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錢坑 沒有不花錢的運動 只有願不願意走得更深

0
505

人們常說,跑步是最便宜的運動,只需一雙跑鞋跟衣褲就好,實際探究下來卻不一定是如此。如果想嘗試挑戰更深入一點,或是希望能有不錯的成績、或是完成一場馬拉松,整體付出的費用就可能超越當初粗估的預算。

照片來源:outsideonline
照片來源:outsideonline

準備一場馬拉松賽需要四個月,甚至是半年,而報名費約莫為 1,000 ~ 2,000 元之間,平攤每個月就是 250 ~ 500 元 (4個月)。報名費儘管是第一筆支出,但可能是最便宜的?在交通與住宿部分,來往比賽會場要自行開車或是搭乘計程車,有需要安排住宿一天嗎?

從報名開始之後投入日常訓練,四個月的訓練期要找到跑班教練,學習正確的跑姿、安排訓練課表,當然你也可以省下這筆錢,從網路上搜尋其他人的課表與訓練計畫,或是直接上 GARMIN 載入一個訓練計畫,但這點成本 (時間或金錢) 勢必不能省的;在訓練的日程裡,真正的影響是時間成本,你必須每周抽出一小時,一週至少六到七小時投入訓練 (這還不包含盥洗與恢復餐飲)。

跑步的衣服與褲子,訓練用鞋及競速用鞋。我自己是穿著寬寬大大的籃球褲開始跑步的,後來才知道有緊身褲、飄飄褲,衣服也有涼感背心,女性甚至還有運動內衣,同時,襪子也要挑舒適且合用的──當你開始認真起來,手邊需要的東西會慢慢多起來──那不是浪費,而是合理運用的花費;如果你的目標是落實訓練、能更順利地掌握量化數據,還需要買智慧型手表,其中會提供大量跑步數據,從配速、心率到預計恢復時間等等。

劈哩趴拉裝備何其多,當然是要買一個 THULE RoundTrip 自行車旅行包來容納一下
劈哩趴拉裝備何其多,當然是要買一個 THULE RoundTrip 自行車旅行包來容納一下

前端的報名、中端的訓練與裝備,後端還有恢復與餐飲──你可能需要搭配健康的飲食、或是泡棉滾筒等恢復用的器具,痠痛軟膏及凡士林。因應大量的運動能量輸出,你吃的可能比過去更多、甚至營養密度也更高。

如果把這個項目移轉到游泳、自行車更是如此。要精進游泳,你需要買入場月票,好的裝備與泳鏡,甚至是找一位教練做動作分析、每天在游泳池裡泡上 90 分鐘…自行車、三項合一的鐵人三項運動就更別提了。我們所認知的休閒運動,隨著進步與推坑,將會慢慢走向專項訓練,即便是非菁英等級的訓練,花費一點也不客氣。

最後會得到一個結論,重點不是甚麼運動花多少錢,那個運動最便宜,而是你想探底到多深的境界。如果只想健康的跑步而不求其他發揮,或許可以用最便宜的成本去完成,但如果對成績有追求、甚至是希望累積更好的健康資本,勢必就要投資以相對的成本。

重點不是運動類型,而是你想進入多深。

譬如人人幾乎都會嘗試過的健身運動,從最基本的啞鈴、槓鈴,到國民運動中心嘗試訓練器械,一開始需要買入場票券跟水壺、毛巾,甚至配合一位指導你姿勢、方法的教練。隨著押重上昇,你需要的可能包含一雙重訓手套,甚至是拉力帶,邁向大重量訓練時還要買一副腰帶,為了考量訓練的效益還得添購重量訓練用的重訓鞋。(BTW 你幾乎不太可能在家裡組一個健身房)

照片來源:vidafitness
照片來源:vidafitness

人都有貪求進步的企圖心,也有看見成長而試圖更好的野心。一開始追求減重的體重數據,後來則可能是追求配速上的數字。一開始只希望修整身材的肌力訓練,到後來可能希望練出好看的肌肉,或是更具有線條的曲線。人們並沒有忘記初衷,只是希望能收獲得更多。感受自己的成長與突破,才能理解斤斤計較的花費值不值得。

沒有不花錢的運動,只是看你想走得多遠。以此來看,就不難想像專項運動員的支出成本是多麼巨大。所謂的運動經濟學就是,總是有你參與的份。一起來運動吧!

 

【延伸閱讀】

游泳騎車還跑步 哪個是鐵人三項的最佳預測指標

再闖戈壁極地馬拉松 林義傑、黃張維與藝人王仁甫前往蒙古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