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2019 年挑戰希臘斯巴達超級馬拉松 246 公里,並持有國內 48 小時超級馬拉松紀錄 (384.5公里) 的醫生跑者李俊昌,在今年初完成了由橘子關懷基金會舉辦,總長 178.47 公里、爬升 4,957 公尺的「橘子岸到頂超級馬拉松」,成為第一個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跑上玉山國家公園界碑的超馬跑者。涉獵越野跑與超級馬拉松,於海內外征戰無數場次,是國內最有耐力、毅力與體力的超馬跑者之一。
在過去數年,無論是台北超馬 48 小時國家紀錄或是橘子岸到頂超級馬拉松,李俊昌醫師都是穿著 HOKA 跑鞋完成豐功偉業,陪著他度過堅毅、寒冷的漫長距離。而在今年七月, HOKA 推出最具潛力的 Skyflow 款式,第一時間寄送予李俊昌,期待成為他的神兵利器。
日行百里的超馬跑鞋
早在多年前,李俊昌就認識以超長距離跑步為設計原點的 HOKA 跑鞋品牌,舒適且避震的中底,滾動式結構的跑感,很快就擄獲了超馬跑者、長距離跑者的心。對擁有 Ultra 之名的超長距離跑者來說,速度反而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持續 Keep Showing Up !
「之前就會讀黃筱純的鞋測分享,然後在 2021 年有一項挑戰 Project Carbon X2 , Jim Walmsley 最後穿著 CARBON X2 刷新 50 英里紀錄。」李俊昌說道:「我自己跑 48 小時,在前 24 小時也是穿 HOKA Carbon X2 ,跑完前 24 小時還會擔心是不是跑太多了,後面還要跑 24 小時。」
HOKA 象徵的不只是超級馬拉松,更是日復一日不停歇的跑步。彷如修行者般完成日常的跑步功課,磨練自己的心力以便於抵禦超馬路上、偶生負面的心境。對抗負面的心理狀態,是超級馬拉松跑者的宿命。
儘管穿過不同款式的 HOKA 跑鞋,初識 Skyflow 仍帶來很好的印象。「不管是跑馬拉松或跑超馬,鞋子重量很重要,每一雙鞋子我會上磅秤去量。 Skyflow 我的尺寸是 300 公克,但實際跑起來覺得很輕。」他表示:「不知道是推蹬或是滾動感,跑起來很輕盈。」
主打順暢與舒適腳感的 HOKA Skyflow ,蛻變於最高避震的日常跑鞋 HOKA Skyward X ,採用 SCF 超臨界發泡 EVA 中底結構,不只是呈現高度緩震感受,同時也讓步態移動更加流暢,佐以滾動式中底配置。讓日常跑步更快進入心流,跑出自在的流暢感。
軟硬兼備適用長跑巡航
實際穿著 HOKA Skyflow 嘗試不同路面、距離的李俊昌,對這雙鞋的適用範圍都有不同的體會。「但我真的沒辦法去田徑場繞圈圈。」他笑道:「 Skyflow 是為長距離、長時間巡航所打造的訓練鞋,在保護及穩定達到一個平衡,適合需要安定及扎實的長距離跑者。」
首先以最熟悉的公園步道做說明,李俊昌醫師在日常看診之餘,會找尋離住家稍近的公園繞圈跑,這也是一般普羅大眾最習慣的運動模式。採用平順的六分速跑十公里,即便公園步道的瓦片石磚不容易有彈性,踩起來偏硬。但 Skyflow 仍然發揮了很好的避震感。
「我查過 Skyflow 沒有碳纖維板,還特地抓鞋子折一下,」李俊昌說道:「因為跑起來會有種被彈出去的感覺。」特別是在堅硬的路面,強韌回彈的感受較為明顯,只要提上速度,回彈與滾動中底設計就能帶出流暢的節奏。
