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讓人更快樂,你運動了沒──2017年運動現況調查

0
3382

經由教育部體育署委託予世新大學,為瞭解全民運動推展政策或計畫,進行「運動城市調查」,以量化的數據,具體呈現國人運動參與的實際情形,並比較國內各縣市全民運動的推展狀況與執行成果。

而透過認識大數據比率的上升與下降,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運動人口以及運動相關議題的呈現。

1.規律運動人口成長33.2%

由體育署統計調查,自2006年調查運動人口比例,至2017年已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與改變。2006年為76.9%,2017年調查運動人口上升到85.3%。而『一週三天30分鐘有強度運動』定義下,規律運動人口也從2009年 24.4%上升到 33.2%,顯示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維持著運動習慣,顯示運動風氣的提升以及參與運動的人口上升。

2.女性運動風氣急起直追、與男性不相上下

女性有運動人口顯著成長至85.0%,已與男性運動人口(85.7%)相當趨近。女性規律運動人口比例為30.9%,男女規律運動人口於今都已超過30%。

3.中壯代運動人口顯著成長中

35歲~49歲中壯代有運動人口,較105年顯著上升2.3%~5.4%。相較於105年有運動人口的比例,職場中的主力族群(35歲~49歲中壯代)運動人口已成長2.3%~5.4%;其中35歲~39歲族群成長5.4%(105年76.7%;106年82.1%),40歲~44歲族群成長2.5%(105年78.6%;106年81.1%),45歲~49歲族群成長2.3%(105年79.5%;106年81.8%)。

4.健康與身材依舊是目標

民眾運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健康」(75.5%),其次是「為了身材」(15.2%)、「興趣/好玩/有趣」(9.2%)。

5.公眾運動場所設施滿意度受到更多民眾肯定

民眾對縣市公眾運動場所設施滿意度為56.8%,較105年(50.8%) 上升6.0%。認為住家附近的運動場所充足程度為62.0%,較105年 (57.8%)上升4.2%。

6.愛運動更快樂

規律運動的民眾快樂程度(69.8%),比沒有運動的民眾(50.2%)快樂程度高出19.6%;有運動的民眾快樂程度(64.7%),也比沒有運動的民眾(50.2%)快樂程度高出14.5%,顯然,運動程度對民眾的快樂程度有非常顯著的影響。

7.自評(自覺)健康程度

而在自評健康程度,規律運動的民眾自評健康程度(60.6%),比沒有運動的民眾(44.0%)自評健康程度高出16.6%;有運動的民眾自評健康程度(55.8%),也比沒有運動的民眾(44.0%)快樂程度高出11.8%,顯然,運動程度對民眾的自評健康程度有非常顯著的影響。

8.規律運動有助維持標準身材

從民眾BMI分級角度分析民眾規律運動比例差異,標準身材的民眾中,規律運動人口的比例為37.3%,相較於身材過輕(32.7%)、過重(36.2%)、肥胖(34.3%)民眾的規律運動人口。標準身材的民眾中規律運動人口的比例高出1.1%~4.6%,顯然,規律運動與標準身材有正向的關聯性。

9.越簡單越方便

國民最多參與運動的項目是散步與走路,而第二大宗運動則是慢跑(27.5%),其次為登山(12.4%)、籃球(12.4%)。自行車為11.9%,游泳為7.9%,而在家進行徒手運動亦有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