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you decide to run on Tanegashima?” 賽前一天,在開幕會的會場上,一位日本的年輕跑者,看到我們手中的國旗後,問了我這個問題…是呀,在一年超過兩百場全程馬拉松的日本,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偏僻的離島來跑步呢? 說到日本的馬拉松,瞬間出現在大家腦中的賽事,包括了剛成為 WMS (World Marathon Majors)的東京馬拉松;京、阪、神馬拉松(京都、大阪、神戶);那霸馬拉松;或是在下去年參與的北海道馬拉松,等等上萬人的大型賽事,相對來說,位在九州南端的鹿兒島,就沒那麼受到台灣馬拉松跑者的青睞。
鹿兒島當地的馬拉松賽事,較為歷史悠久的,包含了指宿(Ibusuki) 油菜花馬拉松 及 与論島馬拉松,前者已經舉辦過32屆,後者也已經有22屆的歷史,這兩場比賽,台北跑者都曾舉辦過馬拉松旅行團參與賽會。但,其實距離鹿兒島130公里的種子島,還有一場比賽叫做火箭馬拉松。
Islands (performance by Hey Ocean!)
“We could build an island. You and I could swim beside. Where we could ride the tides Until we fall asleep at night.” Ceremony (performance by Galaxie 500) 今年是火箭馬拉松的26周年,翻開過去的歷史來看,每年全程馬拉松的人數都不到500人,除了全程,另外還有半程、10K、3K、2K等組別,各組加總的人數僅一兩千人,為了吸引更多人能來這座小島共襄盛舉,大會提供了豐富的伴手禮(*註),還有設立了各式各樣的賞品給遠道而來的跑者,包含了〈26回連續出場者賞>,一共有11人得獎;〈最高年齡賞〉得獎者來自島上的爺爺;〈遠來賞〉得獎者來自北海道留萌市;〈誕生日賞〉、〈友誼賞〉,還有〈Special Award for foreign runners賞〉。是的,你沒看錯,大會貼心提供禮物給海外的跑者!當我在出發前往日本的前一周收到大會的邀請信件,讓我喜出望外,沒想到出國跑步能有機會在開幕會上受邀上台領獎,這次共有四人得到獎賞,除了我們,還有另一位台灣的跑者-立偉,參加半程馬拉松喔!
“Avenues all lined with trees. Picture me and then you start watching. Watching forever, forever, Watching love grow, forever, Letting me know, forever.”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performance by 山崎まさよ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