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前幾天分享美國奧運馬拉松選拔男子組的賽前焦點,今天來聊聊女子組的話題,就我個人而言,美國馬拉松近年來我比較喜歡看女子組的賽事,一來素質比較整齊,二來出頭的選手在國際賽事上往往也都有不錯的表現,不像男子組只有Galen Rupp搶盡版面,其他選手對於馬拉松訓練似乎意興闌珊,不然就是偶爾狀況好衝一波,但都還不到國際菁英的水準。
在分析賽況前,我們必須先有一個概念,本屆奧運馬拉松選拔賽賽道其實並不好跑,上下起伏,又是在正中午進行,所以選手是否能贏得比賽,不光僅只有個人最佳成績的問題,經驗、補給、跑法、面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以及馬拉松競技的技巧,都會影響比賽表現,這也是為什麼這場比賽始終有趣且值得關注的地方。
1. Emily Sisson(2:23:08): Emily是近年來美國少數有完整田徑經歷、體能發展和年齡完美匹配的跑者,在大學時代主攻5000m的他,曾保有NCAA D-1室內五千的最快紀錄,三次優勝,11度參加全美運動會;隨後轉往職業生涯發展後表現也相當穩健,過去幾年主攻一萬公尺,擁有30:49的亮眼成績,而值得注意的是她很有耐心,直到去年27歲(2019)才跑了第一場馬拉松,結果一鳴驚人,在倫敦馬以2:23:08、美國史上第二快的女子初馬成績完賽。
在此之後Emily也確立了生涯的下一步要正式邁向馬拉松,過往幾乎沒有重大傷痛的她,這幾個月的狀況出乎意料地好,不論是年齡、SUB225的體能水準、還是過往的訓練經歷與傷病史,Emily都展現了最具冠軍相的高度優勢,唯一略顯不足的就是馬拉松比賽經驗,這沒辦法,就看當天臨場發揮了。
2. Sara Hall(2:22:16): 個人和Sara Hall有點私交,她和美國主流的訓練系統與選手生活相比顯得獨樹一格,大學時期還在體制內訓練和比賽的她,轉往職業生涯發展後卻顯得跌跌撞撞,不僅原本擅長的3k、5k項目沒甚麼表現,2015年洛杉磯初馬更只跑出了2:48:05的素人水準,當時也正值先生Ryan Hall面臨退役的低潮,曾經有一度Sara也就要放棄長跑。
不過在Ryan Hall的支持與指導下,Sara Hal決定重新開始自己的選手生涯,並決定專注於馬拉松項目發展,說也有趣,近年成績越來越好,接連贏得全美馬拉松錦標賽和20公里路跑冠軍,去年柏林馬更是跑出生涯最佳2:22:16的一級水準,馬拉松比賽經驗豐富的她,在去年柏林馬結束後曾被認為是美國東京奧運的熱門人選,但隨後不知道為什麼Sara又去跑了個紐約馬,結果不意外,未能完賽。
和Ryan Hall一樣令人捉摸不定的浪漫訓練法,究竟會成為Sara在奧運選拔賽的阻力還是助力呢?
3. Jordan Hasay(2:20:57): 前兩年Nike Oregon Project正夯的時候,Hasay憑藉著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勢,以驚人的2:23:00史上最快初馬成績贏得波士頓馬拉松第二名,當年才25歲的她和其他NOP成員一樣馬上吸引全國民眾和媒體焦點,彷彿下一個宛如Deena Kastor般的美國女英雄就要誕生。
不過也和其他NOP成員一樣,揠苗助長的結果就是必須用一連串的代價來彌補,Hasay這兩年飽受傷痛困擾,先是2018年疲勞性骨折,2019年又在芝加哥馬拉松的復出之戰因腿後肌群拉傷而黯然退賽, 雖然Hasay具備所有參賽者最快的馬拉松最佳成績,但目前狀況並不被看好。
4. Desiree Linden (2:22:38): 還記得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在風雨飄搖之中邁著穩健步伐贏得冠軍的Desiree Linden嗎? Linden在美國馬拉松界也是一位有趣的獨行俠,高中和大學的田徑成績完全不亮眼,甚至95%以上的選手可能當年連她的名字都沒聽過,也不知道她有什麼自信毅然投入職業長跑領域發展,不過Linden就像大家熟悉的川內優輝一樣,以比賽為訓練,一場一場刷,成績從第一場2:44逐年穩定地進步到sub225,且從來沒受過甚麼大傷。
近年 Linden可說是正值馬拉松生涯的巔峰,或者應該說這十年來她的表現一向如此穩健、近年終於開花結果;2016年他以第二名之姿獲選美國里約奧運馬拉松代表隊,並在炎熱的里約奧運拿下第七名(2:26:08),2018年在狂風暴雨又低溫的波士頓馬拉松中贏得第一,由此可見Linden最厲害的並不是絕對體能,而是比賽經驗與面對環境的適應力,這點對於非競速、以勝利為目標的國際競技賽事而言是很大的優勢。
6. Molly Huddle(2:26:33): 可別以為我沒事放一個PB226的人幹嘛,Molly Huddle是前美國5000公尺紀錄保持人、當今美國女子半馬紀錄保持人(67:25, 2018),2019年倫敦馬只是去玩玩看42公里跑起來究竟是甚麼感覺,所以直到現在她也沒有真的認真準備一場馬拉松。
相對於其他選手而言,Molly Huddle的個性就是比較淡定和佛系,有時被認為不夠積極,不然以她的天賦在馬拉松界應可以有很好的發展;日前受訪時她表示自己的狀況不若訓練夥伴Emily Sisson好,但比賽還是會盡力去跑,哪有人比賽前先自我降級的啦!
7. Kellyn Taylor(2:24:28)與Sally Kipyego(2:25:10): 看到兩人放一起就知道原本預設他們是被放在「也勉強有機會」的名單上,但因為上述四張Ace除了Emily Sisson外狀況都未明,所以在賽道不好跑的情形下,這兩個鬼牌又可以浮上檯面了。
原肯亞轉籍美國的Sally Kipyego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老娘好歹也曾拿下2011大邱世錦賽與2012倫敦奧運兩面萬米銀牌,只是和大部分肯亞人一樣,生涯馬拉松經驗不多,只跑過兩場,在2016紐約馬以2:28:01的成績排名第二。
Kellyn Taylor也是屬於身體素質好,比賽當吃補的選手,什麼項目都比,即便近年來主攻馬拉松,偶爾還是會回去田徑場上喇一下五千一萬,操不壞大概就是她最大的優勢吧,也許在又熱又起伏、一線選手狀況不好的賽道上,她能成為神來一筆的天降奇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