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思婷(小PO)
圖│David E. Anderson
許多攀登者都有個攀登大牆的夢。站在巨大的岩壁腳下,感覺自身是無比的渺小,當學會了攀登技術之後,發覺自己有可能飛簷走壁個數百公尺,把萬物都放在腳下,怎麼能讓人不血脈賁張?
但就定義上來說什麼是大牆攀登呢?照字面上來理解,攀登大牆,就是需要攀爬很大的峭壁。隨著攀登的發展,現在在攀登名詞上,大牆攀登意指:需要耗時一整天或以上的時間來攀爬的路線,也就是說大牆攀登常需要在岩壁上過夜。以定級攀登路線的時間指數來看,大岩壁路線都是Grade V以上的路線。
巴基斯坦的大岩壁。
但是攀登者攀爬的速度有快有慢,時間級數似乎有很大的模糊空間?比如說優勝美地酋長岩(El Cap)上的經典路線The Nose,現在的速攀紀錄為兩小時二十三分四十六秒,但是對「一般」攀登者、或說「統計上的多數」的攀登者而言,這條路線仍然需要花超過一天的時間攀登,所以仍然是一條大牆路線。(The Nose的定級為Grade VI)
從雜誌上或者是網路的攀登媒體上,常見到攀登者到偏遠的山區,攀登冰天雪地中的大峭壁,以至於不少人認為攀爬大牆就需要做海拔適應,有些人還認為大牆攀登就是技術性登山(alpine climbing)的同義語。
Steph Davis(上)和Dave Anderson(下)jugging。
但是攀岩者的聖地優勝美地,有數百條大牆路線,位於終年大部分時間陽光普照的加州,海拔不高,完全沒有高度適應問題。所以大牆攀登可以發生在高海拔的地方,也可以發生在低海拔的地方。那什麼是技術性登山呢?其實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技術性登山路線就是對大部分的攀登者而言,需要拿出繩索、保護裝備來保護攀登過程的山區路線。如果路線需時不到一天,就不是大牆路線。
大牆攀登需要攜帶的裝備繁多。
另外一個常見的誤解是把大牆攀登等同於人工攀登(aid climbing),其實人工攀登的定義很單純,就是倚賴器械來往上攀升,相對於只用身體力量的自由攀登(free climbing)。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大牆路線常見人工攀登的路段。由於大牆路線極長,難免會遇到某些自由攀登過不去的路段(比如說岩面上罕見天然特徵,或是峭壁面上冰岩混合等),於是使用人工攀登的方式來渡過那段自由攀登爬不了的過渡路段。(進階的人工攀登是一門藝術,本篇文章的主題是大牆攀登,所以這裡先按下不表。)
Brady Robinson從吊帳中探出頭來。
所以大牆攀登就是很長、長到需要爬很久、經常需要過夜的多繩距路線。由於需要過夜,又常見人工攀登,所以要攜帶的東西非常多,不太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背在身上爬。所以攀登者發展出來一套攀登系統來克服,這樣的系統包含先鋒(leading)、固定繩上昇(jumaring或jugging)、以及拖包(hauling)。攀登者經常把包含以上三元素的攀登模式稱為大牆攀登模式(big wall style)。
以兩人繩隊為例,大牆攀登模式的標準操作模式是這樣的:
- 先鋒以自由攀登或是人工攀登(或混合)的方式先鋒該繩段,身後拖上連到拖包的繩索,在該繩段終點建立固定點,將先鋒的主繩固定在固定點上,把拖曳繩固定在固定點上,做好拖曳準備。
- 跟攀者解除拖包與該繩段下方的固定點的連結,先鋒者開始拖包。
- 跟攀者使用上昇器攀登主繩,同時清除路線上的保護裝備。在拖包被地形卡住的時候,跟攀者可以調整拖包的位置,協助拖曳的過程。
- 拖包和跟攀者到達繩段上方的固定點,兩人整理繩索和裝備。
- 重複以上過程直到到達那天過夜的地方。
Jimmy Chin先鋒中。
作者介紹/易思婷
土生土長的台灣女孩。在台灣,朋友大多叫她小Po,在美國,小名婷婷倒是被叫得比較響。從競爭激烈的台灣教育體系,到美國博士班的歷練,二十多年的學校生涯,一點都沒有馴服、反倒是磨亮了她的冒險本質。她有夢想,築夢踏實,「這一輩子,我要活得有聲有色。」她說。
個人網站:Chick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