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山攀岩步道.象山夜景

0
1522

圖:南港山攀岩

南港山攀岩步道,既是一條充滿刺激挑戰的登山路線,同時也是一條可以沉澱心靈的山林幽徑。

喜歡攀岩的山友,來南港山挑戰攀爬1、2、3、4、5號峭壁,保證精彩刺激,而且回味無窮。

想遠離喧囂,避開人群,則這條靜謐的山林野徑,也會讓人有絕隔塵俗的世外之感。 我很喜歡這條位於南港山稜線崖壁下方山林小徑,不過對於攀爬崖壁,則興趣索然,已超過十年沒攀登南港山大崖壁了。

既然不想攀岩,為何今天又想來攀岩呢?是因為自從七月以來,我開始以影片作旅行記錄,重新起步, 登山的心情,彷彿又回到了登山元年。

爬過的山峰,走過的步道,值得回味的行程路線,我又燃起興趣,都想再次回味,拍成影片。 我從家鄉的山出發,虎、豹、獅、象(四獸山)、南港山,都已陸續拍攝完成,這次就來重遊南港山礬岩步道。

圖:南港山攀岩步道示意圖(檔案照片)

我特別選在週日前來,看有沒有機會可以實地拍攝到登山客攀岩的畫面;畢竟我沒有運動型攝影機, 若一手持手機拍攝,一手拉繩攀岩,恐怕會有機會拍攝到自己的墜崖畫面。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十年來,南港山1、3號崖壁,都曾經發生遊客攀岩意外死亡事件,所以不可不慎。

今天下午4點,從慈惠堂登山口出發,沿虎山溪步道上行,經四獸公園、真光禪寺,抵達復興園。 由復興園續行九五坪步道不遠,遇左岔路上行,經過涼亭及早覺會的屋寮,山路漸漸變窄,轉為泥土小徑, 即進入南港山攀岩步道。

沿途有岔路,皆取上行,愈往上爬,山徑漸陡,樹幹綁有繩索,提供山友攀爬輔助。 幾年沒走這條山路,發現沿途的岩石刻有佛字或佛像,一路伴行,算是另類的登山指標。

圖:南港山1號崖壁攀岩

山徑愈來愈陡峭,須要手腳並用,才能攀爬上行。

抵達上方一處岔路口, 直行就是1號崖壁了,而右岔路通往2、3、4、5號峭壁,就是南港山攀岩步道的主要路線了。

我先爬1號崖壁。感覺身手變得生疏,峭壁比想像中的陡。途中遇到一位男子由上方攀降下來,彼此打招呼, 他一副輕鬆模樣。我花了10分鐘,終於攀上崖頂,接南港山稜線步道。

1號崖壁出口附近的路燈編號,當年為「86」,現在已變成「126」。難怪曾有山友寫信給我, 說從南港山稜線步道找不到1號崖壁的入口。原來我十年前所寫旅記的資訊已經過時了。 1號崖壁入口附近的步道地面則嵌有「四獸山道900公尺」的石牌。

休息過後,我循原路攀降而下,續行南港山攀岩步道,走往2、3、4、5號峭壁,山腰步道, 僅有一、兩處小陡坡,其餘多為平緩的山腰小徑,隱密於山林間,偶爾從林隙間瞥見山下紅塵世界。 沿途巨岩山壁,有佛字及佛像雕刻,這條攀岩步道,或許也可以暱稱為「觀佛小徑」。

圖:南港山2號崖壁(大崖壁)

已經是下午5點過後,沿途不時有陽光穿過林隙,潑灑林葉泥徑,金色光影迷人。

抵達著名的2號崖壁(南港山大崖壁),只能望崖興嘆。沒有看見任何山友在攀崖, 等了一會兒,還是沒人,只好繼續前行。

接連過3、4號崖壁,都只攝影而已,以眼代手,望崖而不攀崖。

抵達萬壽園,昔日的涼亭已改建成賞櫻亭。5號崖壁就從賞櫻亭旁的山徑上行, 攀岩爬上勝利崗,續接南港山稜線步道。

賞櫻亭的木柱上貼有一張山友繪製的南港山步道地圖,清楚的標示5座崖壁的出口位置,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我抵達賞櫻亭時,時間已經5點50分了。今天的南港山礬岩步道之行,就以此為終點。 我只攀爬了1號崖壁,已畏足而盡興,2、3、4、5崖壁,就留給年輕人去挑戰,做為青年登山勵志的路線。

我拍了一支影片《南港山攀岩步道》,記錄這條步道的沿途風光。

圖:象山夜景

我從萬壽園賞櫻亭續往下行,走往象山方向。

續行約10分鐘,接上象山往拇指山的花崗岩步道。天色漸暗,我決定順道前往象山看夜景。

步行約20分鐘,抵達象山時,天色已全暗。今天是星期日,象山永春崗步道觀景涼亭擠滿遊客。 在此眺望夜景,台北101大樓的夜色,依然美麗,只是不如週一至週五上班日時,層層樓樓燈光通明那般的璀燦明媚。

抵達六巨石攝影平台時,發現現場宛如菜市場,遊人往來,紛錯如織。 在這樣的人群中,若沒有鶴立雞群的身高優勢,又不能先佔據六巨石卡位, 那麼就一定得帶一支長長的自拍棒,高高舉起相機,才能避開前排一顆顆人頭,拍攝台北101的夜色美景。

晚明文人李流芳所寫的《虎丘》,認為蘇州郊外的虎丘: 「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無所不宜,而獨不宜於遊人雜沓之時。 」 台北的象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象山夜行,就隨手拍一支短片以記錄象山熱鬧的夜景。

旅遊日期:2017.09.17(寫於2017.09.20)

文章來源:Tony 的自然人文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