。

由此下行往大屯溪古道,海拔落差近300公尺,可以再接菜公坑燒炭古道、菜公坑古道, 繞回到山之家遺址。

我今天沒打算走這麼大圈,只想停留在小觀音山西西峰的山頂看風景而已。一陣陽光,一陣雲霧, 風景忽現忽隱,氣溫忽熱忽涼,景色富於變化,對我來說,是全然新鮮的體驗,都是當年不曾見過的風景。

回想當年,登小觀音山西峰時,人生剛進入中年階段;再次登臨時,人生已來到中年後段了。 下次再登頂時,或許鬢已星星矣。雖然歲月無情,然而我想只要我能夠持續的走下去, 人生能留下些許雪泥鴻爪,或許就可以無所遺憾了。

我們回程改走右線,多走了一段稜線路,又適逢陽光露臉,既可以欣賞前方小觀音山主峰附近群峰美景, 也能回顧小觀音山西峰及小觀音山西西峰箭竹草坡風光。抵達右線山路的岔路口,取右行,接右線山路,很快就脫離箭竹林, 進入雜樹林。下行約35分鐘,返抵山之家遺址。續行約5分鐘,回到大屯山鞍部停車場,結束今日的行程。

圖文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