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鐵人-涂景文重返226之旅】第七集 –在自家後花園重拾運動的初戀

0
2898

2014 The North Face 100 國際越野挑戰賽台灣站

50K組之我見

我一輩子都熱愛運動,而雖然先天條件不理想,但我始終最愛跑步。她是我的初戀,也是一輩子最忠實的伴侶。

我念高中的時候從棒球隊轉到田徑隊的媒人是秋季的越野跑。在美國東北部的長跑者秋天有越野長跑隊 (cross country),冬天有室內田徑隊,以及春天比較正規的(戶外)田徑隊可供參加。如果有興趣,不需要一年四季都當跑者,想參加任何一個單季運動都可以,譬如說你冬天最喜歡或擅長的運動是滑雪,秋季參加越野賽跑隊可以鍛鍊體力又能為學校爭光。秋季參加美式足球隊的壯碩男生春天的時候可以參加田徑隊丟鐵餅和標槍,等等。

而我呢?高一的那一年我打棒球。我是投手和捕手(「投捕手」?,哈哈),兩者都需要相當的腿力,所以練完球之後我開始繞學校跑幾圈,不久後也開始在家附近跑,繞一兩圈我們社區。六月我們鄉鎮一年一度的嘉年華以10公里的路跑賽啟動,我那年第一次參加(成績好像是43分多)就很喜歡,不久後又參加了暑假期間的幾次路跑賽。很快的,跑步成了我生活的一部份。於是我決定好好練跑步,高二回到學校後就加入了越野賽跑隊並放棄從8歲一直認真打的冰上曲棍球,走上跑步的不歸路。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釘鞋,陡峭的短坡,腳底不規則的地面,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地形…  這些的經驗早就成為模糊的回憶了,而來到美麗福爾摩沙寶島多年的我在這裏都沒有再到山徑去跑。所以這次報名的50公里組號稱有約17公里山徑的挑戰對我來說剛剛好,能重溫過去的經驗又不會要人命(我在想)。

老鳥也會犯初學者的錯

自從我2003年開始穿輕量的馬拉松鞋練跑之後我不再對鞋子那麼挑了。恢復跑步訓練以來我也不像以前那麼願意花錢買跑鞋,所以基本上我每天跑步覺得有鞋子穿就好,常拿已經有點年紀的鞋子來穿也不太要求鞋子一定要有什麼功能或特別的性能。所以我賽前還是處於那樣的心態,不想針對特定的比賽購買鞋子,心裡在想隨便挑一雙合腳的鞋子,比賽當天想辦法盡量快速通過艱苦的山徑就好。

所以雖然我腦海裡對於鞋子的選擇有種不安的感覺我沒有多想,因為較新的鞋子沒有適合跑山路的鞋底,而較舊的就算原本有顆粒狀的鞋底早就被我磨平了,所以我以為隨便決定都一樣。

我以為…

比賽是從新店區鼎鼎有名的碧潭風景區吊橋下開始的。100公里組的跑者早上5:30就開跑,然後隔了30分鐘後50K組和部份的15.8K組(他們分梯次跑)開始。因為我住的地方跑步2.5K就能到碧潭吊橋,即使我接下來要在大太陽下跑50公里的艱難山徑和馬路,我還是直接從家裡跑步到會場當作熱身。我的想法是,慢慢跑過去後熱開的身體再伸展幾分鐘就能很快地進入比賽的狀況。可是親愛的讀者不要誤會呀,到會場的跑步可是單程的,我可不打算在賽後跑得半死才跑完再跑步回家!所以我身上除了補給品,手機和健保卡外還帶了悠遊卡,準備跑完後搭捷運回去。

賽前幾天跑友Ruth送我一個很好用的東西,Camelbak的水囊背心。是她在香港參加另外一場TNF山徑超馬取得女子冠軍的獎品。因為她是競爭品牌贊助的選手無法使用,所以很慷慨地捐獻給我。雖然我沒有實地去跑比賽的路線,我看過官網的路線圖後評估號稱17公里山徑可能會需要花費兩個鐘頭,而深山裡不可能有補給站,所以考慮到喝水的需要加上攜帶其他補給品的便利性我決定比賽那天使用水囊背心。因為不喜歡一直用相同的東西來補給,我準備了日本沖繩黑糖,運動達人能量包,以及四包Clif Bloks。出門前水囊裡裝的是舒跑。我賽前練跑的時候特地進行了一次裝載所有補給品的水囊背心道路測試,以防比賽那天的突發狀況。

由於短期的目標擺在5月24的LAVA 226超級鐵人賽,於是到了三月中之後我(終於)開始進行一些自行車的訓練。懶得在一天內訓練兩項以上,我如果那天有騎車就不會跑步,所以跑步量減少到約80公里的週量。可是我相信這樣的做法對於跑步的能力沒有負面影響,因為每週還是都有一次跟Ruth一起練半馬距離的tempo run以及一次37K的坡路長距離練習(真武山)。

