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三月多,協助Garmin及鐵馬牧場舉辦 [科學訓練講座]時,Jason 大大就有預告這個專業的訓練營,因為平常B教練訓練的學員許多都是使用Garmin的手錶,B教練常思考,要如何善用科學的器材來輔助訓練課程的進行,對這樣的課程特別興趣。所以當報名資訊一出來,立刻就報名了。
報到領取資料到了現場看到許多人,原來同時也是【登峰造極心律訓練班】的課程報到 領取資料 及領取上課使用的手錶 920XT,人手一支!
訓練班是拿到講義,而教練班則是拿到國峰的新書,『跑步關鍵數據』,可見Garmin這次的訓練營及教練訓練班可是砸下了重金。
進到教室,國峰立刻導入正題,簡單的介紹心律訓練的概念之後,就進入了使用心律訓練一開始必需的設定測驗,簡單介紹手表的使用介面,這次所使用的錶是920XT,但Garmin其他型號的錶也有相似的功能。
課堂講解完成後,引領大夥前往田徑場測量『最大心律』,大夥有說有笑,但似乎不知將要大難臨頭…..XDD
室外操作–安靜心律及最大心律測量–
先在陰涼處讓大家測量安靜心律後,熱血的來了,頂著南部熱情的太陽,進行熱身
這次使用調整過的400M操場版,分別進行
第一趟 800m,配速 5:30分/km
第二趟 800m,配速 5:00分/km
第三趟 800m,配速 4:30分/km
第四趟 800m,配速 4:00分/km
第五趟 800m,配速 3:30分/km
第六趟 800m,配速 3:00分/km間休兩分鐘
而當你感覺跟不上該趟規定的速度時,須加速盡全力完成最後一趟400。
看起來很容易,但在萬里無雲,氣溫36度的中山大學操場上,我還是在倒數第二趟跳車了….
測得189最大心跳(新高),隨即回到教室進行第二階段的課程。
室內課–心律區間及其含意—
進入教室後國峰教練簡單的講解,各種心率區間包含E、M、T、A、I、R心律區間及其含意後,便開始請大夥設定自己手上的Garmin錶。用早上測出來的安靜心律及最大心率來定義自己的心率區間,並且引導設定 T 心率的警示區間,做為下一個階段室外課找出自己的T心律時的臨界速度,T配速。
手錶設定好…..椅子還沒坐熱….又要出去跑了….XP
操作課–找出T配速–
方法就是15分鐘T心律跑..看看自己的平均速度
室內課–講解配速及查表
當我們知道自己的T配速就能對照跑力表,查出我們E、M、T、A、I、R的目標速度。而教練的課表只需要標註E、M、T、A、I、R,相同的課表就能適應程度不一樣的選手。而且每個訓練階段後的T配速測驗,也能作為自己下階段課表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