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瑞典第四度挑戰世錦賽──超越以前的自己

0
2199

世界錦標賽(簡稱:世錦賽),是定向越野一年一度的盛事,也是最熱門的賽事,大家期待著各頂尖選手的表現,而每年都會增設公開分齡組給予世界各地定向愛好者參加,所以每年的世錦賽都非常熱鬧,堪稱定向嘉年華。

除此之外,今年世錦賽也是世界運動會(簡稱:世運)分配各國參賽員名額的重要參考依據,世錦賽冠軍會優先以額外名額的方式參加世運,這成為刺激各選手表現更好的動力。

在菁英組部分,參加者來自46個不同國家,共330位選手,正式比賽於8/20展開,場地在瑞典西約塔蘭省特倫斯塔德市的一個鎮-Strömstad,位於瑞典和挪威的邊境。

1

北歐的森林廣大,利於定向越野運動的發展

2-1

為了能夠及早適應比賽的地形,我們提早4天飛到挪威,再租車開往瑞典的住宿地-Strömstad Camping,這裡的環境很棒,周圍還可以跑步

3

在戶外更可以利用Mini Redcord紅繩懸吊來訓練神經肌肉控制、誘發深層核心肌群的穩定性

4

周圍有座湖可以泡水放鬆肌肉,八月是北歐的夏季,但湖水還是很冰

訓練開始囉!

光影魔术手拼图A

首先,我們跟主辦單位買了世錦賽訓練營和今年六月舉辦的世錦賽測試賽的短、中距離地圖,開始規劃四天的場地訓練。

過去幾年,進行國外移地練時,常看到香港隊提早一周抵達,今年,我們也提早到,租車到處訓練,真的超方便,也確實幫助很多。

8

(圖)世錦賽報到,前往賽事中心領取選手證

今年的世錦賽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使用免打卡式(Touch-Free) 的emi-Tag,不需要停下來打卡再重新加速,對於跑短距離的選手而言是相當有利的,但也因為是第一次使用,會擔心無法感應,像2010年在中國舉辦的亞錦賽就遇過感應失靈而被判失格,準備了這麼久卻是這樣的結果,挺失望的! 所以在模擬賽時就不斷地測試指卡,等到每次的測試都感應成功後才放下心來。

光影魔术手拼图B

Touch Free指卡初體驗,上面黃色是最主要的東西,紅色是備份,如果黃色無法感應到的話,至少有紅色可以留下紀錄。

—————————————————————————————————————-

今年世錦賽總共有短、中、長距離、混合接力和三人接力,而我參與了短距離及中距離,以下就來分享參賽心路歷程。

[短距離]- 先求穩,再求快

短距離場地較靠近賽事中心,離Strömstad Camping也不遠,所以附近有非常多相似的地形和建築物,由於在賽前做了很多的功課,如:看舊圖、Google map的衛星圖、搭配Google Earth觀察3D建築物,再從最後公告顯示的終點位置、代表隊和收操的區域,判斷哪些區域、路線會跑到?最後一個檢查點會設置在何處?等等相關問題,再提出與教練、隊友討論,也會回想前幾天在附近訓練的狀況,因為這次的路線選擇比較多且複雜,應當思考如何在最快的時間內選出最佳路線。

11

(圖)比賽前一晚仔細檢查所需裝備

比賽的第一天是資格賽,主辦單位將所有選手分成三組,各三位選手,相同時間出發,但地圖不一樣,跟我同組的人有一位遲到,直到進入倒數兩分鐘才出現,另一位中國好友則因為有事而無法來參賽。

比賽出發後,因為無法聽到現場所有觀眾的叫聲,所以我能非常專注在賽圖上,也順利地快速找到第一點;往終點前進時看了一下手錶,自己有跑在16分內(國際定向越野規則將短距離資格賽的勝出時間設定為12-15分鐘,這次是訂為13分鐘),心裡激勵自己再跑快一點,但往最後一點的方向要爬上十條等高線,所以速度一直拉不上來。

12

到終點真的是使出洪荒之力了,最後以16分35秒完賽

雖然有一個點有將近10-15秒的失誤,但對照過去三次世錦賽的個人成績 ,這次表現還算穩定。(如下表)

年份 時間 排名

2011年 23’51 24
2012年 21’24 29
2014年 19’28 30
2016年 16’35 26

13

雖然賽前在山林練習時扭到腳踝,但出發前因為太興奮又期待,所以就忘掉受傷這回事,得有這樣成績已經很滿足了,每一次都在超越以前的自己。

14

世界積分排名截止到2016年8月30日,總積分為3187分,名次往上升至第241名,是定向越野生涯中最佳的世界排名。

—————————————————————————————————————-

[中距離] –尋求突破

中距離對台灣選手來說是一項很大的考驗,因為台灣的地形不像歐洲那麼複雜,在歐洲,1:10000比例尺的地圖非常多,台灣這方面卻相當缺乏,但秉持著運動家精神,既使我們無法跟歐洲選手一樣快速找到檢查點,也一定要完賽。

賽前一天,遇上女生最好的朋友-生理期,第一天覺得還好,一樣到訓練場地練習,到了最痛苦的第二天,也就是中距離比賽當天,明明睡滿了8個小時,還是感覺很疲倦,再加上,上背和腰部不舒服,心情毛躁到想哭。

當天,早上男生先比賽,下午再換女生,由於男生在比賽的期間賽圖會同步發到官網讓全世界的觀眾可以follow到,為了避免讓女生選手看到,管制區規定不能使用手機,且必須提前三個小時進到管制區,在裡面,隨隊的防護員在旁協助按摩、貼肌貼減輕疼痛,讓我能夠以更好的狀態去比賽。

到出發區等待比賽進入倒數後,看到有個牌子標示到起點僅有15公尺的距離,當下告訴自己,翻開地圖後要慢慢跑,不能衝過頭,殊不知一出發就失誤了!