新新店人的主場賽事

這場山徑超馬不是我列為重點的賽事,因為接下來還有一場70公里的超馬以及226的超鐵。可是比賽性質實在太吸引我,又是在我10幾年以來練跑最熟悉的地方舉行的,我這個來自紐約的新店人怎麼經得起誘惑?所以在衡量花一整天的時間拍照還是自己下場跑的利與弊我沒有猶豫 - 跑吧!因為當作訓練和郊遊不在意所謂輸贏,又不想在山徑裡因為給自己壓力而踏錯步,我賽前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從碧潭跑到紅河谷的柏油路上維持順順的tempo 均速,不讓呼吸喘,進入到山徑後以安全為重,然後在約33公里的「華克山莊」出來之後先評估當時的體能狀態再決定接下來最後的17公里馬路怎麼跑。

比賽開始一直到紅河谷我依照賽前定的策略輕鬆前進。開賽幾秒鐘後我才看到最近固定跟我跑的Ruth Cross。我知道她是女子總一,甚至總排名第一的大熱門跑者,路跑實力比我強很多又能以純熟靈敏的技術在山徑上跑得很順,所以我只上前跟她跑一公里左右,聊了一下就放她走。

01-IMG_8573

在新烏路上遇到「小不點」,相見歡

進入紅河谷後除了很陡的階梯外第一段是我非常喜愛的山路,有起伏性和彎道,但障礙不多,而腳底下的地面很好跑。這時候我感覺速度比剛才在馬路上跑還要快。可惜這樣的地形和爽快的感覺馬上有了變化。山徑變窄,樹藤和石頭開始多了,使得每一步路都得注意免得踏錯腳滑倒,絆倒,摔倒,甚至滑到山谷下。前面100K組和領先的50K跑者走過的地方比較溼滑,而且地形越難走越滑,所以速度頓時減慢到競走的強度。加上路徑狹窄,有山徑經驗的跑者少,跑者之間突然幾乎感覺不到在比賽的氣氛,還比較像在爬山健走。

這時候我走的每一步路需要格外的小心,因為我後來穿的鞋子不但沒有止滑的底部紋路而且我為了跑長距離還買大一號。鬆鬆的鞋子無法穩定腳踝,使得我橫向移動不但難以控制而且還很容易扭傷腳。為了降低鞋子太大的影響我數次停下來將鞋帶綁緊又綁緊,但效果還是很有限。

02

太久沒有跑山徑,越野技巧忘了帶到台灣來!(崔睿哲拍攝)

既然無法在叢林中自在悠遊快速穿越,那麼只好慢下腳步多抬頭看看周遭環境。我們跑的地方這麼優美,空氣又好,被迫多看一眼未嘗不是壞事。

進入山徑後我們50K組和100K組跑的是相同路線,一直到涼亭格前的嶺線。到那裡我們往右轉再跑幾公里就結束野外的階段,可是100公里組的跑者往左轉後過了涼亭格還得繼續奮鬥幾十公里。賽後Ruth反應說,50公里組算得上「越野跑」的距離跟去年差不多,對於山徑歷練豐富的高手嫌不足,而高中到現在沒有越野跑過的我覺得已經夠了,因為不好「操控」的雙腳讓我覺得頭痛更因為踢到石頭後飛撲腳很疼痛。剛往前摔倒時我心裡只有「不爽」,然後起來慢慢開始走路時發現右腳的舊傷和左腳的新傷同時在折騰我的時候開始有點擔心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山徑;假如能走出來到華克山莊的補給站,若需要那裏就有急救站和載人下山的車子。

但是跑了一段時間之後腳痛雖然沒消退但也沒惡化,不直接壓到或踢到的地方幾乎跟正常一樣能跑。

山徑迷航之旅

由於我山徑跑不快,路又很窄,然後前方有許多100K組的落後選手,一直到涼亭格我前後都有人,但兩組分道之後跑者變少。我被4-5個跑很順的同組跑者超過,然後一個人跑的時候突然整個山頭只有我一個人,而且剛好是路徑最不明顯的一段。我這時候是第一次需要自己找路,還離開賽道幾步路後迷航一會兒。大概在那邊鬼打牆兩三分鐘之後就看到幾位跑者在離我約20公尺外的地方經過才重新定位並回到賽道上。

03-IMG_8580

「賽道」不見了。我迷路了!

