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運動員優化自身 馬拉松PT林世奇的跑步故事

0
3563

談起跑步這件事,林世奇臉上出現光彩。父親也同樣是跑者,他個人熱愛跑步,甚至跟著張嘉哲前往海外受訓。跑步在他的生活中有不同的模樣與表現,甚至是個人的行程安排也要以訓練時間為優先。

國小加入少棒隊,中學後則是開始打籃球,大學時期因為跑步而被足球隊延攬。他自承一直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項目。即使在許多球賽,擔任候補也輪不到出場,因為它全場都被我坐著,把板凳做好坐滿。被訓練成一個稱職的啦啦隊長。唯一吸引教練注意的,就是林世奇能老老實實地在田徑場一圈又一圈慢跑。紮實的有氧底,加上啦啦隊長的大嗓門,自信能釋放滿滿的能量,為支持的隊伍、選手加油打氣。

如果說起近期最受歡迎的物理治療師,那麼就非Marathon PT 馬拉松治療師林世奇不可,出身自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系的他,沒有走上傳統的物理治療師執業,反而跨入與運動接軌,憑藉一己之力開拓運動員照護、物理治療的市場。為運動員帶來不同的格局與改變,彷彿是日本首席體能訓練師中野‧詹姆士‧修一的角色。

不延續傳統格局 要走自己的路

「以身為物理治療師為榮,」他說:「但物理治療師可以做的比現況幫助更多人。」

物理治療師多半會走上診所、醫院、輔具中心、安養中心等等,在骨科、復健科…等大展拳腳,但幾年來工作幾近飽和、受制於醫療體系規模以及民國84年制訂的物理治療師法,物理治療師在台灣的施展空間相當限縮。這也是林世奇感受到的現實瓶頸,於是他從事物理治療師工作幾年後,思索找出不同的道路,除了可以一展長才之外,也可以為後來的物理治療師另闢蹊徑。

照片來源:GarminPB班前校長Jason
照片來源:Garmin PB班前校長Jason

物理治療師是人體動作的專家,林世奇透過所學的知識與臨床經驗,不只應用於傷害的預防與保健,也希望能結合運動員幫助有更出色的表現。大學時期接觸馬拉松的他,成為台灣長跑選手鍵盤粉絲,甚至希望能夠幫助張嘉哲跟北市大中長跑隊。後來透過梁哲睿接觸了北市大中長跑隊,提供他們傷痛諮詢、伸展建議或偶爾的徒手介入,自己也跳下場與他們一塊練習。

受嘉哲邀請前往海外參加訓練,對林世奇來說是難得的好經驗,除了親自參與訓練外,也能將自身所學施展在運動員身上、幫助運動員有更好的表現。截至今日,世奇很感謝張嘉哲一直挺他給予支持。

探索的靈魂 天生好動的個性

照片來源:林世奇
照片來源:林世奇

大學時期接觸跑步的他,彷彿骨子裡就充滿好動的基因。騎自行車環島、在歐洲旅遊沙發衝浪,以及到世界各地旅行,也曾經在芬蘭進行三個月實習生活。「旅行很有趣,」他說:「親眼去看看別國的文化與歷史。」海外旅行與在芬蘭實習的經驗,養成他英文語言的能力。

照片來源:林世奇
照片來源:林世奇

於是乎,接觸馬拉松這件事讓人一點也不意外,不久前在臺北馬拉松跑出3小時9分57秒成績的林世奇,自大學時期就開始跑步,而近兩年則是跟著北市大中長跑隊一塊訓練,從素人之姿有更好的進步與成績。「我的目標是跑贏陳雅芬,」他笑說。

對林世奇來說,跑步帶給他的改變,遠比想像中得更多。也是透過跑步,才能用另一種角度看見運動員的辛苦與歷程。由此也才許諾要把更多心力放在運動員身上。

從物理治療整合運動優化

記得甫從陽明物理治療所離開的日子,林世奇當時思索著未來要怎麼發展,沒想到才過一年光景,他現在接案與合作諮詢逐漸正成長,所幸仍能維持著跑步訓練的時間。現況的他除了擔任嘉哲與北市大中長跑隊的物理治療師之外,也與跑者肌地合作『跑者基礎動作啟動』的課程。

照片來源:林世奇
照片來源:林世奇

「不同部位的發力很重要,」林世奇表示。動作啟動不是傳統上的肌力訓練,而是有效幫助跑者從髖部、核心肌群等產生整體平移的跑步動力。他提到許多跑者在剛開始跑的里程以及半馬過後,跑者的步幅、步頻都沒有縮短或降低,但差異之處是在相當細微的觸地停滯時間。

「這是運用客觀工具分析得到的觀察。」他表示:「未來我想用錄影影像、慢速影像去擷取跑步中的動態姿勢。」過去的林世奇,潛意識把物理治療定位在傷害預防及傷痛復健上頭,但透過與長跑選手、跑者肌地的合作,他想物理治療的可能性更廣,不只是純粹受限在醫囑上,而是能有效地幫助膝蓋損傷的老人家增強肌力,能有效地幫助長跑選手優化本身的體能條件。

談到未來,林世奇表示自己仍有許多想學習、參與的知識,也希望能從北市大長跑隊開始、逐一幫助各地的跑者。對他而言,這是源自對跑步的熱情,也是當年投身物理治療的初衷。

Marathon PT 馬拉松治療師粉絲專頁

跑者肌地 Runner Sports Training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壓一壓好舒服 氣壓按摩器Unix指引與生理學

水浴與熱度 溫泉幫助你有效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