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喬教練、鐵人家豪突破速度侷限 METASPEED TOKYO 再掀勁速革命

0
77

五年時光 (2021~2025) 打造 ASICS METASPEED 來到最高速的一代 METASPEED TOKYO ,延續了步幅 (Sky) 、步頻 (Edge) 的步態特色及雙層中底泡棉設計。於 SKY 款式,在接足層使用 FF TURBO PLUS 泡棉,接地層則使用全新 FF LEAP 中底材質泡棉,而 EDGE 款式則於接足層使用FF LEAP 中底材質泡棉,接地層使用 FF TURBO PLUS 泡棉,順應 SKY 追求回彈推進、 EDGE 講究高頻滾動的特性,雙層泡棉將碳纖維板效用發揮到極致,同時也給予跑者最為流暢、快速的腳感。

輕量且更具回饋之外, METASPEED TOKYO 於鞋面設計全新 MOTION WRAP 3.0 鞋面,在輕便、乾爽透氣同時,也為雙腳提供穩定支撐,無論是強度訓練或是長距離跑步都能跑得更為安穩。

為響應 ASICS METASPEED TOKYO 七月隆重上市,台灣亞瑟士公司特地邀約 14 位百傑跑者共襄盛舉,其中包含 TEAM ASICS 專業競技選手以及穿著 METASPEED 跑出個人最佳的跑步教練及市民跑者,透過實際競賽與訓練後的跑感分享,讓讀者領受跑鞋卓越性能,也正式宣告全新 METASPEED SKY TOKYO、METASPEED EDGE TOKYO 將在 7 月 25 日於全台指定直營門市、台灣亞瑟士官網與線上直營通路上市。

備戰名古屋女子馬突破個人最佳

在名古屋女子馬拉松跑出 3 小時 17 分的吳語喬教練,甜美的外型卻氣場強大的形象,是最受歡迎的跑者,同時也是最具盛名的跑步教練。在森林跑站擔任初心班教練,周四周五也分別在板橋第一體育場與台北田徑場執教。一雙腿挑戰全程馬拉松及鐵人三項賽事,一雙手則推動無數市民跑者,幫助他們愛上、重新認識跑步運動。

育才無數的跑步教練,面對 ASICS METASPEED TOKYO 語喬首先推薦:「 METASPEED TOKYO 比過往前一代感覺更高一點,我想是中底泡棉有更厚一點,一開始會以為泡棉太厚容易跑起來不穩定,但實際上跑起來像是踩在一塊平穩的板子上,非常穩定。」不同的 FF TURBO PLUS 泡棉與 FF LEAP 中底材質泡棉,提升了腳踝穩定性。

穩定且舒適的腳感之外,語喬教練也分享在速度訓練上的機能性:「上禮拜跑了一個速度的課表,到訓練後段,腳已經沒力了。我刻意前傾一點,用腳掌前半段去跑,提醒自己去感受這雙鞋的推進力。我發現即便腳已經沒力了,還是能跑到該跑到的速度。」

語喬表示, METASPEED TOKYO 會是她參加桃園市運會的競賽鞋。「即使在已經有點疲勞程度下, METASPEED TOKYO 還是能幫你跑到該有的速度。」她說道:「有些碳纖維跑鞋,一旦你速度慢下來反而會很難跑,但是 METASPEED TOKYO 是即使你已經累了,但只要踩在甜蜜點、抓住它的特性,你還是可以跑得很輕鬆。」

「累了還是能幫你維持下去,這是我覺得很酷的地方。」語喬用了一個很有趣的詞彙『無腦推進』,穿上這雙鞋,不用想太多、不用考慮太多,只要往前一點就能持續前進。

近期都穿著 METASPEED TOKYO 訓練的語喬教練,相當推薦有目標競賽的跑者可以嘗試看看。第一是 METASPEED TOKYO 跑鞋磨合期並不需要太長時間,二來無論是舒適、穩定性以及重量都相當合適。如果硬要加一個數字,她則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半馬的話,只要有破百的話都可以試試看 METASPEED TOKYO ,全程馬拉松的話大概 3 小時 40 分內的跑者都可以試試看。」她說道:「會設定這個條件的前提是,因為碳纖維跑鞋很吃肌力。所以我認為跑者至少要有一定的跑量、或是有投入肌力訓練,或是實際穿上這雙鞋之後,也可以先從短距離先跑看看,看雙腳的反應怎麼樣,再慢慢把距離跟強度加上去。」

面對今年的賽事,語喬教練把目標擺在全國運動會的一萬公尺、五千公尺的田徑場內賽,以及年底的臺北馬拉松半程賽事,並展望 2026 年名古屋女子馬拉松,希望能將 3 小時 10 分個人最佳成績再做推進。

