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

0
5439

一個人有許多角色,在辦公室是忙忙碌碌的員工角色,回到家門前小女兒衝出來迎接變成無敵鐵金剛的爸爸角色,老媽大叫菜熱好了快去吃又成了永遠都長不大的兒子角色。運動員也是如此,在學校是學校代表隊的角色,在俱樂部是俱樂部成員的角色,進入國家隊則又成為如鑽石般耀眼的國手角色。角色變化得很快,剛在賽場上是冠軍的角色,離開田徑場又轉變成拿著悠遊卡趕捷運的角色。

我記憶最深的是2007年第一次參加世界田徑錦標賽,結束一星期的賽程回到桃園機場出關後,在提領行李的旋轉台邊突然發覺自己跟身旁這些旅客沒有什麼差別,從一星期的國手角色瞬間成為一位歸國旅客,嚐到了劇烈的角色轉換。所以,我常覺得鈴木一朗異於常人的,一點不是他的雷射肩,而是他在場上尖銳的霸氣與場下像麻糬般柔軟的謙和,這兩種極大反差的特質居然可以放進同一個身體裡?或許角色轉換是可以透過學習且適應的。

我們常被許多角色包覆著,然而慶幸的是,透過體育運動我們可以暫時的跳脫出來透透氣,透過從現實世界進入遊戲世界(sports games),暫時性的拋開現實中的束縛,體驗自由的快感。但是,遊戲中的我們真的自由了嗎?1970年曼谷亞運,紀政帶著全國人民與華僑的期待上場目標力奪五金(注1),她必須為了榮耀中華的角色中過度疲勞帶傷上陣,最後,倒地。

而正如她所言,最難過的不是身體的傷害提早結束了運動生命,而是有人批評她通匪。劉一民(民94)提到「我-你」模式:部分運動教練常常為了自身利益,將運動員視為物品的機械式操練,兩者之間為「我與它」的關係,但身為體育老師或教練者,應將學生或選手視為「人與人」、「我與你」、「主體與主體」的關係,將「運動」提昇至「主體」的地位,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注2)。而紀政在當時被要求成為什麼呢?經過時間將記憶沖刷,也許只剩下她自己本人才知道了。

chang

運動員的角色到底是什麼?為校爭光?為國爭光?為不辜負縣市的栽培而爭光?所以運動員角色之價值觀就是光、光、光?

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我最喜歡劉大任在「不敢嘲笑喬丹」中寫的這段定義:運動員的根本定義就是面對挑戰;就好像人的根本定義就在於面對死亡一樣,沒有挑戰就沒有運動員;沒有死亡,也就沒有了人(注3)。但之後問題又來了,我們該挑戰什麼呢?奧運精神裡我們需要挑戰更快、更高、更強,對於可以量化的快與高很好理解,那麼強又是什麼?什麼是強?劉大任這樣寫到:在這個世界上,你就愛一種東西,你就在你愛的這個東西裡把自己練到完美,練到無懈可擊。你因此尋得滿足,此外的一切其實無足輕重(注3)。這段話令我想起2013年日本別府馬拉松,中本健太郎與川內優輝的精采對決,而賽後川內優輝受訪時說:在比賽中,中本表現強者風範,不論我怎麼加速,他都會積極地搶回領先位置,雖然在三十公里過後身體相當疲勞,但我不想要消極的躲在後面,等到最後突襲來獲取日本第一的名號,我腦中只想著要使出全力,跟中本一較高下,然後戰勝他(注4)。中本健太郎與川內優輝兩位選手以積極為滿足,不在乎名、利的誘惑非第一不可,只為自我實現的態度,彷彿進入孔子的思想世界:「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運動員需要挑戰,挑戰更高的技術與記錄,提升身體的美與精湛技術的美,那心靈呢?展現人類真、善、美的精神美呢?運動員超越了體能極限,也需要超越自我,超越了舊我展現一個新的自我,不斷的超越與更新,循序漸進而達到完人。紀政說過:「金牌會退色,掌聲會停止,而在田徑場上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可以讓我未來走更好的路。」;金牌、獎金、掌聲不管多少有一天都會消失,但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可以讓我們面對更多社會上更多的挑戰,超越社會中帶來的種種壓力。

說到超越,劉一民提出了人與運動的「超越性」:運動的超越性,使運動的人不囿於表象的限定,運動若能超越嚴肅性至遊戲性,突破運動僅是運動技術的學習之限制,超越當前的存在,奔向另一種存在(注2)。劉大任更是在「金牌、金牌、金牌」中寫到要超越民族主義,不要停留在「賭國仇城」的階段,把體育運動當成洗雪國恥、出氣、洩憤、報仇,甚至是炫耀的工具。

在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美國隊田徑五千公尺代表選手路易‧詹帕瑞尼的真人傳記《永不屈服》一書中描述他所見的情況:如果勝利者是來至其它國家,體育場會演奏一小段那個國家的國歌,但如果是德國選手奪冠,德國國歌《德意志至高無上》會從頭演奏到尾,觀眾高舉雙臂不斷吶喊:「勝利萬歲!」。美國游泳女將艾莉絲‧康明思指出,在美國人看來,這種奴化盲從的民族主義十分可笑,然而德國人可不這麼認為。蓋世太保在場中巡邏,對觀眾虎視眈眈。一位德國女士拒絕盲從,躲在康明思和自己母親之間,喃喃說到:「不要讓他們看到我,千萬不要!」(注5)。

而劉大任更是不客氣的振筆疾書:因為我們的體育文化,實質上是一種極少數人苦練而絕大多數人看熱鬧的文化(注3)。所以,運動員一定要超越,超越校隊角色、超越縣市角色、超越民族角色,如中華奧林匹克章程第六條,第七點:抗拒種族、宗教、政治、性別或其它形式之運動歧視與暴力(注6)。我思,工匠與藝術家之間的差異性在於創造,運動員要晉升成為運動家也需要創造,在運動價值觀與運動自我實現上,超越過去的自己,創造全新的自我與近乎完人。

引用文獻:

注1:法界真愛/王日昇主持/專訪人物:紀政小姐。(YOUTUBE影片)

注2: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劉一民,民94)

注3:強悍而美麗。(劉大任,民84)

注4:臺灣長跑競技網

注5:永不屈服。(時報出版,2011)

注6:中華奧林匹克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