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11 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全運會) 以 32 分 05 秒 11 奪下一萬公尺金牌的何幸航,這是他大學生涯以來,首次在全大運斬獲獎牌,於那之後,畢業便悄然地消失在田徑場上。原本就出賽不多的他,沉默內向加劇了黑夜降臨。直到 2025 年萬金石馬拉松,幸航以 2 小時 47 分 37 秒跨過終點,才喚醒人們對他的記憶。
身為台灣美津濃的贊助選手,幸航穿過慢跑鞋到競速鞋等不同款式的跑鞋,而於今年 6 月新上市的 MIZUNO NEO VISTA 2 ,是他安排節奏跑課表的訓練鞋,也可以做恢復跑、日常慢跑的鞋款。柔軟且滾動迅速的腳感,推薦給有成績目標、追求速度感且熱衷於訓練的市民跑者。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
大學畢業後入伍當兵,退伍後旋即踏入職場的幸航,因為工作時間之故,訓練狀態並不是相當穩定。彷若陀螺一般保持角動量守恆,何幸航需要在自我內在裡找到平衡,只要生活一被打亂就會失去節奏。
「我需要長期穩定、規律的訓練,之前訓練會有一搭沒一搭,我反而很難訓練。」他說:「只要維持穩定、固定的訓練節奏,狀態就會慢慢地上來。」也因此,他的日常裏只有訓練、工作與生活,沒有太多的雜訊。
細數幾次田徑場、馬拉松場上佳績,何幸航總是大起大落的跑步表現,成績不是特別突出就是不如人意。「對,我自己也知道。」他說。原本準備行有餘力的大阪馬拉松,最終只以差強人意的成績完賽,那種難以隱忍的無奈,只能擺在心底慢慢消化。
沉默且內向的幸航,面對問題總要思索一些時間,然而,論及跑步話題時卻是直覺地回應。「從光榮國中開始跑步、然後成淵高中到國立體育大學,」他說道:「到現在,我都還是很喜歡跑步。」除了跑步之外,也喜歡打打羽球或是籃球,騎自行車等等。
「因為跑步這件事,我變得比較有自信。」幸航說道,隨著踏入社會之後,生活逐漸安定,心底也慢慢地穩定下來。相較於扛著學校招牌的田徑選手,反而是出社會後的市民跑者身分,他能跑得更沒有壓力。日常期間除了跟鐵人三項選手張家豪一同訓練外,不時也會回到國體大與學弟們一塊練跑。
「目前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何幸航說道:「我也期待後續的表現。」
從田徑場到馬拉松的訓練鞋
近年把訓練重心移向馬拉松的幸航,仍不時會回到場內賽練兵,盡可能推高基礎速度。相較於過去稀少的出賽經驗,這一兩年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似乎讓他更有餘裕參加大小的馬拉松及路跑賽事。在下半年規劃了兩場全程馬拉松競賽的他,即便是炎熱的夏季依舊維持訓練。
不同於田徑賽的訓練安排,馬拉松需要累積跑量與長時間的速耐力,除了 WAVE REBELLION PRO 作為速度訓練與配速跑之外,最常搭配的是 MIZUNO NEO VISTA 2 ,幸航表示最常穿來做慢跑、有氧跑以及維持定速的 Tempo 跑。
近兩年 MIZUNO 推出 ENERZY NXT 泡棉,這是最具口碑、深獲跑者喜愛的泡棉材質,在 NEO VISTA 2 中,接足層 (上層) 採用 ENERZY NXT 氮氣超臨界 TPU 混合泡棉,中間夾入玻璃纖維強化尼龍波浪片,下層 (接地層) ENERZY NXT 則為 EVA 發泡泡棉。上層讓腳感更為柔軟、舒適,同時讓踏入地面的回饋路感更為明確,而下層除了加強緩衝感受,佐以尼龍波浪片讓跑感更為穩定。儘管不是以穩定性為訴求的跑鞋,但跑動起來卻相當穩定、踏實。