「跑在公園步道的腳感很穩定,很有緩震感,厚實卻又不笨重。」他說道:「而在自行車道上,除了中底的緩震效果明顯,跑起來帶出來的慣性滾動,在速度稍稍提升後,譬如跑一公里五分半,就可以明顯感受得到流動性。」採用 SCF 超臨界發泡 EVA 中底,緩震腳感不容易足弓、腳底疲勞,只要腳步邁開,順暢流動的感受就凸顯出來。
蛻變於高度緩衝與舒適感的 Skyward X ,抽出了碳纖維板革新成為 Skyflow 。扎實的中底踩起來軟硬適中,回彈的腳感讓李俊昌一度以為有塑膠板、尼龍板內嵌其中,實際跑在一般產業道路上,他表示:「中底比較厚實,但跑在產業道路上,仍可以用前足落地的方式去跑上下坡,而在下坡的路段, Skyflow 支撐及緩衝產生良好的保護力,回彈力讓雙腳可以邁開步伐去跑。特別是在上上下下二十公里的周末長距離練跑尤其明顯。」
Skyflow 的 Flow 強調的是一種流動性,也是正念心理學中所談及的『心流』。一旦練跑的距離跑長一些,過於軟塌的中底會吃掉腿力,過硬的腳感則會讓足弓容易疲勞,唯有穩定且具有回彈力的泡棉中底,與追求舒適性的整體設計,才能超越疲勞感與時間,跑入心流。
「距離跑長一點,腳感是滿舒適的,網布扎實也很透氣,即便夏天跑步也不覺得悶熱潮濕。」他表示,內層採用襪套設計,雙邊舌翼結構鞏固腳板,即使步行、跑步距離更長,貼合感也不容易偏移。而加上鞋子後面的提拉設計,不用刻意綁緊鞋帶,穿脫也很方便。
在 HOKA 跑鞋宇宙中, Skyflow 遊走於距離光譜的兩極,既適用於每日十公里的日常跑步,也適合穩定配速的長距離跑。是 2024 年最具潛力的新款跑鞋,平穩高效的步態移動,絕對能提供給跑者們全新的跑感體驗。
成就從來都是順其自然
跑超馬多年的李俊昌,橫跨超級馬拉松、長距離越野賽多年,對他來說,每日十公里是成就超級馬拉松的基本功,再佐以週末半馬距離的戶外跑步,就能穩穩地扎實根基。而另一層面的突破,來自於解鎖自身的心靈閾值。
「練得再好的人,對成績有目標,也很容易因為過度追求就跑快、或是導致哪個環節出錯。」他說道:「我最好的幾次表現,都是沒有特別預設目標,很順其自然地跑下去。」當你心靈上能放鬆,身體也更自然能配合起來。於是當問起他的目標是甚麼的時候,李俊昌沒有特別預設一個目標或成績數據,對他來說,只有全心投入每一次的奔跑上,才能安穩踏實地前進。
在年初完成 178.47 公里「橘子岸到頂超級馬拉松」的李俊昌,他自謙地說,比起許多快速度的超馬跑者,他自認不是特別能跑快的人。唯一能在超馬 48 小時及岸到頂超馬脫穎而出的,是他面對負面心境的處理能力。
「跑超馬的收穫,就是體能不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心理狀態才是。」李俊昌說道:「我樂於迎向撞牆期。在超級馬拉松比賽,唯有遇到那個坎,你才能跨過去。」無論是深夜的寒冷與疲憊,或是肌肉痠痛,眼見隊友們一個接著一個消失在場上,那種無助感,似乎都能動搖選手再往下一個小時邁進的決心。
24 小時超馬需要跨過一個日夜,而 48 小時賽則要跨過兩個日夜。在台灣專攻長距離超馬的人很少,數一數約莫三百人,而把目標朝向 48 小時的人則更少。在 24 小時賽有世界盃,有亞太錦標賽,但細數 48 小時競賽,在國際上沒有太多可發揮的場次,甚至也不容易受到超馬粉絲的矚目。但一如希臘傳奇人物 Yiannis Kouros (48 小時世界紀錄 473.4 公里) 所說,跨過一個日夜的極限之後,才會看見超級馬拉松跑者的心靈力量。
上一場 48 小時達標國家紀錄的李俊昌穿著 HOKA Carbon X2 參賽,日前也決定迎向 2025 年的台北超馬,那麼就從穿上 Skyflow 開始,為遠方的目標前進。
關於 HOKA Skyflow 資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