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nd is in my face; and I’m feeling out of place.
It’s me against the entire human race;
I know the dreams I chase
They will not be erased; They are my saving grace.
I’m gonna make it
I know, I know, life’s worth living.
I keep on, I keep on giving.
I’m giving it all I got; Giving it my best shot.
摘自歌手林俊傑《I am alive》歌詞
寫在鳴槍開賽以前
這是一場不容易調整的比賽。
自2016年以來,我已是連三年先是赴日本跑一場馬拉松當作冬季訓練成果的驗收,接著再以IRONMAN 70.3 Taiwan揭開鐵人季的序曲,但這一季的馬拉松賽事與鐵人賽事日期卻是靠得最近的一次!
2016年2月7日別府馬拉松順利破了個人紀錄(2時48分),接著有6週的調整,到了3月27日IRONMAN 70.3 Taiwan再破個人在此距離的成績(4時33分)。而且,3週後又馬上再赴日本參加宮古島超級鐵人,雖然最後成績也不錯(9時9分;M35第3名),但之後身體就虛了好一陣子。
2017年1月29日則到了茨城縣的勝田馬拉松,再次破個人馬拉松紀錄(2時43分),接著有7週的時間能調整,到了3月19日IRONMAN 70.3 Taiwan,以4時30分再刷新個人70.3的紀錄。
今年2018年,2月18日在北九州馬拉松將個人全馬紀錄再推進28秒,不過接著只剩剛好4週的時間,就得展開今年的三鐵旅程:3月18日IRONMAN 70.3 Taiwan。
只有4週的時間,該怎麼調整?尤其又是在一場耗盡體力的馬拉松之後?
最難的訓練叫調整
『Recovery First(恢復至上)』是我的最高指導原則,在過往的經驗裡,一場全馬之後,我身體至少需要2-3週才能回到正常訓練狀態,但此處的正常不是回到可比賽的狀態,只是可以開始訓練,甚至做一點點強度,但要複製原有的比賽配速或瓦數,則可能得再1-2個月之後才有辦法。
所以這4週裡,第1週全休觀光去,第2週開始做些簡單輕鬆的游泳、騎車,目的不在訓練,只是要確認身體狀況是否可以恢復了,此時跑步也還沒進到課表裡頭,因為跑步對身體負擔最大;第3週才開始思考該怎麼配速,並做些短距離強度訓練,找回身體節奏;第4週再減量準備比賽。
這過程會不會有不安?擔心練不夠?緊張焦慮?當然百分之百絕對有。
僅管這整個冬季,游泳與單車都持續在訓練,並沒有因為2月份有個北九州馬拉松而放棄另兩項,但游與騎的整體強度及訓練量當然不及認真在準備鐵人三項賽事時來得多,光是單車FTP就足足比去年10月KONA前的巔峰衰退了15%之多。
但是心裡更百分之兩百的清楚,體能不會因為這剩下的4週而有什麼進步了。 加上IRONMAN 70.3 Taiwan這場本來就是今年的序曲,也並非是個A級賽,調不到巔峰實屬正常,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在既有體能裡,找到最佳的配速方案,能讓我順利完成這賽事!
意外的賽事插曲
順利嗎?我認為還是有些小狀況,例如賽前倒數2週的某一天,在練完游泳後一度感到背部有些不適,當時不以為意也沒立即處理,到了比賽當週練游時,仍感到緊繃感。
這狀況一直持續到賽前2-3天有惡化的現象,故比賽當天游泳時,左手只要稍微出力就有疼痛感,辛苦了右手得多加分攤掉這1900m。
賽後去檢查才確認了是左側前鋸肌過於緊繃所造成的不適感(前鋸肌位於腋下,俗稱為鯊魚線)。
其實再往回推,我仍認為肇事主因是2月份的馬拉松賽,跑馬拉松與前鋸肌拉傷有何關係?看似沒有關係。但實則在馬拉松後段疲勞時,為了能挺住那每一分每一秒的速度,身體各處都在幫忙出力協助,故賽後身體絕對是無一不酸痛的(不知你有沒有跑完後腹部抽筋或手臂二頭抽筋的經驗?),而在身體肌肉尚未完全恢復前,又受到了訓練時的刺激,也許某次一個力量分配不均就出狀況了!
結果是31分餘上岸,談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很快就忘掉這情緒,回過神來時,人已騎在單車上!
總有劇本裡未提及的即興演出
過去9年的IRONMAN 70.3 Taiwan裡,前6年都在11月於墾丁舉辦,近3年則拉到了台東來辦,且改至3月份舉辦。往年在墾丁的路線變化不大,但近三年來在台東則每年不同,最經典的路線莫過於是北上至八嗡嗡折返共90km,這路線也是其他許多台東超鐵相關賽會會拉的路線。
但去年改為往南至台麻里來回兩趟,路線新鮮感足,但來往單車過多卻也危險。今年則改為先往北約莫10km後折返,再經台11乙省道接回台東大堤,接著轉入台11線往南至太麻里最南端的香蘭後再折返回活水湖,這樣只需一趟的路線,確實少掉了些風險,但交管仍待改進,多次有行人、機車、汽車在賽道上不遵守規矩亂闖,我自己也好幾度嚇到頭皮發麻。
單車到底該怎麼配瓦數?這是我在賽前一直抓不到方向的地方,這跟冬季訓練時較少做90km的目標瓦數訓練有關,加上身體仍有全馬後的疲勞,尚不知能恢復至幾成。從賽前一直到比賽當下,腦海裡都還在譜寫著劇本,光功率配速目標就有高標、中、低標,也有前慢後快、有前快後穩住的好幾種模式。
除了比賽劇本以外,也不禁會想著,如果暫時放掉單車游泳個一年半載,專心練跑,那我的馬拉松能推到什麼程度呢?
