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偉大的城市,一定要有一場屬於自己的馬拉松!」臺北市身為台灣首善之都,從1986年舉辦首屆臺北馬拉松路跑活動開始,這場每年固定在12月舉辦的馬拉松嘉年華,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成長與轉變,同時見證了這座城市一直熱情擁抱路跑愛好者,至今無人能比的22年輝煌紀錄,也讓臺北馬拉松成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事。
許績勝傳遞長跑精神
回溯到1986年,一位年輕長跑選手參加了第一屆的臺北馬拉松,幾年後他在1995年日本別府大分馬拉松拿下了冠軍,更創下臺灣馬拉松界至今未被突破的2小時14分35秒的全國紀錄。這個年輕人是許績勝,一位教育無數運動英才的教練。他表示:「身為教練,我希望帶領年輕人破紀錄,這也是當教練的職責所在。」秉持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精神,注重長跑運動員的內心價值,更期許能將長跑運動的豐富經驗繼續傳承下去。
與許績勝一樣在金門出身的知名長跑選手何盡平,在臺北馬拉松拿下過兩屆國內男子選手冠軍殊榮,他也師承許績勝教練的理念將馬拉松精神傳遞給後進跑者,領著他們在臺北馬拉松跑出好成績。
兄弟情誼,馬拉松比賽盡是我對他的回憶
臺北馬拉松在臺灣路跑運動史中之所以無人能超越,除了是國內長跑選手發光發熱的跑道外,更是讓台灣民眾親眼感受世界頂尖長跑選手優秀實力的舞台。來自肯亞的長跑選手Abraham Kiprotich,在2017年的臺北馬拉松比賽以2小時17分50秒的成績拿下金牌,這位優秀的馬拉松選手談及他投入長跑運動時,仍覺得這是上帝賜給他的奇妙禮物。年長他22歲的哥哥 Paul Kipkoech, 也是一位長跑選手,他在Abraham 兩歲之時,便在羅馬世界田徑錦標賽十公里項目拿下金牌,但遺憾的是,哥哥沒機會往更巔峰之路邁進,他在32歲壯年之際即驟然逝世。
Abraham Kiprotich曾說:「哥哥激勵我參加馬拉松比賽,馬拉松比賽盡是我對他的回憶。」這位頂尖的馬拉松選手在臺北馬拿下冠軍,他對臺灣所有跑者分享心情時表示:參加馬拉松比賽需要全然的勇氣與毅力,但若想獲得真正的勝利,我們要從心目中最偉大的跑者身上得到驅動我們前進的力量。也許有許多人參加臺北馬拉松不是為了奪冠,只是想完成人生中的一場挑戰,當正式站在起跑線前、等待槍聲鳴起的剎那,熟悉的城市街道變換成屬於自己的跑道,馬路上延伸出去的42.195公里路程,將留下每一位跑者的奮鬥軌跡。
臺北馬承襲馬拉松運動不屈不撓的精神,也不斷精益求精,2015年嘗試突破性的改變與創新定位,希望推動精緻化的賽事以提升賽會服務品質,在大膽減少參賽名額之餘,也規劃融合臺北城市特色景點的比賽路線。此外,臺北馬除了通過AIMS國際馬拉松路跑協會的精準丈量與認證,更在2018年申請國際田徑總會(IAAF)國際銅質標籤認證,讓參與的跑者透過最專業的國際認證來印證自己的實力,同時,為了吸引更多具奧運參賽資格等級的長跑選手前來共襄盛舉,臺北馬拉松在邁入第22年的此時,也承諾未來將要打造出最具國際化及專業化的頂尖馬拉松比賽。
2018年的臺北馬拉松,可能是你的人生初馬、可能是你創下個人最佳成績的比賽,更可能是你和家人夥伴一起完成的賽事。在晨曦尚未破曉的12月清晨,我們要帶著勇氣與希望在起跑線上,準備用雙腳串起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未來,感受臺北馬拉松所追求的堅持、不放棄、超越極限的精神,再一起成就它無與倫比與的精采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