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尺瀑布
大豹溪上段一開始出發百公尺就有一個四公尺瀑布,試探我們的膽量,水夠深安全度百分百,包括女舟友幾乎全部跳過….只是離開平台一霎那,心臟有點跟不到!!
上篇提到划玉峰溪,我們曾跳10公尺近四層樓的瀑布高度…獨木舟跳瀑布除了膽量以外,還要將獨木舟划到最佳位置起跳做Boofing(模仿船體落下與水接觸時的擬聲詞!)跳瀑動作,這技術為激流舟在自由落體過程中,用來確保船體平飛出去避免撞到瀑布下方水中石,或跳離卷流的動作。我們由低至高循序練習累積經驗,特別是跳瀑(boofing)動作,空中收槳及預備滾翻動作,就是從三峽大豹溪的幾個3,4米瀑布和斜瀑開始練習的…
日治初期以前為原住民泰雅族大豹社的居住地,故名「大豹溪」。1而據鄉野傳說是大義橋附近河谷中,有一巨石狀似豹頭,遠看神似有一頭豹俯伏在河邊飲水,成為大豹溪名稱的由來。當地耆老說,該大豹石原為豹精,與他的結拜兄弟蟾蜍精與大象精,在大豹溪流域無惡不作,居民深為所苦。鄭成功在除掉鶯歌的巨鸚鵡與三峽的大鳶後,便來到大豹溪,要為大家除三害。三妖見到國姓爺便立即跪地求饒,願化為巨石,鎮住大豹溪,讓大豹溪居民永不受水患之苦。
大豹溪因地形關係夏秋季西南風使水量充沛,支流蚋仔溪和中坑溪匯集後再加上熊空溪,始稱為大豹溪。自此往西北流經三峽區有木、插角,至湊合等村落約13公里。此流域的熱門探險運動有上游的中坑和蚋仔溪的初級溯溪,另外就是我們的激流獨木舟!由於上游的滿月圓森林遊樂區、樂樂谷、鴛鴦谷等溪流旅遊景點,讓遊客心醉的是層層疊疊的石谷,溪畔沿岸壯麗的岩牆,天然色彩和地形高低層次分明,巍巍雄峻的地形加上黛綠的溪水,一道道的疊瀑與激流串起,水自上游翻岩石而過,在岩谷中穿流,跌落在下一層的溪潭,形成的疊瀑,激起銀色的浪花,看似靜態的圖中,卻是在動的畫面!不少專業攝影的遊客低姿勢仰拍溪瀑的氣勢不輸任何大瀑布,像似萬馬奔騰,好不壯觀!
加上二等三角點北插天山登山口及熊空越嶺紅河谷等知名地點,使大豹溪成為夏天北部地區玩水烤肉最”夯”的一條溪,由於沿溪的商家圍地攔水營業,相對的人工廢棄物(水泥塊、鋼筋)也特別多,台灣人不太愛惜溪流環境,划大豹溪不像南勢溪乾淨,但是水大的時候急彎急流其難度可用「小南勢溪」來稱呼。
八仙橋下的三公尺瀑布是第二個有感覺騰空一下的落差瀑布,還是要用力往前划才不會被捲流吸住翻船!
東麓橋前的斜瀑落差像在溜滑梯…往往讓舟友扛船在玩兩三次!
划獨木舟上段大多從八仙橋或水況允許從更上游蜜蜂世界後方的蚋仔和中坑兩溪匯流處開始約4公里,至下段起點為東麓橋,再7公里至終點醒心橋 (或湊合橋).十多年前鄧哥等幾位舟友從陌生探勘下段的首航,直到熟悉上段的瀑布和落差,每一段急流的關卡,都是舟友們相互支援,挑戰難關,也增長團體的技能和膽識!
東麓橋下的落差瀑布
東麓橋下的落差瀑布,看似簡單,兩邊巴士大的巨石像溪中巨獸虎視眈眈!水量大時走錯邊(划船者的左邊)捲流可能會把船捲一陣子,才吐出來!人早就用救生繩拉出來看著自己的船上沖下洗,在加左搓右揉,洗的乾乾淨淨!
有五個瀑布關卡可以跳,讓大家訓練膽量和應變能力,成為新北地區獨木舟跳瀑布的經典溪流之一!上段數個三至四米瀑布關卡,讓操舟者心跳加快! 做好騰空準備落水時的安全動作!降落後難免翻船…在白花花水瀑中搞懂上下左右,然後「愛斯基摩翻滾」翻正船體划出瀑布區!然後,興奮的吶喊…讓腎上腺素滿載全身細胞!
當然在幾次的航行過程中都有些冒險甚至危險的狀況發生,比如水洞或漩渦,甚至廢棄的鋼筋水泥或沖壞的攔水壩!水量不大時河中的石頭露出很多,槳葉會不小心卡到水下石頭甚至造成槳葉斷裂,除了技術以外還必須攜帶『預備槳』以防萬一。我們都能運用技能和智慧安全通過.直到了近幾年來,我們已經可以掌控大豹溪全段的急流落差狀況,幾年下來也划了30多趟!
大豹溪後段地形
大豹溪後段的地形考驗划舟者的操控技能,急彎閃避河中石或水洞,或划正確路線的落差,避免降落時碰撞石頭
由於天氣熱玩水人數遽增,造成意外溺水事件發生比例甚高,近年來被列為北台灣危險河流之一,加上鄉野靈異故事,開始五至九月為溪流管制時段,從事獨木舟活動須向新北市觀光旅遊局申請!划激流舟除了天候狀況要特別注意外,午後雷陣雨可能會引起溪水暴漲,有下雷雨就要上岸以確保安全! 因此我們會提早下航,沿路總是戰戰兢兢,確認再確認下航的安全性,沿途巨大石塊及短瀑也令我們走走停停,每到平水深潭區就有很多戲水遊客跟我們打招呼加油,應該是划激流獨木舟沿途可以看到最多人的一條溪,從他們羨幕驚訝的眼神中覺得我們真幸福,能享受划獨木舟樂趣。最後一段約五百公尺的大豹石和大象石怪石、峭壁增添了此行的樂趣。
大豹溪的峽谷峭壁地形,加上氣候因素,使得沿途支流飛瀑很多,常令我們駐足觀賞!
這兩年的颱風造成北台灣的數條溪流沿途的土石崩塌,河中巨石位移!大豹溪的幾個瀑布據溯溪友人說已經被填掉了,只能等待細水長流在逐漸切出原來的峽谷落差,讓初學進階者練習膽識技能…
圖片提供/林英彥,鄧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