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運動會混合接力賽|台北市強勢奪金、花蓮及桃園締造歷史

0
207

混合接力賽,團隊策略與爆發力的戰場

全國運動會鐵人三項賽混合接力賽,在個人賽結束後48小時在臺東活水湖開賽。混合接力賽由兩男兩女組成,隊員依序完成游泳(250公尺)、自行車(5公里)與跑步(2公里),這是一場以速度及團隊策略決勝的賽事,台南市隊教練許元耕提到,短距離賽事觀賞性及娛樂性高,對於選手能力的要求,比起個人賽更考驗速度與爆發力,個人賽最低參賽年齡為 18 歲,而混合接力賽則開放 15 歲以上的選手參與,讓年輕新秀提早體驗全運會高強度的競賽氛圍及累積經驗。

比賽在送交選手名單的時候就已經展開,桃園市教練簡微禎表示策略應用是比賽重要的部分,「選手排位的順序主要分為兩種,傳統策略將能力最好的選手放在最後面以確保戰果,另外一種就是將能力好的選手放在最前面,先將差距拉開有建立團隊的信心的效果。」她說「第一棒選手的位置通常是最接近的,因此安排上可以讓快的選手先拉開差距,又或是安排慢一點選手跟上減少差距。

決戰活水湖,逐鹿頒獎台

比賽結果,傳統強權台北市隊一掃個人賽陰霾,由莊蕙名、張家豪、張嘉家及張團畯等四位選手齊心努力,穩穩奪下金牌。台北市隊莊蕙名擔任第一棒,游泳及自行車都在第一集團回到轉換區,跑步項目以第3位交棒給張家豪,張家豪在跑步項目追回台南市隊,將排位推進至第2位,交棒給姊姊張嘉家,張嘉家游騎跑三項穩定表現,在自行車項目就將排位追回第1位,為台北市的金牌之路奠基,交棒給張團畯,以總成績 01:28:55 拿下這面睽違了6年的金牌(上一次是108年桃園全國運動會)。

銀牌由花蓮縣隊展現驚人韌性,在洪宥涵、李崇翊、潘昱婷及新科個人賽金牌潘子易的通力合作下拿下。花蓮縣第一棒洪宥涵擔當,游泳項目在第一集團完成,但是在出轉換區的時候發生失誤,但她仍扛下壓力,第5位交棒給李崇翊,儘管是第一次參賽,洪宥涵展現驚人的抗壓性「失誤的時候,只想著把鞋子撿回來繼續比賽。」她說「過去是柔道選手,跟柔道場上四邊都是人群圍觀看你比賽,鐵人三項賽事的壓力相較就沒有那麼大了。」

花蓮縣在李崇翊與潘昱婷兩人合力下,在交棒區前將排位追回桃園市隊,以第2位交棒給潘子易,潘昱婷雖在個人賽中腳底嚴重起水泡,在比賽中仍展驚人奪牌的渴望,她說「只有下水時有有一點感覺,但比賽開始就都感覺不到痛了。」潘子易扛下最後一棒,拉開後方的差距,最終以 01:30:12 的成績拿下銀牌,這也是花蓮縣隊史第一面混合接力賽銀牌(前兩次是銅牌)。

銅牌之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最終由吳思慧、藍文謙、張芮瑄及林立宇組成的桃園市隊摘下銅牌。桃園市隊的棒次排法不同於前兩隊,教練簡微禎表示她們的第三棒是第一次參賽,因此讓比賽經驗較豐富的吳思慧及藍文謙擔任前面兩棒,拉大差距建立第三棒目前還在念高中的張芮瑄的信心,最後再讓林立宇拚最後一棒。

