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 For Green™ 國旗哥林志傑:夜班/家庭/與馬場賽道上的硬派浪漫

0
8

#夜班鐵漢、國旗與鐵漢柔情

在人生的賽道上,總是那個敢於硬拚到底的「國旗哥」。這位任職於群創光電的夜班工程師,用汗水證明了家庭、生活與夢想從不衝突。他腳下的每一步,都充滿了對自我極限的挑戰與對家庭的承諾,這份不放棄、持續累積的信念,呼應了富邦「Run For Green™」所倡導的永續精神。

#從精打細算到奧運夢想的跑道

志傑的跑步旅程,最初始於最現實的理由——「通勤省錢及減重」。作為一個肩負家庭重擔的夜班工程師與父親,他必須精打細算,最初跑步是為了通勤省錢,沒想到這份對節省開支的『硬拚』,意外跑出了他人生的第二條賽道。他從 2013 年初馬的 5 小時 40 分起步,憑藉累積跑量,迅速將半馬水準提升至 75 分鐘。這份成果讓他敢於做夢,從一開始天真地許下挑戰奧運(2 小時 19 分)的宏大願望,「我最早最早的夢想是想要跑奧運,因為那時候奧運標準是 2 小時 19 分。我 2017 年東京馬拉松 2 小時 59 分,感覺差 40 分鐘沒有多遠啊。後面比賽越跑越多,才知道原來真的太難了。連要跑進 2 小時 30 分鐘都是個夢。」到後來將目標鎖定在跑完六大馬,志傑堅信:「人一定要有夢想,有難度你才會去追。」

#波士頓的休克與人生的重擊

志傑的馬拉松生涯充滿了對極限的挑戰。最慘烈的一次是 2018 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在攝氏 4 度的低溫、寒雨與冰雹中,他最終以 3 小時 06 分完賽,卻在終點線後因體溫過低休克,現場直接需要醫護人員急救。

接著,人生迎來更大的重擊:母親被診斷出大腸癌末期,醫生預估壽命只剩一個月。在孩子剛出生、家庭變故的雙重壓力下,志傑面臨著時間被極度壓縮的窘境,必須在工作、照顧母親、家庭和訓練之間,壓榨自己僅存的睡眠時間。

#夜班工程師的自律與家人柔情

作為一位夜班工程師與父親,志傑的訓練模式建立在強大的自律和樂觀上。他不是刻意練耐熱,而是利用早晨送完小孩後和下午接孩子前的夾縫時間完成練跑,用「土法煉鋼」練出馬拉松 2 小時 36 分的能耐。

面對這份強大的自律與時間壓榨,志傑表示家人是他最堅實的後盾,談起母親,他笑說母親曾經是最不支持跑步的人,不好好工作賺錢討老婆,幹嘛到處比賽跑馬拉松。後來,當母親因癌症住院之後,才發現很多醫療人員都在跑步,也都知道他的兒子,再加上柏林馬拉松的新聞訊息,才慢慢抵銷他跑步這件事的疑慮,當中最感恩的莫過於妻子,她從最初的擔心到後來的全力支持,讓他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在賽道上硬拚。

關於比賽,他的核心信念是:上了場就是全力以赴。他將比賽視為獨一無二的歷練,絕無「以賽代訓」的想法。他更是堅守底線:「在沒有受傷的前提下,如果你選擇棄賽,未來你就很可能會再次棄賽。」這份硬拚到底的勇氣,支撐著他在生活與賽道上不曾放棄。

#心態淬煉:超越成績的生命禮讚

「到後面真的是奇蹟出現,在經過化療之後,癌細胞有變小。連醫生都說他二十幾年都沒看過這樣的案例。」志傑說道:「後來確認可以動手術了,就做手術把大腸切除掉一半。終於把我媽的命救回來了。」

經歷了波士頓的休克事件與母親罹癌後奇蹟康復的雙重衝擊,志傑的人生觀發生了重大轉變,讓他將重心從純粹追求「更快成績」的夢想,轉變為感恩與守護。他的心態從一個想挑戰奧運的「天真大男孩」,轉變為一位更懂得敬畏生命、更感恩的成熟跑者。跑步,不再僅僅是追求獎牌,而是型塑了他的靈魂,引領他找尋到一個更好、更全面的自己。

#用成績與感動寫下紀錄

志傑的堅持,最終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他的全馬個人最佳達到 2 小時 36 ,七大馬平均完賽時間為 2 小時 50 分 46 秒。在 2024 年第三屆長明賞超馬盃中,他更是以 3 小時 08 分 38 秒的成績突破全國紀錄(並列第 3 名),成功挑戰自我極限。

而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國旗哥」的美名。在 2019 年柏林馬拉松,他擎著國旗衝線的畫面被官方媒體選為精選照片,並在愛爾達推波助瀾下,讓這個真性情的台灣跑者聞名國際。

#為愛而跑:持續累積的永續承諾

志傑是意外得知富邦『Run For Green™』計畫的。這份「持續累積,成就永續」的理念,完美契合了他的人生哲學,每一次參賽與累積里程,對他來說都是對家庭、對土地的無形承諾。

作為一名有全職工作的父親兼素人菁英,志傑坦述因為跑步而收穫了很多,無法想像沒有跑步、平行宇宙的自己。最重要的是,跑步豐富了人生,也形塑了他的靈魂,不放棄、堅持到底,全力以赴。跨過四十歲之後的林志傑,縱然有感體能、體力不若當年,但那個擺放在 2 小時 35 分、 2 小時半的夢想仍然沒有放棄。相信不遠的那一天,我們會再次看見飄揚飛舞的國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