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游得更快 注意你的兩次加速期

0
3903

上星期去廣州冬泳協會的辦公室談下半年游泳訓練營的工作,這是去年廣馬PB班學員Vivian引薦的,還記得她在PB班的結營儀式後以很認真的口氣請我多在臉書上分享游泳訓練的文章。昨晚熬夜把答應要給出版社的游泳書稿整理完寄出後,天已經亮了,忽然想到這件事。

Ernest W. Maglischo在其所著的《游得最快》(Swimming Fastest)中的划手的加速度變化曲線。
Ernest W. Maglischo在其所著的《游得最快》(Swimming Fastest)中的划手的加速度變化曲線。

若要選一個主題來分享,我先想到的是厄尼斯特.馬格利修(Ernest W. Maglischo)在其所著的《游得最快》(Swimming Fastest)中的一張圖:划手的加速度變化曲線。

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到幾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一、若把自由式划手分成入水延伸、抓水、抱水、推水、提臂五個階段。抓水(A→B),是一段最大幅度的減速階段。

二、划手過程中有兩次加速期(B→C與D→E)。

三、抱水與推水的加速過程中有段微小的減速期(C→D)。

抱水與推水是我們要主動用力增加推進力的時刻,但為何會有兩段加速 照片來源
抱水與推水是我們要主動用力增加推進力的時刻,但為何會有兩段加速 照片來源

很多人看到這個研究會認為抱水與推水是我們要主動用力增加推進力的時刻,但為何會有兩段加速?而且第一段加速結束後有段微小的減速期(C→D),為什麼?又為何在划水 初期需要一大段的減速階段?過去這些問題很難解釋清楚,但當我們了解支撐與體重之間的關係後,就都能解釋清楚了。

●A→B:要移動就需要支撐點。因為水是不穩定的,為了形成穩定的支撐,必須先把體重轉移到支撐手上,所以傳統定義的抓水動作並非主動向下壓水,而是因為另一側轉肩與向上提臂的動作,才使右手被動向下壓,這是加速前的準備期,非有不可。泳者透過提臂把體重快速轉移到前伸臂的姿勢,有點像跑步觸地時腳掌正落在臀部前方,所以會有產生減速的剎車效應。

●B→C:右手從抓水轉入抱水姿勢的同時,左手掌從高點入水,位能轉換成動能,前進速度迅速提高,這是失重/失衡的現象,也是第一次加速的過程。

●C→D:入水後,右手上的體重會快速變小,而且身體瞬間變成「平游」姿勢,水阻加大,所以速度會掉下來一點。

●D→E:身體重心(游泳時的身體重心在肚臍附近)愈來愈接近支撐手,所以右手上的重量再次增加,接著第二次失去平衡,身體向前加速落下,在E點時達到最高速。

●E點:此時手臂尚未完全伸直,而速度已經開始快速在往下掉了,如果E點之後還刻意用力打直手臂推水的話,只是浪費力氣,而且還會延後提臂與換手的時間,划手的效率和速度都會受到阻礙。此時是左手水感的起點(撐水的起點),此時右手已開始向上提臂(右手手肘已出水),也因為主動提臂的動作,所以左手的水感被動形成。圖中的泳姿在Pose Method中稱為「關鍵泳姿」。

圖片修改自:Ernest W. Maglischo, Swimming Fastest. United States: Human Kinetics, 2003. p.29.

SHARE
Previous article那一刻,我是全力以赴的鐵人謝昇諺
Next article不靠意志力 生理與心理誘發的運動疲勞
【國峰的水中練功日記】 2005 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游泳隊隊長(大學期間加入游泳隊之後,從此深深著迷於耐力運動的世界) 2006 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輔系 ─ 外國語文學系 2007 開始從事鐵人三項訓練 2008 以十七天跑步環台1017公里的行動為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募款 2009 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研究所,隨後入伍。退伍後定居於花蓮,從事寫作與鐵人三項訓練。 2011 起擔任國立東華大學鐵人三項代表隊教練 2012 起擔任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2012 起成為國際菁英鐵人隊Featherlight TriTeam的六位隊員之一 著有:《鐵人三項》(2010,臉譜出版)、《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2011,花木蘭出版)。《在水裡自由練功》(2012,臉譜出版)。譯有:《跑步該怎麼跑》(2011,臉譜出版) 個人部落格:rocky549.blogspot.tw 跑步環台部落格:dhtriteam.blogspot.tw 近年比賽成績 2012 泰國羅永鐵人三項國際錦標賽 總排第一名 2012 洄瀾國際鐵人三項精英賽 總排第二名 2012 台南國際鐵人三項競賽 M25組 第一名 2011 福隆泛舟鐵人男子全程組 總排第二名 2011 台東半程超級鐵人賽(113km)總排第 第三名 2010 Ironman Taiwan 70.3 M25組 第三名(世界錦標賽資格) 2010 台東半程超級鐵人賽(113km)總排第 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