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的福音 Adrenaline GTS 21給你滿滿的穩定支撐

0
5074

在累積多年的跑步經驗後,對於跑鞋的偏好也歷經了幾次的變動。由於自己的足弓較為低平,也就是支撐性不足,進而造成腳掌於落地後容易過度外翻,所以在前幾年剛開始接觸跑步的時候都偏好挑選足弓支撐性較好的鞋款。然而,隨著追求成績、突破 PB 的需求開始出現,為了追求鞋子的輕量化和立即的力量回饋感,筆者轉而穿著薄底的競速鞋;甚或是近幾年的碳纖維板厚底鞋的崛起,筆者也一樣嘗試過,進而幫助自己獲得更好的成績。

然而,隨著跑步成績的進步和身體狀態的提升,筆者足弓的特性並未跟著改變。以筆者現在準備全馬訓練營的期間,週跑量動輒 90 到 100 公里,週末的長跑經常也是二十幾公里以上的長距離,日積月累的訓練里程,對雙腳是個很大的負擔。尤其對於低足弓的跑者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長距離後的疲勞感非常明顯。像筆者就經常在週末 LSD 後感到足部的疲累,還有左髖的控制能力變差,或許就可肇因於左腳足弓支撐特別不足,容易累積疲勞,進而需要更多的心思在主動恢復。

Adrenaline GTS 21 支撐型跑鞋(圖片來源:黃書韋)
Adrenaline GTS 21 支撐型跑鞋(圖片來源:黃書韋)

這次收到 BROOKS 的 Adrenaline GTS 21 鞋測邀請,筆者的重點會是藉由重回支撐型跑鞋之懷抱後,是否能夠在長跑後有助於降低疲勞的累積,促使身體恢復得更快,這樣才能把繁重的課表消化完畢。在今年筆者將週跑量拉到接近 100 公里的過程,深深覺得課表是比誰恢復得快,這個道理是千真萬確;畢竟恢復不了,硬把課表跑完,也只是提前把自己弄爆而已呀!

挑選適合自己的鞋款,幫助自己完成訓練(圖片來源:黃書韋)
挑選適合自己的鞋款,幫助自己完成訓練(圖片來源:黃書韋)

筆者簡介

跑步經歷

Will,今年 33 歲,跑齡剛好 7 年,目前於一家軟體公司從事產品行銷職務,下班後就是一名業餘跑者,極力爭取波馬資格中(Sub 3)。

第一場全馬是 2013 年的台北馬(5h25m),目前 PB 是 2019 年的首爾馬拉松(3h12m),現正加入 IR Sports 的極速訓練營,準備 2020 的台北馬拉松。最近五週 — 包含測試期間 — 的平均週跑量為 75 公里。

足弓狀況

其實從我的站立姿勢,就可以明顯地察覺左腳內側有輕微的塌陷狀況;從側邊觀察,也可以看到些微的內側塌陷,導致腳踝容易有外翻的情形。

筆者的雙腳,有些微程度的外翻(圖片來源:黃書韋)
筆者的雙腳,有些微程度的外翻(圖片來源:黃書韋)
筆者的左腳,足弓幾乎快看不到了......(圖片來源:黃書韋)
筆者的左腳,足弓幾乎快看不到了……(圖片來源:黃書韋)

另外,剛好 9 月底有機會做了一次足底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如下圖:左腳為低足弓位置,右腳正常。另外左腳比右腳寬了 1.2cm,算是寬了不少。就因為左腳又寬又扁的關係,讓我在試鞋子的時候永遠都是左腳優先,左腳合適了才會輪到右腳去嘗試。

筆者的足底評估報告(圖片來源:黃書韋)
筆者的足底評估報告(圖片來源:黃書韋)

在檢測過程中,物理治療師針對理學檢測的部分,與我討論低足弓可能引發的問題,在報告中也十分詳盡地描述:由於足弓的吸震和緩衝能力不足,可能導致前足疼痛、步態推進功能下降、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腱滑囊發炎、和小腿張力緊繃等現象。在我近期的跑步狀況中,也的確經常發生長距離練習後,前進的動能快速下降、小腿尤其是脛前肌張力緊繃等問題。

筆者的足底評估報告(圖片來源:黃書韋)
筆者的足底評估報告(圖片來源:黃書韋)

雖然說這些傷痛不一定會持續發生,但這提醒了筆者、或是一樣足弓比較低平的跑者,一定要日常多加放鬆和滾筒按摩,並輔以定期的運動按摩,才有可能盡量避免傷痛的困擾。

當然透過輔具的協助,幫助訓練可以更好地完成,也是一種可以避免疲勞的方式。或是另闢蹊徑,直接於挑選鞋款時重視足弓支撐性的功能,對於跑步訓練以及之後的主動恢復也有一定的幫助。

品牌簡介

筆者對BROOKS這個品牌的印象,是美國的老牌傳統運動鞋品牌,世界四大跑鞋品牌之一,是認真的歐美跑者尤其會考慮的一個品牌。打這篇評測時,才發現他也是股神巴菲特所經營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控股公司旗下的一個品牌!