挑戰連霸全國運動會

在 112 年全國運動會鐵人三項項目摘下金牌的張家豪,是 TEAM ASICS 鐵人三項選手,現職除了持續參與競賽、延續選手生涯,亦於 Joule2max 焦耳極限訓練中心擔任教練。在五月份大休一個月之後,自六月份開始投入訓練,積極備戰兩年一屆的全國運動會。

對鐵人三項選手來說, 51.5 公里的奧運距離項目,包含 1.5 公里游泳、 40 公里自行車及 10 公里路跑,可說是時刻緊迫、分秒必爭的競賽。舉例 112 年全國運動會,男子組前四名選手都在 2 小時內完成三項跨入終點,特別是在 T1 轉換及 T2 轉換區都必須爭取在 1 分鐘及 30 秒內完成。家豪引用自己的例子說,在 51.5 公里,你根本沒時間去穿襪子,鞋子套上去就跑了。

「六月分我剛回來跑 (訓練) 的時候, METASPEED TOKYO 給我滿大的感覺與前一代不同。」家豪說道:「穿前一代練跑的時候,只要是五分速以上的配速,跑起來會比較晃,跑慢比較不穩。一定要跑到四分三十秒內,比較能夠跑出推進感,那時候才會很穩定。所以穿前一代 METASPEED 訓練的時候,我可能熱身跟跑課表要換穿不同鞋子。」

採用雙層泡棉 FF TURBO PLUS 與 FF LEAP 型塑中底的 METASPEED TOKYO ,相較於前一代的 METASPEED Paris 有更顯著的科技加持。其中 FF LEAP 泡棉中底,重量比前一代減輕 15.2%、回彈提升 13.7%、柔軟提升 30%,增添回彈與緩震腳感。相比兩代版本的整體動能回饋, METASPEED TOKYO SKY 與 EDGE 分別提升了 18.8% 與 21.4% 。而升級至 MOTION WRAP 3.0 鞋面,不只是透氣且舒適,更是強化整體包覆性與跑動的穩定度。

「 METASPEED TOKYO 我試了之後,已經不用擔心穩定性的問題,熱身到收操一雙鞋跑到底。」家豪說道:「有時候跑十六公里,前面兩、三公里是慢跑,課表是後面十二公里的 Tempo Run 加上後面的緩跑,我就可以一雙鞋穿到底,不用換鞋,也不用擔心穩定性不夠好。」

歷經多次實際練跑,特別是要不穿襪就直接穿鞋跑,對鐵人三項選手來說,在 T2 轉換區穿襪子太耗時間。

「目前我跑過十公里,不穿襪子是很 OK 的,鞋面材質不會磨腳,即使穿上襪子,也不會頂到最前端。」家豪提道:「整體來講的話,我覺得鞋子中底是很有感的,尤其是三項賽事多半都是跑在公路、柏油路上,也會有急轉彎 U-turn , METASPEED TOKYO 鞋子的抓地力很不錯。」

不同於半程馬拉松、全馬跑者,三項選手的決戰時刻往往是最後一個項目 10 公里路跑,穿上鞋子就是全程爆心肺的飛奔。只有最快、腳感舒適且穩定的鞋子,才能支撐選手維持痛苦的體感直到終點。對 METASPEED TOKYO 深具信心的家豪表示, METASPEED TOKYO 不只會是他連霸全運會的競賽鞋,也將會穿著它前往西班牙馬貝拉參加 IRONMAN 70.3 世界錦標賽。

頂上計畫C-Project

在四年前, ASICS 啟動了 C-Project 頂上計畫,其中的 C 代表 Chojo ちょうじょう,於日文中有「山頂」、「頂尖」的意涵,彰顯邁向巔峰的決心。透過與選手們對談合作、從人出發的原則,積極呼應跑者需求,研發專為菁英跑者而生的 METASPEED 系列。第四代版本不只囊括了前三代的創新科技,更是一舉將其演進為『無可超越』的 METASPEED TOKYO 。追求 PB 不是夢想,逐夢頂尖由此而生。

十四位百傑跑者,無論是田徑場、公路競賽上,以及鐵人三項競賽的最末 10 公里,流暢且穩定的極速感受, METASPEED TOKYO 不只是突破個人最佳的神兵利器,也是勇敢踏步向前的信心源頭。

全新METASPEED SKY TOKYO、METASPEED EDGE TOKYO將在 7 月 25 日於全台指定直營門市、台灣亞瑟士官網與線上直營通路上市。

ASICS官網

線下直營門市:台北旗艦店門市、台北西門門市、台北信義新光三越A11、Mitsui LaLaport 南港、新北板橋大遠百、桃園台茂購物中心、新竹SOGO、Mitsui LaLaport 台中、台中大遠百、台南新光三越西門店、高雄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