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2009年左右,我完成第一場113KM半程超鐵,有朋友跟我說,接下來你應該可以挑戰226KM超級鐵人賽,我滿是問號的問:還有比113KM更難的賽事?他傳Ironman的官方網站給我看,哇~游3800M,騎180KM,最後還要跑個馬拉松…..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境界?!
當時,台灣只在墾丁辦過一場226超級鐵人賽,沒有這樣的賽事可以參加。所以,我開始搜尋國外可以成行的國家,鎖定當時馬來西亞(蘭卡威Ironman)為首選,中國(海南島Ironman)為備案,沒想到隔年想報名的時候,蘭卡威IM停辦了,但令人開心的事,2010年台灣台東也舉辦第一屆226KM超級鐵人賽。就醬子,我把第一場超級鐵人賽初體驗,留在台灣(撒花)
隔年(2011年),開始展開鐵人旅行夢,每年選1~2場海外的鐵人賽&馬拉松賽參加,考慮經濟能力問題,先以亞洲區為首選,慢慢踏出台灣,擁抱世界。就醬子,2011年由DWD柏青哥帶領,約好友J帥壯膽,一起去日本五島比超鐵,2012日本米子超鐵,而今年2013則是大突破,單飛前往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Ironman 70.3世錦賽,幾次經驗累積下來,對於出國比超鐵,不再那麼陌生,也大致瞭解如何獨自前往海外參加比賽的賽前準備。
原定,明年要收集完成日本四大賽,參加4月宮古島30周年超鐵,以及9月佐渡島超鐵。但前兩個月竟然冒出消失已久的蘭卡威Ironman,跟Mike討論評估著,這次蘭卡威有40張IM冠軍賽Kona的門票,明年是Mike(M25)最後一年,拿到資格機率最大。我則是考慮之後人生規劃,未來幾年可能會隱退,東南亞一直是我熱愛的地方,馬來西亞我不曾去過,加上前幾天聽廣播,今年Lonely Planet票選10大必去國家,“馬來西亞”名列第十。就硬著頭皮跟柏青哥說:我想去馬來西亞比Ironman渡假,順便碰運氣看看是否有機會拿到Kona資格,所以明年又要黃牛惹。
但,計劃當然永遠趕不上變化,Mike這次在台灣Ironman 70.3拿到2014加拿大世錦賽資格(狂賀),這兩場比賽相隔3週,我們討論著該如何規劃2014年的比賽。世錦賽這輩子“可能”不會去第二次,若能跟家人一同前往,是最有意義且非常有紀念價值的事。而我,答應家人明年再帶他們去國外比賽旅行一次,所以就醬子,我們決定4月份一起去宮古島比超鐵,9月份各自帶家人出國比賽旅行。
那關於海外比賽,該怎麼規劃前置作業呢?
1. 首先就是報名啦!
2. 找出比賽路線,即下水點,選手村的位置
http://www.ironman.com/triathlon/events/asiapac/ironman/malaysia/athletes/course.aspx#axzz2kIJvNI5C
上面是跑步路線圖
從比賽路線圖開始搜尋附近可以住宿,以及方便家人觀賽的旅館,當然離會場越近越好,最好打開窗戶就能看到選手在比賽,走路就能到會場,畢竟一場超鐵,對選手是艱難地考驗,對家屬也是場耐力賽,要受風受雨,不然就是頂著豔陽替你加油10幾個小時,若比賽過程中的空擋能回旅館休息,是最完美不過的。
3. 預訂旅館
在還沒開放報名前,最好就要開始尋找適合的旅館,以外國人高效率的賽前準備,很容易離會場最近,價格品質優良的旅館,都會瞬間秒殺。
我會考慮的旅館條件,除了“價格”,“免費取消”,再來就是有無“免費”wifi,無線上網,在歐美吃比較貴,就會考慮有廚房的旅館,賽前選手餐很重要,若能自己去超市買回來煮也是不錯的選擇(青年旅館幾乎有共用廚房),許媽媽則是希望飯店有提供早餐。
出國比賽,都是要在一年前預定,記得不.要.鐵.齒。“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出發前,盡量選擇彈性較大,可以免費更改或取消的旅館。
