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拉松這檔事 體能占六十意志占四十

0
6821

田徑賽大概百分之八十靠體能,但馬拉松則是體能占百分之六十,剩下百分之四十則是靠意志。無論如何鍛鍊體能,最快的速度大概就是那樣,有很多因素是人無法掌控的。不過,只要自己願意,就能掌控意志。針對這一點,我感覺到能夠挑戰國際賽事的可能性。我也因此刷新了日本的馬拉松紀錄,但一萬公尺的競賽是不是也能一樣順利找到挑戰國際賽事的道路呢?我認為很困難。儘管一樣都是跑步,兩者有共通的地方,但馬拉松不只體能,還有一些我無法想像的元素包含在其中。

照片來源:allabout
照片來源:allabout

我也認為那就是馬拉松的魅力。我不知道肯亞和美國的選手在心理訓練下了多大的工夫,但我希望能盡量努力調整心理狀態。練習的時候,通常都會覺得「很累」。或許這麼說有點奇怪,但這種時候我會把大腦和身體分開來思考。是大腦覺得累,而不是身體覺得累。所以我會注意不讓累的感覺呈現在身體上。用一個表情讓外表盡量保持放鬆的狀態,區隔大腦思考和身體。如此一來,身體就不會過度僵硬。在這樣的努力之下,我的完跑時間也變得比較短了。「很累」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覺,所以冷靜思考後,意外地能夠分析出累的原因。「現在是哪裡覺得累?呼吸嗎?腿嗎?腿的哪個部位?」這麼一問,你就會發現自己並不是全身都累,所以人會變得比較輕鬆。

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會深刻思考什麼事情,大多是在發呆,但跑步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多時間思考。每天跑九十分鐘、一百分鐘的話,難免會去思考要怎麼度過這段時間,而且這也是一段沒有任何人能介入,只有自己孤身一人的時光。現在這個時代,不只每天要面對柴米油鹽,還有社群網路,總是很難擁有自己專屬的時間。只有跑步的時候,才能忘卻一切雜念。我認為長距離賽跑就是擁有這種宛如聖域一般的感覺。因此,練習的時候我很喜歡邊跑邊思考。思考回家之後要做什麼無關緊要之類的事情時,身體會意外地像機械一樣動起來。練習在跑步的時候不思考跑步本身的問題,而是在下意識中持續移動,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且只要花時間訓練就能做到。

我發現,比起參加賽事,進行馬拉松訓練的期間讓我有更多體會。我學會重視每一個瞬間、每一個片段。不要看得太遠,就像確實地拼好每一塊拼圖的感覺。紮紮實實地消化每一天,每次都持續和上一次相同或者更困難的練習。開始跑馬拉松之後,我才知道面對目前的自己有多重要。即便提升練習量或練習的品質也不會馬上獲得好成績,儘管如此還是要持續下去的過程非常重要,相較於田徑賽,馬拉松讓我每天察覺到更多道理。這應該是因為跑馬拉松時,和自己相處的時間很長的緣故。

馬拉松需要忍耐和堅實的跑法,這一點非常適合日本人。端看過去在奧運獲得優勝的前輩就知道,日本人能夠做到超越人類想像的瘋狂練習,這是日本人的優點。我也認為日本的前輩們累積下來的基礎,擁有超高水準。譬如,在我得知瀨古利彥先生的練習內容和強度之後,就覺得自己現在的訓練根本沒什麼。這後來也成為我的一大動力。不過,我發現最近有很多選手都漸漸忘記這一點。雖然自己要練習到什麼程度是另一回事,但認為自己每個月跑的距離已經是最大值,或者覺得自己還能再多跑一點,這種想法會大幅影響訓練的態度。

因為自己該做的事都已經做了,站在起跑線上時就比較能看得開。無論比賽結果好壞,至今毫不妥協地練習,光是站在起跑線上就很有成就感。當然,我也會對比賽時該怎麼行動感到些許不安,但比起這些,我更覺得享受。在比賽之前,我每天都在奮鬥,今天我不僅戰勝自己,還持續消化這麼困難的練習、忍受這麼多痛苦,站在起跑線前我克服了一切難關,接下來只要跑完四二.一九五公里就好了。我心裡只剩下趕快跑完、趕快結束比賽的想法。因此,站在起跑線上,對我來說就已經是一種勝利。當然,比賽當天才會決定勝利是停在起跑線上,還是有更美好的結果。不過,能夠毫不妥協完成練習並站在起跑線上,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勝利了。這種成就感即便在二○一九年東京奧運宣布棄權時也沒有減少。在結果不盡人意時,這種心情仍然沒有改變也是一種收穫。

