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影響跑姿 訓練量不足影響著地方式

0
1259

作者:周奕呈,相子元

不同跑姿對長跑表現的影響甚大,過往研究已知,中前足著地的跑者有較好的力學優勢,此類跑者可有效發揮下肢的彈性位能,進而提升長跑的經濟性。然而,中前足跑者在推蹬階段,蹠屈肌群須做較大的功以進行推蹬,因此較易產生局部肌群的疲勞。過去探究疲勞對跑姿影響的實驗多針對後足著地的跑者,並未對中前足跑者進行分析。

2022 年發表於 Gait & Posture 期刊的一篇研究,針對不同訓練量(Highly Trained, HT,一週跑量 72 km 及 Moderately Trained, MT,一週跑量 35 km)的跑者,依最大攝氧量測驗的成績進行個別化的疲勞介入,並透過力板和動作分析系統等設備觀察不同程度的跑者於疲勞前後的運動學與動力學差異。

訓練量較低的中前足跑者,疲勞後易轉為後足著地

實驗結果發現,不論訓練量多少(HT 及 MT),多數參數在疲勞後皆會出現顯著變化。運動學方面,觸地初期(Initial Contact, IC)踝關節矢狀面與冠狀面角度皆在疲勞後有較多的背屈以及外翻,觸地期(Contact Phase, CP)的屈膝角度也會增加;此外,步頻與步長皆增加,觸地時間則會減少。更進一步比較發現,MT 組於疲勞後的變化更為顯著,其中又以觸地時的外翻與背屈角度,以及踝外翻角度變化最為明顯。

除此之外,疲勞對兩組跑者的影響在動力學方面更為突出,下圖顯示,兩組在疲勞前的觸地階段地面反作用力峰值並無差異,但疲勞後 MT 組(圖下)會有明顯的變化,訓練量較少的組別在疲勞後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圖形會從原先的單峰轉為雙峰,此變化即代表跑者從原先的中前足著地轉為後足著地。

圖片來源: Gait & Posture, 91, 240-246.
圖片來源: Gait & Posture, 91, 240-246.

上、下圖分別為 HT、MT 兩組跑者疲勞前後之地面反作用力曲線,虛線為疲勞前,實線為疲勞後,可明顯看出 MT 組疲勞後曲線有所變化。

經實驗可發現,疲勞介入後,訓練有素的跑者(HT 組)跑姿較穩定,且疲勞後著地形態較不易改變,在疲勞後仍能夠維持中前足著地的跑步型態。這也代表,訓練較精實的跑者在比賽的後段仍能夠維持既有的力學優勢,進而取得較佳的運動表現。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跑者們一個反思,當我們在調整跑姿的同時,往往會傾向較具優勢的動作(中前足跑法)做練習。然而,倘若跑者只單純針對動作進行改變,卻沒意識到該姿勢需要具備一定的肌力以及體能水平,則極有可能提升比賽時或比賽後運動傷害發生的機率。因此,對長跑者而言,跑姿的調整需要同時考慮身體素質的狀態。

參考文獻:

Urbaczka, J., Silvernail, J. F., & Jandacka, D. (2022). Effect of training volume on footstrike patterns over an exhaustive run. Gait & Posture, 91, 240-246.

內容來源:運動科學網

 

【延伸閱讀】

公路跑者不跑山徑 那越野跑會增加下肢的負荷嗎

跑步訓練101 世界級運動員的訓練特點

SHARE
Previous article身心障礙運動的幕後推手 專訪臺中市身障體育總會
Next article巴西聽奧旗開得勝 空手道首獲獎牌 羽球分組第一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