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全新樣貌 – 2019 ALL NEW VENGE

0
2692

第一代Venge上市至今已歷經七年,在這段期間,Specialized不斷證明「Aero Is Everything」的概念。Venge採用創新科技,並將其轉化為一種信念,證明空氣力學的最佳化,能夠讓運動員更加快速地馳騁於賽道。直至今日,Specialized依然堅守此信念,竭盡全力聚焦於空氣力學的研發,為單車性能帶來更多優勢。

Specialized的職業選手們對於空氣力學性能優勢的要求錙銖必較,不論是設定、訓練以及所有的器材都反映出選手們對此的要求。Specialized亦以賽場實戰來證明性能,第一代Venge首度出賽便奪下2011年米蘭聖雷莫大賽(Milan-San Remo)冠軍;而Venge ViAS則在2018年中取得近20場競賽勝利,以及2016年世界錦標賽冠軍,在空力車領域奠定常勝軍地位。

2019 All New Venge整車搭配Dura Ace Di2電變、S-Works Power 功率盤、Roval CLX 64開口胎版本輪組

Specialized對速度的追求從未滿足,好,永遠能再更好!時至今日,所有的空力車仍在某些面向需要有些妥協,如重量、操控性、速度或組裝複雜度等等。但由於不論在哪種類型的路線,空氣力學對於速度都有重要的影響。Specialized深知一部空力車若僅適用在某些特定路線,將無法滿足車手對於速度與性能的要求。Specialized全新打造的第三代Venge,讓您無論在何種地形都能更快速的馳騁,同時擁有更優異的空氣力學、更加輕量,以及更完美的反應與操控性能。

全新第三代Venge在各個面向的性能都再次進化,相較Venge ViAS更加快速、重量相較Tarmac SL5更為輕量(皆使用碟剎系統做比較),Specialized為您細數特色及開發過程。

Specialized針對三個目標開發的全新第三代Venge:
♦空氣力學再精進
♦藉由減少表面積減輕重量
♦保留騎士優先科技(Rider-First Engineered™)的優異操控性能

為達到上述目標,Specialized以全新方式設計空力車架。有別以往由Win Tunnel風洞實驗室起步,我們改以開發最適化軟體開始,並利用軟體計算出數百萬種管材形狀(Tube Shape),輔以空氣力學、表面積及剛性等各種分析計算。透過這些步驟,Specialized建立了包含大量管型的資料庫,將其命名為FreeFoil管型資料庫。而這些管型資料,即是用以打造全新Venge的建構元件。

2019 All New Venge 車架組
空氣力學

Venge ViAS的目標是能夠在速度上與Shiv TT並駕齊驅,而全新Venge的目標則是將其推向極限。參考下方的圖表,便能了解三個世代的Venge在速度上的進化。

與當今最快的空力公路車Venge ViAS相比,全新Venge在40公里騎乘(0度正逆風),快達8秒之多。實際於公路上騎乘時,全新Venge因管型經過最佳化設計,在側風狀況下速度優勢更加突出。

*此比較表主要針對三個世代的Venge於空氣力學上的表現,測試比較皆使用相同規格及以下組件:Roval CLX 64輪組、Turbo Cotton 26mm外胎、Shimano最新Di2套組、S-Works Power座墊、兩個水壺,以及其專屬的龍頭把手座艙設定。三款車型皆採完全相同的設定,僅於圈剎及碟剎部分有所差異,主要為比較車架的空氣力學差異。
重量

整體系統而言,全新Venge模組較Venge ViAS Disc輕460克。

Venge ViAS 與2019 All New Venge 重量比較

全新的Venge車架較Specialized第一款使用碟剎的競賽車架S-Works Tarmac SL5 Disc(1020克)更為輕量,2019年款Venge「Satin Black/Holographic Foil消光黑/雷射銀」塗裝的車架重量僅有960克 (尺寸:56cm,+/-30克)。*備註:重量測量未計入小型零件,如:後變鉤爪、水壺架螺絲、座管束、BB培林或車頭碗組等,前述重量僅限該特定尺寸與顏色,因車架大小及不同塗裝會有重量差異。

整車部分,搭配Dura-Ace Di2變速系統,尺寸56cm的S-Works Venge Disc 「Satin Black/Holographic Foil消光黑/雷射銀」塗裝的全車重量為7.1公斤(+/-100克)

2019 All New Venge 車架組
操控性

Venge採用Rider-First Engineered™ 騎士優先科技設計,以確保不同尺寸的車架都有一致的完美性能表現。為完成這個目標,Specialized藉由大量蒐集資料與分析、聽取職業車手的回饋,並以極精細的方式完成碳纖維結構。當然,您在騎乘Venge時並不會感覺到這些背後的開發歷程,您將只會體驗到這是一部完美的單車。

