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FTON 10 驅動步伐更順暢 Joyce 在跑步日常更靠近自己

0
647

在 2025 臺北國道馬拉松以個人時間 1 小時 51 分 29 秒刷新半馬最佳的黃芃之 Joyce ,她笑說沒有預期會跑出這個成績,因為排在隊伍很後段,心底只想著還有沒有機會再次跑進 Sub 2 小時。去年臺北馬拉松首度 Sub 2 小時,於國道半馬再破 PB,也讓她更有熱情、勇氣挑戰後續的競賽。

身為民視英語新聞主播的 Joyce ,近年來熱衷於長跑與鐵人三項訓練,今年 8 月不僅要挑戰雪梨馬拉松,也預計於 11 月份前往屏東挑戰 IRONMAN 70.3 墾丁賽事,真是一刻都不得閒啊。緊鑼密鼓投入訓練的她,她選擇穿著新上市的 HOKA CLIFTON 10 跑鞋,她笑說:「這雙跑鞋很好,不只可以穿來慢跑、輕鬆跑恢復。而且穿出門外,做一般穿搭也很好看。」

從排解壓力到獲得成就感

談起跑步的契機, Joyce 把記憶回到了 2020 年,她娓娓道來:「一開始,我跑步主要是為了抒發工作與生活的壓力。不過那時候就是隨便跑。」彷彿是給自己一個挑戰,報名了 2020 臺北馬拉松半程賽事。在過去 Joyce 並不排斥戶外運動,有過登山、游泳以及球類運動的經驗,但挑戰半程馬拉松卻是另外一回事。

「我其實沒想到我能完賽。」喜形於色的 Joyce 說道,「我以為我會跑不完或被關門。」首次臺北馬拉松半程項目以 2 小時 24 分 30 秒完賽之後,儘管過程並不輕鬆,卻也萌生『每年都要參賽』的念頭。對當時的她來說,純粹只是體驗跑步這項運動,沒有太大的企圖心。

如今回頭來看, Joyce 笑談當年:「那時候,一個月跑 60 公里就覺得跑量很高,面對半馬,我應該是有點不知天高地厚。」她後來參加了數次路跑賽事,成績大概持平,甚至有略漸退步的跡象。漫心隨意的跑步好幾年的時光,直到 2024 年下半年,接觸更多跑步資訊,上了翰暄教練的跑姿課程,認識了不少跑步前輩,這激發了想進一步提升自我、追求更好成績的想法。

接觸正規訓練之後,很快地成績就有顯著的提升與進步,在今年國道半馬跑了 1 小時 51 分的成績。「雖然比起其他跑者還是跑得很慢,但跑步是跟自己的競賽,我越跑越有成就感,也找到了跑步的樂趣!」 Joyce 說道。

跑得輕鬆才是長久之道

今年四月份, HOKA CLIFTON 10 跑鞋正式宣告上市,這是 Joyce 的第二雙HOKA跑鞋,早先前的 BONDI 9 讓她印象深刻。

「我是在平常跑步時,或是在生活中看到其他人穿著 HOKA 時,逐漸認識這個品牌。」她說道:「起初對它的印象是看起來是比較重的機能鞋,當我第一次穿上它後,才發現它出乎意料的輕巧,而且比我想像中還更有的爆發力,讓我對它大大改觀!」由此,幾次試跑之後,她對 CLIFTON 10 有很高的評價。

來到新版本的 CLIFTON 10 ,從經典系列再創新局,整體結構有些微的更動,提升跑感與舒適度,在各個層級的跑者中都深獲好評。十年來, CLIFTON 持續都是尋求輕量、緩衝舒適和平穩體驗的跑者首選。

「穿起來很舒服,比我想像中的還要軟,支撐度也很穩。」 Joyce 說道:「我不習慣那種太硬,要穿很久才會軟的鞋子。」她說道,穿上 CLIFTON 10 可以感受出明顯的支撐感,而 CMEVA 全掌壓縮式中底跑起來很軟、不生硬。 CMEVA 全掌壓縮式中底是近期 CLIFTON 系列中,跑者有口皆碑的中底,前一代 CLIFTON 9 屢獲殊榮,想當然耳在 CLIFTON 10 就保留了這款壓縮式中底。

