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別人生命中的一道光|呂嘉儀與夥伴共同打造的輪椅夢公園

0
19
圖片來源:呂嘉儀提供

身為台灣輪椅網球一姐的呂嘉儀,22歲才開始她的運動人生,憑著衝勁與熱情,一頭栽進運動的世界,像是要補足之前不曾有過的運動時光,網球、羽球、桌球、游泳… …只要她能夠做的,絕對不錯過。

她的運動起點不是為了追求獎牌,是對運動的渴望。「以前上體育課我只能顧書包,老師讓我在教室休息,但我都想:為什麼我不行?」後來球打著打著,意外代表台灣打進了帕運殿堂。同時,她也開始思考:運動能融入生活嗎

而她接觸運動後,覺得正向影響了身心,也讓她的心理和生理越來越健康,漸漸拾起勇氣,並願意開始分享自身的經驗。

由於切身體驗,讓她開始留意到許多身障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環境限制,根本無法自由參與喜歡的活動,尤其在運動場上,更因設施不足等問題,而無法順利完成;於是她想,如果能提供友善的環境,是否能讓大家更自在探索自我,完成夢想?從運動員到實踐者,她走上了一條需要披荊斬棘、且非比尋常的道路。

輪椅夢公園的起點

提及輪椅夢公園草創時期,她笑說:「一開始是因為聽說高雄有個廢棄網球場的公園要拆除,夷為平地!」她二話不說就趨車南下勘查,爭取認養。

當年在高雄橋頭竹林公園打造第一座輪椅夢公園、也同時認養了內湖美堤河濱的閒置球場。提及往事的她神采飛揚,雖然過程辛苦,但有志同道合的夥伴同心協力,一步一步改造原本荒置的球場,從環境整理開始、再到整體無障礙空間的改造,慢慢的,越來越多身心障礙的夥伴知道有這個去處,也越來越多人加入活動!那是一個嘗試,也是一種實驗:如何在現有空間中,置入身心障礙運動元素,讓身心障礙者都能安全、自在地運動。他們從籃球、網球、羽球,到地板滾球、手搖車運動,逐一觀察使用者需求,改善場地設施、輔具配置,以及訓練流程。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爾後,106 年在新北巿政府體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輪椅夢公園正式在板樹體育館成立,成為台灣最大、設施最完善的身障友善運動園區。這座佔地十三公頃的園區,提供了全方位的運動選擇與專業指導,更重要的是,它的設計理念以「自由探索」為核心:不論年齡、障別、能力,每個人都能在這裡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呂嘉儀回憶起最初的規劃過程,她和團隊不斷問自己:「如果是我們自己,最想在這裡做什麼?我們如何才能把這裡打造成真正友善、包容的環境?」於是她從需求出發,將運動項目一一建立,同時也做了確實的分級課程設計,不同障礙程度級別的學員,都能夠獲得對應能力的課程。

對她來說,沒有不適合,只要教練願意教、學員願意學就可以參與!

跨越陸地的夢想

推動陸地上的活動超過25年了,她把念頭動到了「海洋」。這是他們在輪椅夢公園的運動項目中,最具挑戰性的一項:「水上輪椅夢公園」。呂嘉儀坦言,對大部份身障者來說,從事水上活動是非常困難的。台灣海岸的無障礙設施基本上是「0」,坐著輪椅要進入海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無論是無障礙通道、親海的輔具、進出水域的安全、服務的模式等,都必須重新設計與訓練。

水上活動的靈感,來自於嘉儀在選手時期前往義大利比賽,場地在最大的加爾達湖畔的山上,光乘坐巴士沿加爾達湖岸繞行半圈就長達四個小時,在這四個小時中幾乎無時無刻,都可以看到無數的碼頭跟各式各樣的船艇遍佈在湖面上,這樣的場景著實震撼了嘉儀;她當時心想:「原來水上活動這麼多采多姿!如果障礙者能在水上活動,一定很棒!」推動障礙者從事水上活動的種子就此在的心中萌芽。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第一次划獨木舟下水是在大鵬灣,她直言:「我當時真的是嚇壞了。」因為她沒有穩定的核心肌力可以支撐,坐在獨木舟上碰到搖晃的水面,真的是「坐不住」,尤其是前面一位脊髓損傷同伴先她一步跌進水裡,讓她心裡的恐懼值直接拉到最高。「那一刻我真的怕死了,其實我真的很怕水啊!」那次的下水經驗只有緊張。

但字典裡沒有妥協二字的她,幾年後換到福隆又經過多次嘗試,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出最友善的接觸水上活動的模式。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由於身障者要加入水上活動本來就有著很高的難度,如何通過沙灘、安全上船就是團隊遇到最大的難關。她希望障礙者親近海洋,可以不需要背、抱或以人力方式接駁;找了很多方法,終於說服廠商協力研發出能將身障者安全從陸地移至船上的各種輔具。

其中意想不到的挑戰也包括:如何依不同的海岸特性,搭配不同的入水設備、建構萬無一失的安全防護,以及更易於操作的輔具,更重要的是要讓初次參加者能在最短時間建立親海的信心。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她和團隊反覆測試,並不斷從使用者回饋找到新靈感。

而這一切的努力,再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就能更有力道地往前推行! 政府從 2023 年起就開始大力推動「海洋有愛,親海無礙」政策,旨在打造安全、包容及永續的無障礙親海環境。推動包括身心障礙及銀髮族在內的所有國民,都能安全且便利地參與海洋活動,也進一步建立「海洋無障礙制度推動指引」 ,以系統化方式來達成「海洋無礙發展」的目標。

有了政策的加持,加上運動部的積極推動,為輪椅夢公園的海洋行動增添了強大的助力!