巴菲特和限量版波克夏・海瑟威股東會跑鞋(圖片來源:BROOKS)
巴菲特和限量版波克夏・海瑟威股東會跑鞋(圖片來源:BROOKS)

就算沒有在投資股票市場的人,應該也都聽過股神巴菲特的名號!另外,BROOKS 還會為每年的波克夏・海瑟威股東會,推出特別限量版跑鞋,聽說每年都被搶購一空。不過把印有巴菲特和孟格的跑鞋踩在腳下跑……希望他們本人不會介意(誒扯太遠了!)

現在不到100美元就可以把巴菲特鞋帶回家,但不包含投資建議(圖片來源:BROOKS)
不用花費巨資就可以把巴菲特鞋帶回家,但不包含投資建議(圖片來源:BROOKS)

另外,去年的此時筆者主要以漢森馬拉松訓練法(Hansons’ Marathon Method)為原則在準備全馬,在這之前也知道漢森兄弟與 BROOKS 合作的 Hansons-BROOKS Original Distance Project,訓練出了很多菁英選手,相信這個合作未來也會替 BROOKS 產生更多明日之星。如果大家有去逛逛 BROOKS 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旗艦店,可以看到 Desiree Linden 在 2018 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女子項目奪冠的巨幅海報,而她就是 BROOKS 長年的贊助選手。有關注這一年的賽事的朋友,應該會知道那天的天氣爛到一個不能再爛的程度,而能克服這樣的天氣還拿下冠軍,是真的很厲害呀…….

Hanson 兄弟之一的 Kevin Hanson(圖片來源:BROOKS Taiwan)
Hanson 兄弟之一的 Kevin Hanson(圖片來源:BROOKS Taiwan)
Desiree Linden 於 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圖片來源:NBC News)
Desiree Linden 於 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圖片來源:NBC News)

鞋款簡介

與 Adrenaline GTS 21 的初次見面,要從他的名字說起。Adrenaline 是身體裡面的一種重要激素:腎上腺素,在戰鬥或逃跑反應中佔有重要關鍵角色。當面臨危機時,身體的腎上腺素會快速分泌,促使身體做出防禦、戰鬥或逃跑的準備,可以比平常實施更困難的動作。如果以跑步來說,準備一場全馬所需的訓練計畫,大約需要四到五個月,也是一種對身體的極大壓力,特別是針對初踏入全馬訓練的新手來說更是如此。若是在適當的時機分泌腎上腺素,將可使跑者發揮潛力,更有效地克服困難,而這也是此鞋款命名的由來。

從外觀即可瞥見他的兩大特點:一是碩大和特別加寬的中底,二是利用多層網布可將腳部完全包覆的鞋身。中底方面,包含了兩種 BROOKS 的獨家科技,以下引述官網的介紹:

1. DNA LOFT 避震中底

是2019全新推出的中底黑科技, 在BioMoGo DNA的基礎上,大大提升緩震效能,同時也加強了耐久度與輕量化。

2. BioMoGo DNA 避震中底

是一種獨特且創新的動態避震緩衝系統, 避震緩衝效果比一般中底材質提高30%、動能回饋提升 2倍,能依據跑者的體重、速度、步伐、和路況,動態調節中底的適應性,提供量身打造的舒適避震緩衝功能, 動態適應每一步。此外,他也是有機無毒、可被土壤生物分解利用的環保材質。

鞋底方面,有著 BROOKS 獨家的Guide Rails全方位軌道導引支撐系統。如下圖的鞋子側邊照片和圖示,可以看到主要有幾個結構:內側穩定牆和外側穩定牆,還有DNA LOFT 轉換區。內外側的穩定牆幫助跑者獲得穩定的落地支撐,防止腳踝關節過度旋轉和外翻。DNA LOFT 轉換區負責將動能由後傳遞到前,並搭配特別具有彈性的前腳掌溝槽,可以幫助跑者的近一步於轉換過程發揮避震和緩衝的效果。

而鞋底部分,筆者在測試此鞋款時,有感覺到前腳掌的可彎折程度大過於以往穿過的支撐型跑鞋,這有利於在速度較高的訓練時,有效地保持避震和穩定的功能。

鞋底採用兩種獨家材質(圖片來源:黃書韋)
鞋底採用兩種獨家材質(圖片來源:黃書韋)