這也就是目前美國知名選手Gwen Jorgensen想去探索的事情,Gwen是2016年里約奧運鐵人三項女子金牌得主,去年起決心放棄鐵人三項,專心跑馬拉松,期待能在2020年東京奧運上,以美國馬拉松代表選手身份參賽。
她過去確實有一場馬拉松成績紀錄,是在2016年奧運之後的紐約馬拉松,以2時41分01秒完成初馬。據個人不負責任推測,Gwen應能在2018年底,最慢2019年初,將個人紀錄推至2時30分正負2分,2年內應仍可推至2時25-27分間。
不過推敲別人容易,預測自己困難。雖然個人在三項運動裡最愛的還是跑步,但暫時也沒打算只專攻這一項目,況且Gwen已達成了在鐵人三項裡的最崇高成就(奧運金牌),我可還沒呢!
作完了白日夢,單車也即將騎完了,最後演出的劇本是最滿意但留有殘缺的那一套,滿意的是功率各項指標都是高標達成。
殘缺的遺憾是在即將轉下台東大橋進入轉換區前,我拆下了裝在計時車上碼錶快拆的Garmin 935,要裝回左手上的手錶座,一個不留神就掉在地上了、掉在地上了、掉在地上了!
這一幕簡直跟去年在KONA比賽時一模一樣,差別只在去年KONA是出T1時,錶沒裝好噴掉了一隻Garmin 920,只好沒錶的完成後續賽程,回台灣後又很不要臉的跟Garmin再要了一支Garmin 935,現在則是要進T2前噴裝,腦海裡立馬浮現一句話:『人再不要臉,也要有個限度』!
腦子馬上下了指令給右手,緊急煞了車,下了卡,彆扭的邊牽車邊跑回去撿回garmin 935,浪費了些時間,好在沒太多人看到我的糗態,但也被迫加了點時間,再上車騎回T2時,單車項目已經到了2時20分,雖然整體功率、心率、配速資料皆是賽前擬的劇本裡最精彩的一套,但實在也沒料到怎會在即將下台時刻,天外飛來烏龍一筆。
成就不在成績,而在沒有放棄
在我的看法裡,馬拉松與鐵人三項是完全不同的運動,不只訓練過程、配速原則、就練比賽過程的精神壓力上也是截然不同的。在42.195公里的馬拉松路上,我是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的失誤發生的,那怕只是掉個補給、鞋帶鬆了、出發位置沒卡好,雖然只有幾秒的差距,但對我來講都是巨大的失誤。
鐵人三項則由於變數本來就特別多,必須接受預期的意外發生,也接受預料之外的意外發生,考驗臨場反應與危機處理能力。這次除了游泳時左手不適、騎車時掉了錶,無三不成禮,跑步好像也得出個小插曲才像話!
在出了轉換區後,時間剛好超過了3小時整,若我想要將完賽時間推進4小時半,最差就得跑出1時29分的成績才行。不過只跑個幾分鐘,我就知道今天狀況絕好調,馬上就能進到4分整的配速,加上此次將手錶的Lap設定在3公里提醒一次,前2次的Lap都顯示在12分整,精神是為之一振,但右腳掌處卻不停有刺痛感湧現!
直到8km左右,實在受不了右腳疼痛感,就在路邊鬆了鞋、脫了襪,除去那顆大概是赤腳跑在T2轉換區時,附著在腳ㄚ子上,又順著襪子被我穿進來的小石子。嘆了口氣後,重新穿上襪、套了鞋,嘴角無奈的笑了笑,繼續開著4分速往前追擊。
15km過,比賽時間已過了4時01分,只需再繞一圈森林公園就能完賽,但台東火辣的太陽也已浮現,身體愈來愈燙,配速也開始出現4分0X秒或4分1X秒的數字,加上經過了4小時的比賽,再怎麼堅強的人,難免會有意念動搖之際,不免也想告訴自己,反正跑個5分速也是能430內完賽,夠了夠了!
NO WAY,我一分一秒都想要,突破430是個成就沒錯,但自始至終都不鬆懈的成就感更大。
繼續撐住那個痛苦卻也暢快的速度,當然,內心裡頭的那頭野獸也悄悄的被放出來了!於是,17km左右抓到了M40分組第一的大龍哥Darren Cole,20km再抓到了M25分組第一的陳智禎。但完全沒料到我這組有一位相當晚下水的香港選手,最後時間計算之後,差了1分15秒,我變M35分組第二。
不過這幾年在國外的賽事歷練多了後,對於名次還真的愈看愈淡,2016年在日本別府馬拉松跑2時48分,總排名是492名;去年在KONA以10時02分完賽,總排名403。
也許比起殘念的名次,該怎麼繼續鍛鍊自己,同時降低不該發生的失誤(那個掉手錶、那顆襪子裡的小石子,還有身體有狀況就該立馬處理,不該帶著傷硬練的固執),就是我通過終點線後,坐在地上思考的事情(真的不是又昏倒了喔,笑~)!
4時26分01秒完賽,突破個人最佳成績,值得欣喜;總排名19分組2,也比預期得好。下一次呢?我期待一齣沒有意外的完美演出,我期待著!
I get up, get up and keep on trying;
There is no shame in crying.
Yesterdays are gone; I have what it takes
I have what it takes – to hold on.
I am brave and strong; I am every song.
I am here to shine; I’m not afraid to fly.
I am loveable; I’m invincible.
And I am tough enough; And I’m ready to catch the falling sky.
I am alive, I am alive, I am alive.
Yes I am.
摘自歌手林俊傑《I am alive》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