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像你身處在失去重力的外太空中,你將沒有辦法移動身體,不管你怎麼揮舞四肢也只能停留在原地。你只能旋轉或翻滾,重心會一直停留在原始位置;除非,身旁有另一個跟你相同處境的人,當你推他一把,他會飄走,你也會以相同的速度往反方向飄移。你終於「移動」了,因為你找到了 一個「支撐」點。假如身體沒有支撐點存在,它就不可能移動。運用在鐵人三項時,你會發現:
- 跑步時的支撐點是地面
- 騎乘時的支撐點是踏板
- 游泳時的支撐點是水
有穩固的支撐點,才能有效移動。當身體的某部分處於支撐點時並無法移動,只有當它離開支撐後才能移 動。以跑步來說,當左腳掌落地後它就是支撐點,因為有左腳的支撐,右腳才能移動,但它自己卻只能停留在原地。人在自行車上也是靠腳掌支撐在踏板上才能驅動後輪;自由式划手也是根據同樣的道理才能前進,一隻手在水中形成支撐點時,身體與另一手臂才可能向前移動(詳細的理論在書中解說)。所以,游/騎/跑技術的核心概念其實就建構在亞里士多德所提出移 動的基本物理概念上:「身體移動的那個部分必先將支撐它本身之後才能開始移動」,而技術要談的就是「轉換支撐的時機」、「用哪些肌肉來轉換支 撐」,以及「如何利用地心引力創造加速度」。
下面以跑步來說明「重力加速度如何讓你跑得更快」:
因為此種跑步方式只是像原地提起小腿然後順著重力把腳放下而已, 直觀看來是很省力沒錯。但這樣跑得出速度嗎?你可以立即在原地試試看,交替把左右腳腳後跟往後向臀部拉起、放下,的確輕鬆省力,但不太容易前進。可是只要你稍稍地把重心往前傾,就會發現身體自然地往前移動。沒錯,這就是自然邁步的跑法。你可以發現當你愈往前傾時,因為重心往前 移,腳步會自然加快,每一步之間的距離會加長。
- F = mg.sinα
- ma = mg.sinα
- a = g.sinα
假設你的體重為 m,前傾角度為α,重力常數為g,因此 「mg.sinα」 即為你前傾時所造成的「力量」(F), 我們假設你前傾的力創造了加速度 α,則有ma=mg.sinα。消去m,得到a=g.sinα,也就是說:前進的加速度和前傾的角度成正比,前傾角度愈大,向前衝的加速度也愈大。
資料來源:臉譜出版
內文摘自徐國峰著:《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
大家對三項的技術理論與訓練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在這兩天內留言在don1don官網的文章頁面。國峰除了親自回答問題外,還會選出幸運的粉絲,送出改版新書《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