楦頭方面,這一款是特別為腳掌較寬的跑者設計的,所以有1D一般楦頭與 2E寬楦 、 4E超寬楦 等加寬型的楦頭。前述的足部評估報告,可以發現我的左腳是低足弓、又是寬楦頭。在選擇鞋款上,我通常會需要選擇正常楦頭稍微大 0.5 – 1 號,但若有寬楦版的鞋款就可以省去這樣的評估。

楦頭為寬楦 2E 版(圖片來源:黃書韋)
楦頭為寬楦 2E 版(圖片來源:黃書韋)

重量方面,筆者拿到的尺寸為 US 8.5,單隻鞋子的重量都是 278g。這個重量當然無法和輕量化的競速型跑鞋媲美,但以支撐型跑鞋來說,比他牌動輒 300g 以上的重量相比已輕量化了不少。就算是相較於上一代的鞋款: Adrenaline GTS 20 官方資料為 301g,也有明顯的進步。

Adrenaline GTS 20單腳的重量是278g(圖片來源:黃書韋)
Adrenaline GTS 20單腳的重量是278g(圖片來源:黃書韋)

筆者在接觸路跑的初期也穿過他牌的支撐型鞋款,因此在穿上 Adrenaline GTS 21 之後先試走幾遍,來回想和這些跑鞋的差異。重量上的感受其實差不多,雖不如輕量化跑鞋輕盈,但也不感到沈重;腳跟的包覆性良好,是讓筆者比較放心的一點。

Adrenaline GTS 20鞋後跟的包覆性相當優越(圖片來源:黃書韋)
Adrenaline GTS 20鞋後跟的包覆性相當優越(圖片來源:黃書韋)

鞋面的包覆性很好,Adrenaline GTS 21 的鞋面運用特殊的 3D 列印編織技術,感覺像是由多種不同設計的網布透過特殊編織技術融合起來;加上整個鞋面都佈滿了網孔,穿起來感覺很涼快,不會有整隻腳悶在裡面的感覺。這對於在夏天訓練,每次跑完都像是把自己丟到水裡、弄得滿身濕的狀況相當重要,筆者也會在稍後的訓練中去實證。

鞋面採用特殊的 3D 列印技術,完全不覺得悶熱(圖片來源:黃書韋)
鞋面採用特殊的 3D 列印技術,完全不覺得悶熱(圖片來源:黃書韋)

上路實測

由於筆者這陣子的訓練計畫還在全馬準備週期的前期,因此訓練著重於兩大塊:一是提升速度,二是培養基礎耐力;再搭配其他天大量的輕鬆跑,構建全馬的基礎能力。速度訓練方面,穿著 Adrenaline GTS 21 在公館河濱進行了兩次 (600m*3)*3 / 4.5區間配速的間歇訓練;基礎耐力訓練方面,分別跑了一次劍中劍和陽明山,用以驗證 Adrenaline GTS 21 在兩種極端速度和地形下的感受。輕鬆跑則是選了一天晚上於大安森林公園外圍跑了10公里,而這次輕鬆跑是當日的第二練,想要感受在當天有點疲勞度的狀況下,跑起來的感受如何。

間歇訓練

在公館河濱進行的這兩次間歇訓練,一次天氣是涼爽的23度,另一次是相當炎熱的31度。兩次相同的條件是都安排在週日,而前面六天已經累積了 70 – 80 公里以上的跑量,身體已經累積了大量的疲勞。

雖然 Adrenaline GTS 21 的重量已相對其他支撐型跑鞋來得輕,但理論上還是比較沒那麼適合在間歇訓練使用。不過在當周已累積大量疲勞後穿著 Adrenaline GTS 21 跑間歇,筆者想測試的重點為對於足部的保護性是否到位,可避免進一步的運動傷害。 Adrenaline GTS 21 的後腳跟的包覆相當完整,搭配BROOKS強大的Guide Rails全方位軌道導引支撐系統,藉由內側穩定牆,穩定了跟骨外翻。而外側穩定牆能有效減少跟骨過度內翻,提供全面性的支撐功能整合,讓跑者可以在推進時給予腳跟足夠的穩定性,確保落地瞬間不會因為衝擊而導致大角度的外翻。

落地時對腳掌的支撐性相當良好(圖片來源:黃書韋)
落地時對腳掌的支撐性相當良好(圖片來源:黃書韋)

Adrenaline GTS 21 在足弓的地方加入了具有支撐力的材質,在穿著的時候十分有感,尤其是筆者的左腳特別需要支撐,Guide Rails讓落地的瞬間能夠有更好的穩定性,進而在向前推進時,可以減少腳掌的多餘晃動,同時也對於間歇訓練時需要逐漸加速過程給予相當大的安心感。

在河濱進行間歇訓練(圖片來源:黃書韋)
在河濱進行間歇訓練(圖片來源:黃書韋)
間歇訓練紀錄,包含暖身和緩跑(圖片來源:黃書韋)
間歇訓練紀錄,包含暖身和緩跑(圖片來源:黃書韋)

