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給站你用幾個紙杯 跑友環境永續意識調查結果出爐

0
340

跑步運動一向是國人喜愛從事的運動項目之一,而跑步人潮所帶動的揮汗商機也讓諸多城市視路跑賽事為城市行銷的重要工具,而人潮所帶來的環境衝擊在現今氣候變遷下所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事實上,路跑界近年來也意識到賽事衝擊,如超級馬拉松協會與國立清華大學合力完成了路跑賽事碳足跡盤查規範,是國內運動界的首創,而台北市主辦的台北馬拉松則完成了碳足跡盤查工作,去年下半年辦理的棲蘭林道越野馬拉松及田中馬拉松也啟動碳足跡盤查,同樣地,上個月辦理的萬金石馬拉松也申請世界田徑總會的金標認證,認證內容也涵蓋環境永續課題,這些作為都是朝 2050 年的淨零碳排目標所作的努力。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從去年底開始選定三場賽事進行跑友環境永續調查,了解跑友的環境永續意識、環境永續作為感受及支持賽事永續作為等,賽事及問卷發放情況請參閱表一,這也是路跑界第一次針對跑友在環境議題上進行大規模的調查,重要結果分述如下:

表一賽事基本資料及問卷發放情況
表一賽事基本資料及問卷發放情況

一、跑友心中有地球

針對跑友的環境永續意識,幾個相關題項的結果顯示接近九成的跑友具有高度的環境永續意識,其中有九成五的跑友都同意「會身體力行做好環境保護」、「願意願付出代價保護自然資源」及「有責任保護自然環境」等。從結果看來,跑友可以說是心中有地球,負責主持調查的黃煜教授指出這個結果與過往其他單位類似的調查相比較,現今跑友確實比較在意環境議題。

二、環境永續賽事提升形象

第二部分跑友是否同意賽事的環境永續作為,結果顯示八成五的跑友認為賽事的環境友善作為可以為賽事形象加分,也有八成的跑友認同賽事環境永續作為並符合預期,毫無疑問地,結果顯示賽事環境永續作為肯定是形象加分題,這也說明了路跑賽事融合環境永續元素成為許多企業公關活動的重要工具。

三、自我肯定

針對跑友是否會持續參加環境永續賽事時,八成五的跑友表示會繼續參加這項賽事或推薦別人參加,黃煜教授提到某種情況也反映出跑友的自我保護機制,畢竟,參加路跑賽事可能是項高成本的投資,除報名費,交通、住宿及購物,甚至時間都是不小的開銷,因此,出現維護自我決定的比例相當高。

四、誰比較愛地球呢?

本次調查也針對跑友的基本背景(表二)與環境永續、感受及支持態度進行交叉分析,結果顯示「三高」的跑友有較高的環境永續意識,以及展現支持環境永續賽事,「三高」是指教育程度、年齡及運動消費金額較高的跑友,顯示財富自由度高的跑友期待生活品質的同時,也比較重視周遭生活環境,同時,女性在「關心氣候變候變遷新聞」、「會身體力行做好環境保護」、及「有責任保護自然環境」等題項要比男性更為關心(如表三),事實上,這也與一般過往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結果

表二 跑友基本背景資料
表二 跑友基本背景資料
表三 不同性別跑友在環境永續意識面向之差異*
表三 不同性別跑友在環境永續意識面向之差異     * :紅色字體為男性跑友

不同教育程度及年齡族群在環境永續意識也出現明顯差異的情況,高學歷者及高齡跑友似乎更關心環境議題,值得一提的是,高齡跑友展現出對於環境永續賽事的忠誠度。最後出現差異的則是不同運動消費金額的跑友,運動消費越多的跑友越重視環境議題以及支持環境永續賽事(如表四)。

表四 不同教育程度及年齡跑友在各面向顯著差異的得分情況* *: 每個項目最高得分為5分 **: 不同族群之間有顯著差異
表四 不同教育程度及年齡跑友在各面向顯著差異的得分情況*
*: 每個項目最高得分為5分
**: 不同族群之間有顯著差異

五、心動等於行動?

面對結果有超過八九成跑友關心環境議題,主持專案的黃煜教授則表示過往這種環境永續調查比較容易落入「心動、缺乏行動」的窘境,似乎面對這樣重要但不急迫的議題,消費者總會輕易放棄行動,這這個情況也出現在賽事補給的環保杯使用,以往賽事廢棄物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使用大量的一次性紙杯,而這些廢棄物都是賽事辦理單位沉重的負擔,同樣的畫面也出現國家風景區辦理的太魯閣馬拉松,其鬼斧神工的峽谷賽道是一大賣點,但收納廢棄物的大型垃圾袋就高達二百公斤,明顯的,這些廢棄物對於國家風景區的生態都是一種傷害。當然跑友觀念也逐漸改變,成立 40 年的屏東大華跑團前理事長許家耀就表示以往一位跑友在一場賽事使用三個紙杯,現在的跑友平均使用紙杯降到 1.2 個左右。

事實上,目前路跑界持續在推動所謂的「一杯到底」的觀念,就是全程使用環保杯,超馬協會郭豐州理事長回憶大約從 10 年前開始就先提供水壺腰包,高雄阿公店長跑協會前理事長張哲煌也提到他們在 2015 年就開始提供循環杯,至今,越來越多賽事也都提供環保杯並期待消費者能夠買單(環保杯樣式如圖片),但不少跑友認為繳交報名費就要連本帶利拿回來,因此,較不珍惜物資的使用。而推動綠色賽事先驅的超馬協會郭理事長在三月份前往東京神宮外苑超馬賽,觀察會場布置既沒有一般常見的華麗舞台,也沒有壯觀的起終站拱門,也沒有設置垃圾桶,報到時每人發一個貼有名字的垃圾袋子,自己的垃圾自行帶回家,參賽者還得自備水杯,顯見國內路跑界在這條路依舊漫長。

清華大學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黃煜主任觀察面對氣候變遷議題,許多產業都已經如火如荼進行產業轉型,如觀光業的環保旅店、永續生態旅遊都已經紛紛出籠,也建議賽事辦理單位透過環境永續體驗或教育協助跑友對於環境永續有更完整的認識,甚至鼓勵其化身為永續跑友,並成為永續實踐家,對於淨零碳排是一大助益,當然,主管的政府部門對於這些所謂永續賽事應該要鼓勵機制,包括規劃認證制度、行政協調或激勵條款等才得以讓這些賽事永續發展。

文章與資料來源:清華大學黃煜教授

【延伸閱讀】

2023 CHALLENGE TAIWAN 天氣助攻 國內外好手齊聚台東拚佳績

撒哈拉沙漠7天250公里 陳彥博奔馳 MDS 超級馬拉松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