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視覺忽視體感──夜跑要小心熱傷害

0
526

夏日炎炎為求避暑,不少跑者選擇調整投入夜跑以避免中暑、熱痙攣等傷害。不過,夜跑真的就比較不會中暑嗎?

隨著路跑熱潮夜跑成為受歡迎的運動,但許多跑者不知夜跑其實暗藏危機。一名五十多歲男子參加十二公里夜跑,在終點前最後衝刺時竟當場昏倒、意識不清,到院時體溫高達41℃,確診中暑;儘管經緊急降溫急救後在當天深夜甦醒,但其記憶卻短暫喪失、忘記當天曾參加夜跑。

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說,路跑出現熱衰竭、中暑,原因是自主路跑跑累了會自行休息,但比賽卻會盡力撐到最後,易引發熱衰竭、中暑。

夏季晨間路跑賽事多為上午六點開跑,當一路跑到上午十點,此時環境溫度已自上午六時的28℃,升至10時的32℃;但晚上六時開始的夏季夜跑,跑完約為晚上十點,但環境溫度則從32℃降至30℃,使夜跑處在高溫時間較晨跑更長,相對提高熱衰竭、中暑風險,該院近來已有數人因夜跑中暑送醫。

朱柏齡提出以下預防中暑方法:

1.路跑訓練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時間、距離及訓練強度
2.熱傷害之高危險群者勿參加路跑
3.兒童汗腺較不發達,排汗功能較差,不宜參加馬拉松賽
4.跑步時每10至15分鐘喝200-300cc水」。

人體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不但容易導致中暑機會大幅提升;在新陳代謝快速增加、心律變快下,更會加重心臟負荷,導致血管供血量不足。若此時又未適度補充水分,恐將造成人體陷入脫水狀態,進一步使血液濃縮、形成血栓,增加心血管阻塞的風險。

心臟學會理事長暨基金會執行長林俊立醫師表示,一般人會認為夜跑氣溫會較白天稍微降低,但其實有時候夜間溫度可能比清晨來的高。因為如此,千萬不要認為夜晚會比白天涼爽,就忘了防範熱傷害問題等潛在風險,或因此忽略補水的重要性。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蕭敦仁指出,每次晨跑或夜跑約30到60分鐘即可,但晨跑與夜跑各有禁忌,如晨跑者不可在吃完早餐後跑步,避免腹痛、腹脹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夜跑則不應在睡前一到二小時,避免影響睡眠,提醒夜跑後可泡5到10分鐘,水溫約為40℃的熱水澡幫助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