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起跑線上,許績勝會默默地在心底叨念著:「謝謝家人、朋友與許多人的支持,我才能來到這裡,我會盡全力把比賽跑好,拿出最好的表現。」當他談起往事時,情緒仍不由自主地攀爬上來,彷彿又掉進時光迴廊般的心境,那是曾經年輕、也敢於吃苦的日子。
日前在 REEDS Bookstore 舉辦了《跑步的初心:台灣馬拉松第一人許績勝》新書發表會,邀請了許績勝老師細訴他的人生故事,同時也邀請詹鈞智談談創作這本書的歷程,以及張嘉哲分享他與許績勝老師的故事;持有一萬公尺全國紀錄及馬拉松全國紀錄(2小時14分35秒)的許績勝老師,現年 61 歲的他面對過往的人生侃侃而談,也分享自己一路走來,支持他的心意。
因為想跑才要去到日本
出身金門農家的許績勝,少年時期就開始跑步,然而,一路過程並不順遂,要考慮生計的問題,也要考慮家庭的支持。於是他隻身來到台灣,而後幸運獲得資助,得以前往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學就讀。
「比較其他人,我其實沒有比較好的條件,大概就是比較能吃苦。」許績勝說道。在日本訓練時,與野崎教練形同父子,無微不至的照顧,而許績勝回報是與團隊在全日本大學公路接力賽跑出佳績,也獲得同年的區間賞。
1993 年許績勝在中央大學長距離紀錄賽一萬公尺跑了 29 分 12 秒,是台灣一萬公尺的最速紀錄,隔兩年後 (1995) 的別府大分馬拉松則是以 2 小時 14 分 35 秒創下男子馬拉松全國紀錄。
儘管參加過數次IAAF世界越野錦標賽及亞洲、世界田徑錦標賽,但身為運動員仍渴望踏上的奧運舞台,終於在 1996 年站上亞特蘭大奧運會,在馬拉松項目跑出了 2 小時 23 分 04 秒第57名,許績勝坦言自己調整得非常好,但臨場發揮仍有缺憾。
「如果沒有去日本,應該就沒有現在的許績勝。」許績勝說道:「從五十音不會念,到能生活下來,後來考過 N1 日本語能力檢定。」他幽默地引用戰地金門的三句格話自許,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只要不死掉,甚麼苦我都能承受下來。堅持,是他的信念。
我想要回到台灣奉獻所學
在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學畢業之後,原本有機會待在日本就業、甚至長久居住下來的許績勝,他表示:「這一路我都受到許多師長、前輩、朋友們的照顧與支持,我想要回台灣來奉獻自己所學的一切。」因著這個理念,他毅然決然選擇回到台灣。
從大葉大學到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從選手轉變為教練,絲毫不吝地分享自己的所學與經驗,也以嚴謹的態度自居。張嘉哲也笑說,在與何盡平一塊訓練的日子裡,兩位年輕人總是會待到 5 點 29 分才進入到田徑場,然而,許績勝老師卻早已捏著碼表在等著兩人。即使前一晚趕赴應酬喝了點酒,隔天仍然比選手更早進到田徑場等待。
揮別了競技選手生涯,許績勝卻也找到不同的道路,不只成為羽球教練,也教學年輕一輩的學生日文,甚至是在六十歲的年齡考上博班,希望能再精進自己的學識。
分享會的最末,許績勝分享了自己一路走來的三個心:
- 感恩的心。人生的旅程裡我們總是受到他人的照顧與幫助,要懂得去感恩、感念他人。
- 虛心求教、謙卑的心。保持熱於學習、求教的心情,也不因為年齡而畫地自限。
- 持之以恆的心。不怕苦,不怕難,那是出於金門吃苦人家的根本。
『堅持』是許績勝的象徵符號,有句話說天才是耐心的極致,然而,只有在聽過許績勝老師的故事,才會知道他也是平凡人,只是比其他人多了更多堅持。長跑是一條需要耐心應對的道路,只有咬牙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才能回報滿盈喜悅的淚水。
推薦好書《跑步的初心:台灣馬拉松第一人許績勝》購書通路
- 【博客來】https://bookstw.link/7xggt5
- 【誠品】https://pse.is/7xggwl
- 【金石堂】https://pse.is/7xggyv
- 【MOMO】https://pse.is/7xgh2z
推薦好書《跑步的初心:台灣馬拉松第一人許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