比賽開始之後,前半段我不會想太多,總是盡量以不費力的方式節省精力。如何慢慢發揮力量對馬拉松來說非常重要。起跑後,跑者必須從斟滿的杯子裡一點一點釋放力量。如果因為別的對手追上自己就急著加速,自己的力量就會急遽減少。因此,剛開始我總是低調地在後面慢慢跑。因為我已經練就了即便賽事中突然有什麼變化,也能冷靜地從後面追上領先集團的中段。一邊和自己的身體對話,保持心有餘力的狀態非常重要,就算其他選手有時超前有時落後,我也只會思考剩下的距離,冷靜分析如果對手在兩百公尺內加快四秒,那我只要在一公里內加快四秒即可。基本上我只會專注在自己的節奏上,不去思考其他事情。

我可以瞬間環視周遭,冷靜分析比賽狀況之後,再度專注在自己身上,就這樣一直重複下去。如果急著想要處理眼前的狀況,身體過度僵硬一定會過度施力,所以我認為這種時候更要專注在自己身上,思考該怎麼使用力量。在馬拉松賽事中,配速員不見得有功效。因為馬拉松會被各種不同元素影響,所以不需要想太多,只要順著比賽的流程走,想辦法不要一下子就用盡全力,確保有力氣跑完三十五公里、四十公里最重要。

當然,我有時也會因為和領先的選手距離差太遠、錯過補充水分的機會而變得不安、焦躁,導致施力不當。不過,這種時候我會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雖然會迷惘,但是只要作了決定我就不會後悔,專心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最重要的就是隨時保持樂觀和平常心。因為在第一場波士頓馬拉松(二○一七年四月〉時我就這麼做,而且也得到佳績,所以我認為這種戰略非常適合自己。

只有馬拉松,才能夠像這樣培養在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吧!團體運動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問題會在人際關係中解決,但馬拉松有很長的時間必須一個人跑步,所以不得不審視自己。這是馬拉松的魅力之一,但我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因為這樣喪失了社會性。(笑〉不過,就算真的喪失了,那對現在的我而言也是必經的過程。

大家常說三十、三十五公里是馬拉松的瓶頸。不過,就算是跑一萬公尺,也是在跑到八千公尺時最痛苦,可是大家卻不說八千公尺是瓶頸。無論什麼比賽,最後一段一定最辛苦,我總覺得馬拉松被大家說得太過誇張了。只要前面都一直跑得游刃有餘,過了三十五公里也意外地能輕鬆跑,而且我覺得身體的極限應該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弱。我覺得用「瓶頸」這個詞,真的太誇大了。

當然,四二.一九五公里會讓人覺得很遠。不過,馬拉松只要保持穩定的情緒,按照固定的速度跑就能完成。即便如此,也會有覺得辛苦、想放棄的時候。這種時候我都會告訴自己「練習的時候我一直都戰勝自己,既然都能跑到這裡,剩下的路程也一定沒問題」,藉此盡量保持樂觀比賽時,我和市民跑者不一樣,幾乎不會欣賞路上的風景。

跑步時,外面的世界看起來總是朦朦朧朧,所以我大多不記得路線和賽事。不過,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我倒是看得很清楚,譬如川內優輝先生倒了很多水,鈴木洋平髮色超級金黃之類的。這種東西我就看得到。(笑〉開始跑馬拉松之後,我才知道另一件事,那就是無論距離多遠,都一定會有終點。而且,跑完之後的成就感和其他比賽不同。抵達終點之後,大家都很開心,對吧!不只市民跑者如此,我們這些選手也一樣。雖然會有名次高低,但因為長時間面對自己,抵達終點的瞬間一切都會略過腦海,跑到最後的喜悅真的與眾不同。我想,那就是大家跑馬拉松的原因吧!在工作之餘擠出時間忍受辛苦的練習、禁酒、剝奪出去玩的時光,經歷重重忍耐抵達終點,心情一定會很興奮。

任何人跑馬拉松都能品嘗那一瞬間的滋味。只不過日本人太重視完跑的時間了。馬拉松會因為當天的氣溫、風勢,大幅影響結果。最近跑鞋和腳尖著地跑法大受矚目,但影響馬拉松的元素不只如此而已。即便因為跑鞋加快速度,也可能在風勢、天候的影響下減慢速度。既然如此,維持跑在後方以免受到風勢影響或者設法減低自己的能量耗損,注意這些細節顯得更加重要。當然,最近跑鞋的進化也讓我覺得很厲害,但跑的人還是自己啊!我認為市民跑者也一樣,不需要太過在意完跑的時間。

跑馬拉松真的是一件很累人的事。不過,現實就在眼前,既然無法迴避,那就只能面對了。馬拉松的優點就在這裡,道理和日常生活相通。生活中也有不喜歡但必須做的事,既然出現在眼前就無法逃避,又或者因為不想逃避而決定面對。對我來說,跑馬拉松就是這種感覺。

文章來源:跑過、煩惱過,才能發現的事。

博客來:http://bit.ly/2TsfSxa

誠品:http://bit.ly/2uIXojq

金石堂:http://bit.ly/2PCD1fd

讀冊:http://bit.ly/32Eb6AO

時報:http://bit.ly/2TsN8UN

【延伸閱讀】

大迫傑再破日本馬拉松紀錄 2020 東馬冷清卻不失精彩

前往日本東京奧運 美國奧運選手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