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12年運動哲學研討會的前一天,獸醫問到:「為什麼是學校規定要參加研討會並繳交報告,而研討會報名費要學生自己付?」我才猛然的驚覺,為什麼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問題?我會如此感到驚訝並不是誰該付報名費的問題,而是我讀了第二次加起來四年半的研究所1,為什麼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難道是充滿爆炸的資訊癱瘓了系統二讓系統一通行無阻2?
哲學,古希臘文為熱愛智慧,我覺得是一種質疑、反思、重建的過程,但在填鴨式的教育,讓我們習慣得到答案,而不是主動去尋找問題與答案,曾經有一位學妹說過:「訓練就是要有好的成績,然後以後當老師。」,我對這有如北韓一條鞭式的教育苦笑了一下,為了避免在學妹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不留電話給我,我也假裝順著她的意點頭微笑。
曾在網誌上抒發情緒,訴說著被忽略的運動哲學其實在體育教育中有相當重要的位子,正如研討會開幕時季力康教授所言:「哲學為科學之母」,但現在的小孩不孝的拋棄母親,導致體育教育一敗塗地,我在會中提問北京師範大學毛振銘教授:「2010年曾發生廈門馬拉松舞弊事件,因學生要高考加分而找槍手代跑,所以體育教育是否必須要將誠信納入其中?」,毛教授表達出這是中國過於浮躁地想要快速獲取人才所導致的問題,利用獎勵制度的鼓勵反而產生了集體舞弊,中國教育單位也開始抽查各學校的體育課程,預防舞弊事件再次發生。這又讓我想到今年台灣為了推甄加分排隊當志工的新聞,跑步強身與當志工原本都是一件好事,但在錯誤的教育制度下卻成為一件壞事,我在北體跑步的日子第三章 裡有提到,獎勵制度的效果很好,但後遺症卻很大,將一件事情內化要花較多的時間,〝感覺〞上好像成效不彰,所以這種花時間的過程就被淘汰在習慣快速替代的台灣工業標準化的主流中。
常有人說哲學不重要,因為沒有實際的經濟價值,不能買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也不能星巴克買一送一,在國訓中心運動科學中心裡,有運動生理組、運動心理組、運動力學組及營養師,就是沒有運動哲學,但是每每長官們巡視探訪時,總是諄諄教誨與耳提面命的提醒我們刻苦訓練之意義。每當假球、假摔、假救援等事件發生時,才會又提倡教練應重視運動道德與倫理對於運動員的教育,這尋求訓練意義與運動道德與倫理不都包含在運動哲學領域之中嗎?
在這次2012年運動哲學研討會中,有一篇主題為「誠實與成績,孰輕孰重」的海報發表,探討著競技比賽中,為求勝利使用所謂的「戰術」、「技術性操作」之手段,發人省思的在競技運動中是否沒有違反規定就表示一定是對的呢?在一個過度且單一強調競技就是零和遊戲非輸即贏的環境之中,運動員的價值是否就以獎牌的含金程度與重量為優勝劣敗之衡量標準?
在「鐵人三項比賽經驗的詮釋」中深刻的討論到,鐵人三項是一場探索之旅,激發運動員自我完善的能力,實現自我確認和自我證明,〝我〞到底是誰?〝我〞到底是身為運動員、奪牌機器還是當權者手中的一個棋子?而自我證明如主講人張國彬教授所說:「自我證明不是說證明自己有多厲害,而是證明我還有一個新的我存在。」聽了這段話,我才開始對於〝超越自我〞有了一個方向性的了解,並非簡單的認為自己勝過自己,而是因為在競技中完成比賽,找到了一個與過往舊的自己不同的新的自己,真正邁向那〝無限可能〞的領域中。
1:研究所讀了三年後休學一年,98年沒復學而被退學,100年重考。
2:請參照【快思慢想】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