離開山區的最後一段是壓軸戲,有需要抓繩子滑降的陡坡。由於地面溼滑,不少人乾脆屁股直接坐到地上滑。陡坡之後路突然變寬了,而腳底下的地是被踩過的草,比起陡坡上的爛泥巴好走多了。這時候已經從樹林中跑出來了,右手邊所看到的是整片獅仔頭山的美麗山谷,有快回到文明世界的感覺了。腳步穩定了,腳傷不痛,又因為看到熟悉的新店山區心情突然high起來,速度自然就提高了不少。我在這裏超過了一位從頭到尾打赤腳的西方人,這是我們第三次交換領先位置了,也希望是最後一次。超過他的時候我興奮地告訴他,「我們現在回到新店,我的地盤了」!他說很漂亮,然後因為住在高雄他比較沒有機會在這種山區跑。

走到產業道路幾百公尺後我們就到了一個三叉路口。這是兩組共同使用的大補給站,華克山莊。在這裏志工有記錄號碼並介紹我擺出來的豐富補給品。決定要喝什麼前我先看到了跑步屆跟金頂電池的兔子一樣活潑可愛的活力小子,「想要飛」在這裡擔任志工,就很興奮地前來跟他擊掌。然後,我在那邊享受冰冰的仙草茶的同時,他幫我把水囊加滿水。背上水囊帶後我又調整了一次鞋帶的鬆緊度才離開了水站。

每次跑獅仔頭山(真武山),翻過山頂後回到平地我如果狀況好都喜歡將強度拉高。我認為在你已經累積一定的疲勞度強迫自己加速是很有效的馬拉松訓練方式,所以我對剩下的17公里不只對環境熟悉也很習慣到這裡壓緊牙關拉高速度。果然回家的感覺特別好,離開水站沒多久之後我很快的將剛才超前的好幾位跑者超回去了。因為對路線實在太熟了,經過平時當作整條路唯一補給站的甘嘛店時我臉上的笑容很大,同時我在心裡第一次開始計算成績。我知道過了受玄宮之後回到碧潭吊橋剩下約7公里,而如果我能維持5分速我發現還能跑進五個小時。

回到吊橋不能停下來休息,因為我們還要再沿著自行車道在豔陽下跑到三公里外的新店陽光運動公園折返後再跑回去。

50K小而美

這一段三公里的路上我明顯感受到今天的大太陽。想跑快,但被曬到之後好像比較無法專注精神(曬昏了?)所以只求順利完賽。這時候我心裡在想,那些跑100公里的人出來跑真武山和碧潭河邊的時候還會更熱!同時我暗地裡慶幸自己不跟他們一樣,跑完我的50K後還要再多跑50公里。我目前還沒準備挑戰100K的距離,想先多跑跑各種性質的超馬再慢慢考慮吧。

到陽光橋折返後我又看了一次手錶才發現即使速度掉到6-7分鐘/公里我還是能安全在五個小時內完成,但除了腳趾頭的痛之外體力非常充足,整天也沒有快要抽筋或撞牆的感覺,所以我一點也不想慢下腳步。如果能在回到碧潭前的最後一段再超過其他跑者讓排名往前一名我都會盡力跑,所以距離終點不到兩公里我又碾過今天最後一位跑者而確立了比賽的排名。

04

回到碧潭給最帥的攝影師逮到了( 陳俊銘拍攝)

過了如住家前引道的碧潭大橋右轉下到溪邊,前方是我居住十幾年的新店地標,碧潭吊橋!在最後約300公尺的地方我看到專業,勤奮,帥氣,風趣的辛苦攝影師,陳俊銘兄。看到陳大哥時不由自主地吶喊 加上握拳。由他拍攝我的終點照實在太好了,被他的鏡頭掃射過的感覺很爽!

最後我面帶微笑跳起來飛躍終點線,時間是4:47:15。後來查詢大會的時間是4:48整數,是50公里組總排名第11名,也因為Ruth遠遠在我前面,還取得所有選手中的總一,我勉強跑入男子組的第十名。排名對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鼓勵,但對比賽的經驗好不好一點影響都沒有。這次沒站到凸台上,因為50K和100K一樣只頒給總排名前三名,連前五都沒有,更不用說有分齡組的獎項,感覺有點奇怪。像吉雷米跑100公里好不容易跟新朋友同時到達終點獲得第四名都沒有獎杯。

05-IMG_8582

這場比賽是台灣有史以來最俱有挑戰性的越野賽跑活動,特別是100公里組是,從時間內完成的五分之一比例由此可見其艱難的程度,但或許多少也顯示國內跑者對越野賽的陌生以及缺乏經驗。相信很多沒有完成的跑者如果決定明年再來挑戰一定會先做好充份的準備,因此可預期更熱絡的off road 山岳跑風氣在台灣興起。也希望明年大會能對跑者提供更簡便的報名辦法,包括通順的英文網站界面,以吸引更多來自國內外的跑者來體驗和欣賞台灣的美,以及人民的熱情,同時讓國內跑者跟更多優秀的國際選手同場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