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的破最佳成績 專訪 Saucony 訓練營丹尼教練

0
585

由知名跑步品牌 Saucony 創建的第一屆 Saucony 突破 PB 訓練營,在去年臺北馬拉松最後的試煉圓滿落幕。訓練營共 25 位學員中,有 20 位學員達到了既定的突破計畫、以及刷新個人最佳成績,近八成跑者的優異表現在跨過終點之後,以感動不已的爆哭畫下句點。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讓市民跑者相當有感的創舉『突破 PB 訓練營』,除了強大的裝備如虎添翼之外,也是 Saucony 整體團隊的功勞,以及在此次訓練營擔綱教練之職的林丹尼,以多樣化的訓練與經驗指引跑者們突破個人侷限,再創佳績。 Saucony 品牌也正式宣告,將在今年中旬再次啟動第二屆的突破 PB 訓練營,期望能吸引更多市民跑者加入 Saucony 戰隊,為更強大的自己前進。

市民跑者華麗轉身跑步教練

擔任突破 PB 訓練營執掌人的丹尼教練,早在九年前就加入徐敦傑帶領的跑班,後續更是擔任黃毓軒教練的助理教練,除了向各跑班、跑團教練請益學習之外,也自費、耗費許多時間學習有關馬拉松訓練的課程,並以這些知識化為實務課程,投入自己與身邊友人協助建構訓練課表,跑出刷新表現的佳績。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會從跑者變成教練,我覺得是時間到了,自己學習的東西慢慢有一套系統出來。」丹尼說道:「我自己理解,設計出一套六大環訓練系統,包含提升心肺功能的課表、肌肉力量訓練、恢復方法及跑步技術…等等。」透過六大環系統的訓練操作,丹尼的團隊中和五小強,以及接受指導的選手在近年都能跑出佳績。丹尼接著表示:「我不是以前就練得很好的跑者,是照著自己的系統訓練,在四十七歲時才破三。」

品牌首辦『突破 PB 訓練營』之時,遴選教練的條件希望是接地氣、非科班選手,從市民跑者練出成績的教練。大部分加入 Saucony 突破 PB 訓練營的跑者都是非科班的市民跑者身分,沒有田徑訓練的底子。「我也是市民跑者出身,比較能了解、體認跑者的工作、家庭跟生活。」丹尼說道。

一肩扛下 Saucony 突破 PB 訓練營教練一職受到許多人的關注,丹尼表示,無論是正面聲音、負面聲音都有,也有人看好、不看好,但這一切不會動搖他接下教練的使命。「確實有很多人不看好,包含我自己熟識的朋友。認為我的成績不算特別好,為什麼可以當教練。」丹尼回應,這就跟學校教育相仿,有些老師學養豐厚,卻在實務指導、教育學生上有很大的落差,而有些老師學問不算特別好、在教育上特別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也能幫助學生解惑。

「與其去在意這些聲音。」丹尼說:「我認為把心思放在學員身上比較重要。」他笑說,在剛開始授課初期,工作之餘都緊盯著學員們的跑步紀錄,一一給予提醒,儘管很花時間、心力,卻為跑者們的點滴成長、進步感到開心。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臺北馬拉松一役,近八成選手突破個人最佳,其中包含幾位初嘗全馬就跑出貼近 3 小時,以及 3 小時以下成績,以及一位多次挑戰半馬成績破一百分鐘未果,在去年以 1 小時 39 分穩定跑進一百分鐘內、圓滿夢想的女跑者。成功不必在我,學員們的成績與努力過程可以說明一切。

丹尼教練的六大環馬拉松訓練

在十六週突破 PB 訓練營中,丹尼教練引進了自己創建的六大環訓練系統,這是他多年來學習、實務經驗累積下來的想法,要在跑步上進步、推進表現,不是只有規劃跑步課表、或是提升跑步技術而已。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六大環系統包含『心肺功能提升的跑步課表』、『建構肌肉力量的力量訓練』、『追求合理的跑步技術』、『幫助恢復的飲食、伸展與按摩』、『優質裝備包含跑鞋與週邊』,以及『彼此心靈羈絆的團隊』。在六大環的跑步課表中,丹尼教練採用儲備心率作為訓練強度指標,首先是計算最大心率、安靜心率,再以恢復跑、有氧跑、中長跑、乳酸閾值、最大攝氧跑等不同課表給予區間心率。

「剛開始我都要耳提面命地提醒他們不能跑太快。」丹尼笑道,一直到一個月過後,慢慢磨合才跑到課表要求的心率。

「速度跟肌耐力都來自於肌肉的力量。」丹尼說道,除日常的跑步課表之外,教練也規劃了 12 項力量訓練課表,從上肢、核心肌群到下肢給予全面性的刺激,甚至在臺北馬結束之後,亦有跑者仍在健身房內如實操作 12 項力量訓練課表。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團隊心靈羈絆則是突破 PB 訓練營最不可或缺的訓練要素,讓學員們聚在一塊訓練、分享訓練後的心情、吃吃喝喝,都是有助於建立團隊默契的方式。俗話說,一個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遠,而實際上,一群彼此存有共志的夥伴,肯定就能越快也越遠。教練是一個引子,而真正彼此勉勵督促的是隊友之間的扶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 Saucony 全力打造的訓練營,也提供了高規格的跑鞋,無論是在日常訓練與競速都能上場、兼具輕量、回彈與舒適性的 Kinvara 14 ,以及專為賽事競速、適合比賽、高強度訓練的ENDORPHIN Pro 4 ,此雙專業競速跑鞋提供強勁的推進感與卓越的能量回饋,是許多學員站上臺北馬起跑點的戰鞋。而另一份驚喜是綜合考評 (包含訓練達標與課表完成率等等) 之後,發給脫穎而出的數位選手 Saucony 競速王者 ENDORPHIN Elite 2 ,讓他們穿著此鞋超越自我。

透過六大環訓練系統,在十六週的週期如實地呈現選手的成長與進步。丹尼教練表示,在理想的訓練週期裡,應該是六個月的週期──四個月 16 週儘管安排跑步訓練稍有餘裕,但先前的兩個月可以多花時間優化跑步技術,利用八週的時間優化技術,加強跑步肌肉與神經動作的連結,同時打穩扎實的有氧引擎,或許會更為完整。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照片來源:Saucony Taiwan

突破PB訓練營2.0的可能性

在今年一月, Saucony 聘僱了鐵人選手何孟橋與突破 PB 訓練營的林丹尼教練,開設 SAURUN 跑班,十周課程裡,每周二晚上於台北田徑場開班授課。那麼,除了 SAURUN 跑班之外, Saucony 與丹尼教練是否會再次攜手開設突破 PB 訓練營 2.0 呢?儘管一切都還曖昧不明,但眼見首屆訓練營不只跑出驚人的表現,同時也帶來高曝光的知名度,相信開班 2.0 訓練營的機率將會非常地大。

這一趟訓練旅程,丹尼教練可說是感觸良多,縱然過程有樂趣也有挫折,但回憶起來總是甘美且愉快的。作為一名市民跑者出身的跑步教練,透過 25 位學員們長達十六週的步伐與成績,不只成功驗收了六大環的訓練系統,也讓身為跑步愛好者的我們看見,原來跑步這項運動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

 

追蹤 Saucony 相關訊息

 

 

【延伸閱讀】

探索馬拉松的極限 李企鵝刷新個人最佳邁入女子百傑

牽起台日友好的絆 首屆大阪國際女子馬奧村組應援計畫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