15

(圖)粉紅三角為起點、綠色線條為我跑過的路線

打完第1點後就順順的跑,往第10點沿著小徑跑啊跑,踩過無數的樹枝(黃白色),跌了幾次跤,都忘記自己的拇指輔行了,腦袋沒辦法思考太多,只是覺得身體很疲倦,進入白林後不知道自己在哪裡,直到往左跑到道路上才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這樣的結果後,就只好硬著頭皮往第12點上去再去第10點,之後就快速打完。

16

17

(圖)註:粉色雙圈為終點

往第17點的方向,會經過終點,終點區域有許多觀眾和大螢幕,所以終點也可以稱做觀眾點,那邊也有教練區域(Coach Zone),各國教練會在此區域告訴經過的選手目前的排名和協助遞水補充水分,我帶著疲憊的身軀跑往第17點時,防護員遞水給我補充水分,讓我可以有體力繼續跑;準備進入檢查點區域時,看到了檢查點東偏南的石牆,我以為到了,但不是,在那邊一直折返跑是為了抓個正確的方向和距離,直到遇到另一位選手,才知道我是跑太左邊了。

18

(圖)到了第18點差一點跑出地圖外

19

直線距離5.1公里,爬高220公尺,最終以90分13秒完賽,這一場雖然沒有很順利的完成,好幾次都在要進入檢查點時,犯下大失誤,對自己的表現不是很滿意,但還是有在限時內完賽。記得2014年第一次參加世錦賽中距離決賽時,花了超過兩個小時才完賽,今年能有這樣的成績,也算是有進步,期待下一次能發揮更好的表現!

雖然是第二次到瑞典,但是第一次參加最知名的O-Ringen五日賽,與今年的世錦賽相比有很大的落差,或許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上次在很北邊的Boden,這次比較南),也或許是每一區域的植被都不同,所以會覺得今年世錦賽的山林地圖有點超乎我想像中的難。

後來,有去跑公開賽,也是遇到同樣困擾的問題,尤其是在植被方面,黃白色、黃色和白色的植被在現地都長得很像,很難仔細辨別出差異,同時,也有很多的間曲線(Formline),使地圖顯得複雜,這一點就可以知道繪圖者畫得非常仔細,這些問題在賽後都被拿出來討論,成為定向界當今最熱烈探討的議題,同時,我也增加了自己對繪圖的想法,即使在繪圖方面我不是很專業,但藉由比賽及訓練的經驗中上了一堂課。

20

(圖片來源:World of O)

DCIM101GOPRO

從國外的參賽心路歷程來討論臺灣的發展,不論是台灣菁英選手的培訓、一般定向越野的推廣,或是專用地圖的繪製等各種角度來看,台灣的確是正在進步當中。今年亞洲定向越野錦標賽在台灣嘉義舉辦,地主選手很爭氣地將2金2銅留在台灣,創下歷屆亞錦賽隊最佳成績。

成績最為亮眼的香港隊有非常多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為了積極在亞錦賽和世錦賽爭取好成績,從去年開始來過台灣好幾次,包括訓練營、世界排名賽賽前訓練和亞錦賽賽前訓練,在亞錦賽菁英組中前三名幾乎都有香港隊的位置,更在短距離接力賽中打敗強國-日本,他們也會相約到歐洲參賽,甚至帶隊參加世錦賽訓練營,當然也拿到不錯的成績,這可以看得出來除了選手積極參賽之外,海外移地訓練的幫助也很大。

定向越野的表現包含技術、體能和心理,這三項能力的養成都要靠長期的訓練和比賽經驗的累積,希望台灣能夠像香港隊一樣,繼續提供選手磨練的機會,感受一下國際賽事的臨場感,進而創造佳績,如此也能夠拉近與外國選手的距離,彼此交流提升能力的方法。

22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世錦賽,很感謝Keep Walking、361度、PSA華科基金會、ZIV太陽眼鏡、味之素、Champion System、史塔克Redcord訓練中心和台南如康物理治療所的支持,讓我能夠無後顧之憂的訓練和參賽,在今年的亞錦賽和世錦賽創下自己定向越野生涯最佳的紀錄。

23

(圖)隨行防護員細心照料

也感謝防護員在這期間的照顧,讓上背總是緊繃、腳底常常起水泡、偶爾會扭到腳踝的我可以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準備下一場的訓練和比賽,也感謝教練的指導和協助、隊友的扶持,辛苦你們了,也感謝在關心我們選手的大家,我們會更加努力!

精采的比賽結束了,目前除了回到母校擔任實習老師之外,也正準備計畫明年2月到葡萄牙和4月到紐西蘭進行為期三週的訓練和比賽,為明年聽奧做充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