堅持的意義

問她,這麼辛苦為什麼要做?「看到身障朋友碰到水的樣子那麼開心,就值得了!」嘉儀說道。「我們曾經服務過頸椎損傷的參加者,他們一天可能需要上百次的人力協助,自主的生活行動都是問題了,更別提下水。」她接著說,「但是你知道嗎?他們徜徉在海上的表情真的好開心!」

圖片來源:動一動拍攝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她接著分享:「很多人是第一次碰到海水。某次活動中,有名參加者開心的直說:海水真的是鹹的!」喜悅的情緒感染周圍,讓嘉儀久久不能忘懷。

經過優化,從早期的四位工作人員協助一人下水,到現在只需要二位工作人員即可協助重度以上的障礙者安全上船,輕度及中度障礙者甚至一對一就可以了。「我想要做到的是,哪怕只能躺著,只需要跟工作人員確認好,透過輔具設備的協助就能輕鬆下水。」

圖片來源:動一動拍攝

而這些感動的瞬間,對她而言是努力的意義所在。她說:「這不只是推行單一活動,我更想讓身障者的海洋活動都能成為日常。」

最大的阻力

然而過程中,嘉儀發現真正的挑戰不只是水上活動的執行,提起身障朋友出門的意願更是困難重重。有一次她們在基隆辦活動,苦惱著為什麼參加人數這麼少?後來才發現原因出在基隆地勢起伏大,身障朋友出門困難,當然無法出現在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這也讓她領悟到,活動也必須考慮到交通的便利性;於是他們跟多家福祉車公司合作,開發便利的交通接駁,甚至發展「從你家到海上」的接送服務;尤其像福隆海域,更是鼓勵大家揪團坐火車。於是慢慢地,他們辦活動的參與人數也漸漸增加。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很多身障者常覺得沒人看見他們的需求,她常會半開玩笑地回應:「那你們就要常出來啊!出來了需求自然就會被看見嘛!」她不喜歡抱怨,而是轉向推動改變。「人沒有出來,別人怎會知道如何配合?你出來了,哪個環節有問題很快就會被看見,這樣才有機會被改善。」

舉了板樹體育館的例子,來的身障朋友一多,無障礙需求立即被突顯。「最後政府撥預算下來,於是有了無障礙斜坡以及更大的電梯,這樣不就對了嗎?有需求就會被解決。」嘉儀說道。

力量的傳遞

她想說的是,身障者在生活中的平權,是需要時間、需要教育、需要政策、需要公私部門共同努力的。她希望先以自己推動,進而影響他人。讓大家知道:身心障礙者不是要被同情,而是要被尊重與制度化地接納。當社會把這些當成日常、當成基本權利時,才是真正的改變。

受訪無數次的嘉儀,其實並不喜歡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但是我必須出來說。」她表示,輪椅夢公園積極推動障礙者運動平權,甚至是延伸到更多元的 CRPD 議題,不僅是關乎身障者或其家人,而是全民應該共同思考的議題,因為每個人未來都可能會用得上無障礙空間,無論是育兒、或是突發意外需要暫時以輔助器行走、或是我們正在面對的老年化社會。「我們現在面對它,就是在未雨綢繆、超前佈署。」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她推動的其實早已超乎運動本質,希望藉由不同的方式來減輕家人及社會的負擔,讓身心障礙者透過運動能夠更健康。每一次的課程,提供給學員們彼此扶持的責任感及存在感,更讓他們從運動中找回自信,進而夠改善自己的獨立生活自理能力,家人們也能更有機會放手,達成良好的家庭運作。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正因為有多方的努力,才能讓更多身心障礙者能一起前進,在陽光下享受海洋的溫度。在最近一次的9/27輪椅夢公園舉辦的台灣無障礙海洋日中,蕭美琴副總統親自蒞臨,致詞時更感性提及:「社會真正的力量不在於一個人能走多遠,而是必須確保一起向前走時,沒有人被遺落。」更補充:「希望能夠讓無障礙精神從城巿的街道,一路延伸直到大海。」而這也正是嘉儀跟輪椅夢公園的使命。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圖片來源:輪椅夢公園提供

從熱情到使命

問她會不會參加下屆日本關西世壯運?她立刻說:「當然會!我還要去日本參觀他們的無障礙空間,把好的經驗帶回台灣做為借鏡!」

這就是嘉儀,把輪椅人生帶向精采耀眼,把搖滾的海洋變的如履平地。被平權信仰拉了一把的她,知道自己必須活成一道光,也願意義無反顧往前衝,她說道:「我做的這一切不能光靠熱情,熱情很快會燒完,我做的一切都是因為使命感。全台灣有一百多萬個身心障礙的朋友,我才接觸幾千個,遠遠不夠啊!所以我們要號召並喚起更多人一起來做,一起來宣講,總比待在原點好。」

從熱情到使命,呂嘉儀用行動證明,真正的改變來自於不斷前行。她不只是在做單一的活動,而是撒下種子,集結更多願意投入的夥伴。因為她深信,當更多的「光」匯聚在一起,才能真正照亮台灣的每一個角落,讓更多人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輪椅夢公園的夢想還在編織,擁有眾多力量支持的呂嘉儀,不是孤軍奮鬥,而是在由點擴及面,努力接住每個需要被接住的夥伴。

關注 愛運動動無礙:身心障礙運動資源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