CLIFTON 10 的支撐穩定性也是 Joyce 實際練跑之後的體驗。「以前我會以為軟一點的鞋子在轉彎或改變方向會不好操控。」 Joyce 說道:「但幾次穿 CLIFTON 10 跑有轉彎的路線,控制度都很好,也不會有要翻起來的感覺。」為了優化跑動與側向移動的穩定性, HOKA CLIFTON 10 在後腳跟處採用 ACTIVE FOOT FRAME™ 後跟包覆穩定。

讀者很難想像『 ACTIVE FOOT FRAME™ 』 (英翻中為中底包覆穩定) 具體呈現是甚麼樣子,簡單說就是 F1 一級方程式賽車『賽車座椅』。 F1 賽車座椅是至關重要的設備,不只要求舒適,也要具備良好的穩定、包覆感,必須被設計為足以穩定住車手在極速轉彎、瞬間加速及即停煞車時,被感覺甩出去的慣性力,以及持續橫向、縱向移動而放大的壓力點。而 CLIFTON 10 以後腳跟為中心點 (一同賽車座椅的臀部位置) 採用 REARFOOT-FOCUSED ACTIVE FOOT FRAME™ 除了增加包覆感外,也同步提升穩定性與操控機能。如此一來,即便是轉彎、上下台階或動態轉換時,也能安然過渡到下一個步態循環。

實際穿著練跑幾回,儘管沒有跑在測量儀器設備上,但 Joyce 卻能感受跑得特別輕鬆。「穿 CLIFTON 10 跑起來感覺很輕鬆,加上鞋子本身很輕巧,身體很自然地就會往前帶。」她說道。

HOKA 跑鞋款式總會納入其專利設計 METAROCKER™ 順暢滾動系統,為了讓跑動感受更為流暢,CLIFTON 10 將足差 (Heel to Toe)從傳統的 5 mm 增加為 8 mm,一如 CLIFTON 10 在其品牌廣告所說的『Run Smooth』嶄新體驗。對於無論是大幅度抬腿,或是採用滑步、高步頻的跑者,都肯定能感受其順暢的 Flow 感受。

「查很多資訊跟網路評價,大家都很推 CLIFTON 系列,是很受歡迎的日常訓練款,實際穿了 CLIFTON 10 之後可以理解。」 Joyce 說道:「這雙鞋的外型也不會顯得非常機能,不管是日常走動、生活,或是偶爾想晚上去跑個步,CLIFTON 10 都很適合。」

回到初衷才能跑得快樂

從 2020 年開始漫心隨意地跑步,而到了 2024 年下半年投入訓練當中,即便有了不錯的進步與成績,但 Joyce 對於跑步仍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我當初是為了排解壓力,跑完要開心。」 Joyce 說道:「如果當天要訓練有課表,但我當天不是很開心的話、心情上沒有準備好的話,那我就不會跑。當然,我現在很清楚知道自己是怠惰還是心理狀態不 OK 。如果是怠惰,跑完了還是會很開心,但如果心情上很不 OK ,跑完了並不會讓我變得比較開心。」

對 Joyce 來說,作為市民跑者,跑步應該是幫助生活變得更為積極、開心,而不是加劇對生活的壓力。即使有一個遠大的目標要挑戰,也應該設定在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去實現,而不是處於惡劣心情、被動消極的方式去完成。

「跑步是一個很棒的運動,只要有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相對的回報。而這個回報不一定是成績的回報,它帶來更多的是認識自己的身體,體悟到自己體能上的不足,增強心靈的強健以及跟自己內心的對話。」

回到源頭,數年前開始啟程跑步旅程是為了紓壓、讓生活變得充實、愉快。

「跑步是很棒的紓壓方式,比起逛街、血拚或做別的事情,那些都是短暫的快樂,但對心底沒有甚麼幫助。反而是跑步之後,紓壓、對心底的幫助很大。」」她接著笑道:「當然,如果是去買跑鞋買裝備然後去跑步,那就是加倍的快樂。」

持續跑步的生活不只改變了 Joyce 看待事物的態度,也找到了成就感與突破自我的樂趣,驅使她抽中雪梨馬拉松,也主動報名了年底的鐵人三項賽事。一同人生課題所悟, Joyce 說道:「跑步這門課永遠都學習不完,也是我踏入跑步前完全沒有想到會有的體悟!」

HOKA 台灣官方社群

 

【延伸閱讀】

HOKA CLIFTON 10 再推經典之作 Run Smooth 迎接日常每一步

2025 Garmin Run 亞洲系列賽臺北站即日起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