當然,訂房還網站有許多選擇,我目前知道的有:
http://www.expedia.com.tw/(這次美國訂房從這裡預定,地圖跟房間很清楚,常有優惠)
4. 預定機票
花錢買機票不難,但買到便宜又大碗的機票,就是要看本事了。每個國家,都有便宜的飛法,但卡在出國比賽,要帶巨無霸笨重攜車廂,方便還有重量體積,也成為買機票考量之一。
今年去美國,捨棄3萬內的美國AA航空,選擇3萬2的韓航,就是看上他40KG的行李,以及轉機的方式簡便。以很多網站可以搜尋機票,不同國家也有他的竅門,所以多問有經驗的朋友,或常往那個國家出差,旅行,或定居在那,或曾在那讀書工作的朋友。這次美國,就是靠許許多多人幫忙,才有頭緒。
至於,單純旅行,這是我比較用來搜尋的網站是:
http://www.skyscanner.com.tw(飛遠一點的,可以先用這個系統搜尋)
http://www.kayak.com/(機票比價,便宜)
http://101vision.com/super/(台灣的票務,這家服務很好,報價跟國外網站差不多,家人出國都找Remy辦理,效率很好。不走廉價航空路線,這間比易遊網之類的還彈性,價錢也一樣)
5. 當地交通
在歐美,租車比賽是很普遍的事,帶著攜車廂,要比賽,要探路線,住宿若離會場有段距離,租車成了必須的選擇。2010年去澳洲旅行50天,有買二手車旅行8000KM的經驗(右駕),這次去美國大家給我的建議,也是是租車移動(左駕),大膽的請許媽媽當司機,跟鐵友們請益,借GPS,設定規劃路線。
最頭痛得,應該是租車保險的事項,好在熱情的鐵人們,幫我看了租車規範,讓我花少少的錢,租到舒適休旅車含保險。http://www.hotwire.com/(租車目前比價最便宜)
上回去日本比賽,達人柏青哥更是厲害,預定休旅車載攜車廂去飯店,我們搭地鐵,省錢又省事。
那蘭卡威呢?因為是小島,比賽會場離機場30分鐘車程,約15KM,加上朋友說馬來西亞是“右駕”,所以目前不考慮租車,主要是訂的旅館就在會場附近,租車也浪費錢。那該怎麼從機場移動呢?讓我好好想一想,應該會先寫信問旅館有沒有機場接送吧?!
昨天PO文後,住馬來西亞,FB熱心的朋友提供Taxi資訊:
http://www.langkawi-insight.com/langkawi_000008.htm
6. 除了比賽外,旅行計劃
一般旅行,我會先搜尋的網站和買的工具書是:Lonely Planet
再來就是看看台灣的旅行網站:背包客棧
其實,這幾年我幾乎不太做功課,就是飛去想去的城市,然後在那跟著當地人步調生活,不刻意走名勝古跡,不把行程定滿滿,悠閒的換個城市生活。
至於比賽,該怎麼安排比較悠閒呢?
這次去美國比賽,我觀察到的選手態度跟我所喜歡的步調相同。一般坐飛機很耗氧,通常要到比賽地休息一天最佳,順便適應溫度,補眠。週日比賽,大約週2或週3就抵達,然後組車,試騎場地,做最後調整課表。週四或五選手報到,週日比完可能有選手之夜,這都要事先查詢清楚。
通常,比賽的路線會帶到當地的景點,所以可以選擇早上試路線的同時,帶親友去觀光,這樣一兼二顧。中午補眠,下午就品美食,逛街等。至於,要不要搭配當地的一天旅遊行程,就因人而異了。
蘭卡威亞航簡易旅遊介紹:
http://www.airasia.com/tw/zh/destinations/langkawi.page?#.UoGF_xZgrKE
7. 如何把鐵人計劃融入生活,才是真鐵人!
訂好目標,把前置作業完成,接下來就是好好享受訓練與比賽囉。把工作做好,把生活大小事顧好,再來就是有效訓練,挑戰自我極限的訓練計劃,以及到當地享受一年來辛苦耕耘的成果。記得,不管結果如何,過程的美好才是值得一再回味的。訂目標,是讓你更積極的活,而不是訂來打擊自己的。失敗代表還有進步和努力的空間,成功代表下一個挑戰又要開始。大家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