賽況如計畫,吳思慧與藍文謙合力以第1名的排位交給第3棒張芮瑄,在個人賽拿下第4名的吳思慧,今年是大學一年級,她表示在個人賽中經驗不足而錯失獎牌,今天是正常發揮,她說「比賽中最困難的是策略執行,在緊張時刻會因為緊張腦袋當機,今天在接力賽中失誤就比較少。」桃園市隊第3棒張芮瑄雖然掉了排位但守住了秒差,以距花蓮縣隊近10秒的差距交棒給第4棒林立宇,最後以01:32:03的成績,為桃園縣拿下隊史上第一面全運會獎牌。

新北市隊(林祈安、謝齊祥、李晨希、林怡萱)以 01:33:12 拿下第四名,教練黃瑜表示已經達成預計的目標「 我們把目標擺在銅牌,但是給大家的期望是全力發揮,至少拿一面獎狀回來。」她說「儘管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但是大家仍很感性地哭成一團,這是個有未來的組合,林祈安與李晨希分別是大一與高一,林怡萱已經在工作,只有謝齊祥是第二次參加全國運動會,讓我們可以期待下一屆有更好的成績。」而台南市隊(胡庭勻、吳柏緯、穆昕宜、雍苡脩)雖表現優異,卻因違規被罰秒 10 秒,最後以 5 秒之差(01:33:17)屈居第五名。前兩屆金牌高雄市隊,在原計畫接力成員受傷及無法出賽的情況下,由黃怡佳、曾俊霖、張綺文、田恩偉上陣,以 01:34:46的成績,拿下第6名。

決戰當下,決勝未來

今年全國運動會的混合接力賽隊伍僅6隊,時任高雄市鐵人三項委員會總幹事的教練田瑋璋表示,參賽隊伍數及人數下降是警訊,他說「今年男子個人賽僅25位選手,女子組11位,混合接力賽6隊,相當的少,這代表許多縣市沒有選手可以參賽,基層選手的斷層將逐漸浮出檯面。」

全國運動會後,選手斷層與基層選手養成的問題就會被討論一次,今年可以看到多個縣市隊伍中都有新的面孔出現,桃園市簡微禎教練帶領的隊伍,除了選手外,包括教練江家瑋都是當初桃園市長期深耕基層的結果「從在體育局的時候到現在,前後是5+2年,我們才能有這些選手,以及這樣的成績。」她說「選手的養成並不是短時間可以成就,而是需要長時間的投入,才能夠看到成果。」

檯面上有成績的隊伍,背後都有基層培育的努力,花蓮縣隊今年拿下1金1銀1銅,潘昱婷表示他們的成員,包括潘子易及還在高中的洪宥涵都出身四維高中游泳隊,她說「花蓮的游泳選手都是從國風國中及四維高中畢業,感謝游泳隊教練張育銘、洪士洋的帶領與培育新的選手,銜接上臺北市立大學持續訓練,我們今天才能夠有這樣的成績。」花蓮有四維高中,台北市有松山高中,桃園有治平高中、新屋高中等相關的學校在青少年選手的培育上使力,也可以看到年輕選手展露頭角。

但也有部分縣市,如過去拿下兩屆混合接力金牌的高雄市,看不到可以銜接上的選手,高雄市田瑋璋教練表示儘管高雄有培育游泳的基層學校,但是由於全中運沒有鐵人三項項目,讓這個階段的選手沒有舞台,選手會往如現代五項等其他項目,對於這樣的情況他表示,除了推動市中運加入鐵人三項項目,也透過辦理短距離、低門檻的競賽(如利用游泳池、訓練台或公園),鼓勵國高中生參與,期盼從基層開始,確保未來的人才梯隊得以延續。

 

混合接力賽

臺北市
張家豪、張團畯、張嘉家、莊蕙名 01:28:55
花蓮縣
李崇翊、潘子易、洪宥涵、潘昱婷 01:30:12
桃園市
林立宇、藍文謙、吳思慧、張芮瑄 01:32:03
新北市
林祈安、謝齊祥、李晨希、林怡萱 01:33:12
台南市
胡庭勻、吳柏緯、穆昕宜、雍苡脩 01:33:17
高雄市
黃怡佳、曾俊霖、張綺文、田恩偉 01: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