車架幾何

Specialized採用超過4萬筆包含男女性的Retül資料分析來設計車架幾何,讓男女性都能同享最優異的性能。

雖然Venge的Stack疊高量與Reach前伸量數據與Tarmac不盡相同,但其車架幾何是完全相同的。Tarmac SL6 採用了10mm高的頭碗上蓋,而Venge的車頭碗組中則有最薄僅18mm的墊圈。這代表若您將龍頭設置在最低的位置,兩部車會是完全相同的設定。

Venge的座管有兩種不同座墊位移量:0mm及20mm,而長度也分為300mm及390mm兩種。
Venge的龍頭則有兩種角度及多種尺寸。6°龍頭的共有80、90、100、110、120、130及140mm等七種尺寸;12°龍頭則有110、120、130及140mm等四種尺寸。
全新Aerofly II把手則有380、400、420及440mm等不同尺寸。
座艙

在與Specialized的職業車隊選手合作過程中,選手們表示龍頭剛性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尤以具爆發力的衝刺型選手更為重視此零件的選擇。Venge的龍頭在剛性的表現相較於Specialized測試的其他龍頭更為優異,甚至優於許多職業選手認為是剛性標準而採用的Zipp SL Sprint龍頭。

Specialized歷經三個世代的Venge所累積的知識,打造了全新Aerofly II把手。全新Aerofly II把手更快速、更輕、剛性更高。上把位表面上的立體紋路,能有效提升騎士抓握時的穩定性並提升操控性。把帶位置更有著精心設計的管型,讓把帶纏繞好之後,與上把位更加平整,不僅看起來更加專業簡潔,也讓纏把帶更加簡單。

Aerofly II 把手

Venge的龍頭能與大多市售把手相容,但搭配Aerofly II將最能展現速度及空力最佳化設定。當然,若騎士偏好不同的把手,更換上也十分方便。Venge同時也與大多數的零售龍頭相容,Venge的墊圈亦可使用所附的萬用轉接墊圈替換,並可使用一般的1-1/8吋墊圈調整高度。

輪胎相容性

Venge成車搭配26mm外胎,如此最能提供最佳的空力表現、操控性及滾動摩擦。

現在, Venge更能容納至32mm的胎寬。沒錯,這是非常寬的車胎,我們知道騎士們未來必定會喜愛這樣的設計。由於較寬的輪框逐漸成為主流,實際將外胎裝上後的胎寬會再更寬,與原本外胎所標示的寬度不同,輪胎與車架的相容間距也較難定義。在這裡我們用實際的零件搭配來舉例:若採用Specialized Roubaix 30/32mm輪胎,安裝於內徑寬度21mm的Roval輪框,胎壓50psi,所測得的輪胎寬度為34mm,這時輪胎與Venge車架最近的地方,仍有1.5mm的間距。

零件相容性

Specilaized於設計Venge時,即決定使其僅與電子變速傳動系統搭配。Venge可使用Shimano Di2、SRAM eTap及Campagnolo EPS等使用內置電池的系統。

Venge的碟剎系統採用Shimano flat-mount公路車碟剎標準。

前後貫通軸的標準分別為前100x12mm及後142x12mm,以6mm內六角板手固定。
BB則採用Specialized OSBB/BB30規格。

延伸空力把手

Specialized為Venge ViAS夾式延伸空力把打造了新的夾具,使其能夠使用在新款Venge的龍頭上。騎士能依自身喜好在新Venge上使用延伸空力把。此延伸空力把有兩種長度可供選擇:適用於計時賽與鐵人三項的長延伸空力把,以及符合國際鐵人三項聯盟規範的短延伸空力把。

延伸空力把手

*備註:一般的夾式延伸空力把僅適用於標準的圓形公路把手,無法與Aerofly II相容。

科技細節

為打造最簡潔的Di2配置,Specialized徵詢職業車隊們的意見。成功利用座管的造型,將Di2 Junction-A整合在座管內。如此一來座艙設計更加俐落,車隊技師在比賽中甚至無須離開隊車便能於比賽途中進行調整。

Venge的貫通軸與車架、前叉完美整合且無比輕盈,合計僅重67克,相當於標準快拆的一半重量。

It’s perfect…When can I race it?”- Fernando Gaviria

SHARE
Previous article勇者挑戰的終極試煉,Discovery Taiwan 2018國際越野挑戰賽
Next article刺激身體活化神經,跑者200m短間歇訓練菜單
Kent Wong –【運動改變人生】 公元2000年見証了首屆澳洲雪梨奧運三鐵項目,之後就把所有夜生活壞習慣戒掉,全情投入。從工作十多年的五星級飯店到創立鐵人專門店,繼而參與協會運作到被票選為香港協會會長,肩負選手參加亞奧運目標前進。個人也愛挑戰到訪30多個國家參加鐵人賽事,更在2010年參加夏威夷Kona Ironman 世錦賽完成夢想。因為之前參加統一盃鐵人賽,從而認識到好山好水好熱情的台灣,「姻」緣巧合之下終於在台灣落地生根,希望把鐵人競賽成為終身運動~ 聯絡方式:enduranceasiacolt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