「 NEO VISTA 2 的腳感很好,從 1 代就是我很喜歡的款式,我都用來做持續跑、或是節奏跑。」幸航表示,柔軟卻又具備路感的中底設計,加上全腳掌或是中足接地之後的流暢、向前推進的跑感,對於備賽馬拉松的跑者來說, NEO VISTA 2 是很適合用來做跑量堆積的鞋款。
就幸航自己的實際體會來說, NEO VISTA 2 使用光譜會落在比慢跑更快一點的有氧跑,到間歇訓練之間的訓練課表。
「雖然我自己也會拿 NEO VISTA 2 慢跑,但對一般市民跑者,可以選更好的 MIZUNO 其他慢跑鞋款式。」他說道:「我不會穿它跑間歇課表,相對來說它比較沉一點, NEO VISTA 2 的優勢是穩定、柔軟,跑起來流暢。」
NEO VISTA 2 設計了以流暢、明確推進感的 SMOOTH SPEED ASSIST 幾何結構,在 PRO 系列、 FLASH 系列以及 NEO ZEN 都採用這樣的結構設計,無論是腳跟落地、全腳掌(中足)落地或前腳掌,都能大幅縮短跑步支撐期的時間,能跑得更為輕鬆。
襪套式設計的 NEO VISTA 2 使用工程針織網布,輕量且舒適,針織布穩穩地包覆雙腳。穿脫容易、跑起來也不會鬆掉。而 X10 大底橡膠則無需多言,耐用性高且具備摩擦力,無論是晴雨日常都能安然地移動。另外,儘管不是一個銷售賣點, MIZUNO 對永續發展的承諾、用心相當值得肯定, NEO VISTA 2 其中 70% 重量由再生材料製成,不僅環保也力挺環境永續。
幸航表示,目前因為工作之故,每個月的跑量約莫在兩百公里以下,雖然不乏強度訓練,但就備戰馬拉松來說仍顯不足。「如果要跑馬拉松,我想至少要有三百 (公里) 吧。」他說:「光是 NEO VISTA 2 可以占一半的跑量。」
不管是菁英選手或是市民跑者, NEO VISTA 2 都是能力挺訓練的全方位日常訓練鞋。
我還有一個挑戰的夢想
擁有一萬公尺 31 分 53 秒、馬拉松 2 小時 42 分 14 秒個人最佳成績的何幸航,他坦言自己還有闖進更好成績的夢想。「我知道自己應該可以跑進 2 小時 40 分內,」他說:「但面臨比賽會比較容易緊張,就會跑不好。」
大起大落的賽事成績,也常使得他患得患失,即便如此,幸航從未考慮放棄跑步。即使心底焦急、訓練因為工作而無法維持穩定規律,他也是默默地等待,並一點一點地慢慢找回平衡。從光榮國中就開始跑步的他,感念一路以來振旗教練、潘老師與張老師、周哥的指導,跑步對他而言已經是一輩子、貼黏在骨子裡的基因,不只是一份熱情,也是成就感、自信的來源。
何幸航不是一個善於叨叨絮絮、用語言表達自我的人,但面對目標卻是默默地記掛在心底。儘管外表看不出他的內心膠著,卻也只能熬著耐心一點點把自己推進上來。「只要訓練規律穩穩地,我應該就可以把成績慢慢推上去。」他說,後續的工作時間可能會隨著職務有所調整,希望如凱耀學長一般,有更充足的時間訓練。
今年的目標就是先在秋季盃 5000 公尺跑進 16 分內,也希望能在長榮航空馬拉松或是臺北馬拉松看見自己的推進,今年 25 歲的幸航,已經不是當年的毛頭少年,提醒自己保持耐心去應對後續的挑戰。
「學生時期跑課表,會很害怕跑爆掉的感覺,因為跑不到成績標準,所以會用腳痛當理由,乾脆不跑。」幸航淺淺地笑說:「但現在當市民跑者,壓力不太一樣,即使因為天氣很熱、狀態不好跑不好課表,我也會盡量去完成。」不把單一一次的訓練得失記掛在心底太久,而是用長遠的眼光與心態看待未來。 20 歲的那一年,幸航跑出了馬拉松個人最佳成績, 25 歲之後的他,真正的馬拉松挑戰才剛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