山路訓練

兩次山路訓練的里程分別是 18 和 20 公里,爬升高度大約都是 500 公尺。在拿到鞋子的第一個週末,就和朋友約了劍中劍集合。在前一晚有一日兩練、共 24 公里的威力之下,其實這一天跑劍中劍之前就有相當的疲勞感。另外,山路的路面不若河濱平整,總是會有複雜的多方向波浪型路面和頻繁的上下坡,在這時候穿著 Adrenaline GTS 21 的優點,在於可以幫助身體在疲勞時給予額外的協助,落地的穩定性算是蠻不錯的,每一步都可以踏得比較穩,確保身體在疲勞時不會有過度的腳踝翻轉情形,讓自己可以順利地吃完這份課表,避免運動傷害。

在劍中劍進行山路訓練與記錄(圖片來源:黃書韋)
在劍中劍進行山路訓練與記錄(圖片來源:黃書韋)

另一次的山路訓練,從石牌捷運站往天母北路走,上到陽明山公車總站後折返,是趟爬升約 450 公尺的 20 公里長距離訓練。這一天的天氣相當炙熱,高達33度的氣溫讓全身大爆汗,加上當天筆者狀況沒有太好,途中遇到坡度超陡的路段不得不停下來走好幾次。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高溫高濕環境考驗後,足部卻是完全乾爽,感覺不出來足部有大量出汗,相當地難得。

陽明山訓練紀錄(圖片來源:黃書韋)
陽明山訓練紀錄(圖片來源:黃書韋)

輕鬆跑

除了間歇和山路訓練之外, Adrenaline GTS 21 要應付大量的輕鬆跑課表,更是游刃有餘。10/6 這天晚上到了大安森林公園進行當日的第二練,目標是輕鬆跑完成 10 公里。這一晚氣溫相當涼爽,是個非常適合跑步的天氣。當天利用露天音樂台的階梯之間先完成一些暖身動作,再去外圍繞個四圈半。

當天早上先完成了7公里的閾值跑之後,晚上其實稍稍有一點疲勞感,晚上的訓練就盡可能慢,當作一種動態恢復的方式,讓一日中的第二練有促進身體恢復的效果。穿上 Adrenaline GTS 21 時最先感受到的還是腳掌很涼!這種涼涼的天氣,配上很通風的鞋面,整個就是舒服,也讓跑起來時心情更好。晚上的大安森林公園人很多,不時需要閃避行人或是Ubike騎士, Adrenaline GTS 21 可以適時地保護雙腳,在突然之間需要閃避而發生的急轉彎,或是變換路線時,Guide Rails適時發揮作用讓雙腳更穩定,也讓自己用六分速很輕鬆地完成今天的訓練,累積更大的訓練效果。

在大安森林公園暖身及輕鬆跑訓練(圖片來源:黃書韋)
在大安森林公園暖身及輕鬆跑訓練(圖片來源:黃書韋)

結語

在經過幾週的實際測試後,筆者相信這是一款很不錯的支撐型跑鞋,適合剛踏入全馬世界的跑者,在各方面的長距離、輕鬆跑和速度訓練支持他們前進。在落地的緩衝、避震效能卓越,讓足部關節能夠在動態中保持穩定,也能兼顧速度訓練時所需要的推進力。

鞋面的編織技術相當優越,具有良好的彈性,也能讓足部保持清爽。這幾次測試下來,雙腳都能保持乾爽,在長距離的訓練時不會讓筆者擔心會有起水泡的現象。不過以筆者的習慣,還是會在每次訓練後稍微用清水沖洗鞋身,讓灰塵和泥土不殘留在鞋子上,保持每次訓練時跑鞋都能夠維持最佳的狀態,也延長跑鞋的使用壽命。

大安森林公園收操中(圖片來源:黃書韋)
大安森林公園收操中(圖片來源:黃書韋)

雖然 Adrenaline GTS 21 已經是一款相當適合足弓較為低平的初學者的跑鞋,當然對筆者來說,更期待的是能夠進一步輕量化到什麼程度。以筆者其他鞋款來說,大約落在217g – 267g 之間,而筆者會視當天的訓練需求去挑選要使用的鞋款。

Adrenaline GTS 21 的重量,已經相當接近目前筆者所用的鞋款,聽說BROOKS有另一款同樣搭載Guide Rails、更輕量的Ravenna 11競速跑鞋,有機會筆者一定會試試。BROOKS跑鞋越改良越輕,Adrenaline GTS 21的穩定性和避震性,有益於剛接觸跑步的初學者或一般大眾型跑者,也期待Adrenaline GTS 21的下一代,在保有鞋子整體的穩定性和避震性同時,持續加強輕量化,一定更能在入門跑鞋的市場佔有更領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