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覺得過了35-40 歲,體能就開始衰退,永遠不能再有巔峰。這個觀念沒錯,任何人過了25歲,新陳代謝每年會變慢 2-4%,身體恢復能力也變差,這都是逃不過的。除非你吃仙人藥。我自己也有感覺:去年練CIM時跟腱發炎,小心翼翼伺候了兩個多月才好。如果放在以前,大概睡個覺就好了。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能犯的錯誤範圍變窄
但是,年紀大其實並不代表力量或速度絕對值的衰退。只是我們能犯的錯誤範圍變窄了。年紀大了後要更加小心地保養自己─有任何疼痛的或不舒服的感覺就馬上治療,馬上按摩,馬上冰敷或熱敷。課表也要保守點練,畢竟恢復時間比年輕時候長。要多留個心理和身體的準備去應付生活預料不到的壓力(工作、生病、家人、小孩等等)。
我發現我身邊有些中年或以上的人都會有這種傾向:身體已經不像二十幾歲時自己的身體,但是心還停留在二十歲。很多人覺得自己還是跟20歲的自己一樣強,習慣嘴硬、訓練硬撐。然後受傷被迫休息半年。過了半年又開始復活訓練,期待自己和受傷前一樣強,繼續過度訓練然後再受傷,造成惡性循環,結果自然事與願違。如果他們傷後靜下心來,願意花時間,不著急,保守地把身體一點點練回原來的水平,即使過了不惑和知天命的年紀,也還是可以再創佳績的。
Cameron告訴你年紀只是個數字
空說無憑,舉個例子:紐西蘭的鐵三傳奇選手Cameron Brown今年46歲了還在比賽,仍然在職業等級。三年前,43歲的他當時贏了Ironman New Zealand紐西蘭大鐵8小時07分還破了賽道記錄。到了現在還在比賽,每年的成績還是很穩。你也許會說Cameron不是普通人,世上能有幾個他?但是他也曾受傷好幾次。過了45歲還能跟現在的年輕鐵三選手比賽,證明只要你願意,年紀只是個數字罷了。
其實,抱有「年紀大了成績就會衰退」這個概念,就跟你相信「肯亞那裡的人比較適合跑步,其他國比不過他們」或者一些種族歧視的觀念是相同的。我們都知道很多理所當然的東西都不一定是對的。很多人的「老了、練不動了」的感嘆只是因為他們不能夠或不願意更加耐心保養身體,付出更多時間心血地往下走。
雖然我還沒走到四十幾歲的那一天 但我會繼續努力的保護我自己的身體,小心的對待他。說不定某一天我可以跟Cameron一樣當阿貝級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