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牆故事─ Washington Column上瘋狂旋轉的陀螺

0
2128

文/易思婷(小PO)
圖/David E. Anderson

2012年朦朧地覺得既然身在美國,怎麼可以不前往優勝美地爬大牆呢?該年前半年草草地懂得了大牆攀登需要的系統操作,假設另一半Dave是當然繩伴的我,6月份拖著他前往優勝美地,迎向加利福尼亞的陽光。

19

前進優勝美地

抵達優勝美地,還是先找了一個單段的路線練習了一整天,以適應當地的岩質。我開始絮絮叨叨的計畫,卻察覺了Dave不時微皺眉頭,偶爾欲言又止,我知道他在想什麼,我們從朋友那邊借來的吊帳(portaledge)是一人吊帳,不夠我們兩人睡,等於是白借了。酋長岩上是有條路線中間有數個小平台可供棲息,但是這也代表我們每天都必須在天黑乏力前趕到地頭,不像帶著個吊帳那麼彈性,可以隨處棲息。而就算我們真的那麼有效率地每天都趕到了地頭,萬一平台上已經擠滿了人,又該怎生是好?

yosemite

優勝美地公園內一點都不怕人的鹿。

受到這股低氣壓的感染,我把優勝美地大牆的指南書從封面一頁頁地翻到封底,又一頁頁地翻回封面。終於我說:「不管怎麼說,我應該先爬一條比較短的大牆路線,才有資格說去爬酋長岩。這裡寫著初學者常爬的Washington Column的South Face路線,爬完三個繩段就有個可供六人棲息的小平台,不需要吊帳。多數人爬這條路線的策略是,第一天把拖曳包拖到這個平台放著,若是時間還夠,就往上再爬兩個繩距,把繩子固定住,回到平台睡覺。隔天不帶拖曳包爬完剩下的繩距,再垂降回平台,把東西帶走。看來倒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路線,如果去爬的時候,發現人滿為患,就先把拖曳包放著,等人散了再回來爬也可以。」

DEA 66826

Half Dome是優勝美地的著名地標,也是許多健行客和攀岩者的必登之處。

到Washington Column的起攀處,需要健行兩公里,而且前三分之二還和腳踏車道重疊,導遊書上寫著耗時一到一個半小時,我心裡嘀咕怎麼可能呢?這麼短的距離需要走這麼久?隔天早上扛著重裝備一步一頓的時候,才知道其來有自,汗水大滴大滴地落在地面上,最後的路段是頗為陡峭的上坡,不時還要手腳並用的爬過大石。

倒是一帆風順地爬到棲息的平台,已經有兩個年輕的英國人坐臥在哪兒看書了,他們老遠來就是為了爬座大牆,已經試過一次了卻因為裝備不夠,下山去補強裝備又來一次,他們和我一樣也是新手,速度不是很快,一般爬這條路線耗費一到兩天,他們則因為第一次不順利的攀爬嘗試,決定長途抗戰,花個三天來爬,所以我們抵達時,他們已經把接下來三個繩距的固定繩裝設好了。

8

 小Po從Dinner Ledge開始沿著固定繩上升。

Dave和我簡單地和他們聊了幾句,補給一下食物飲水,就繼續往上爬,看看在剩餘的天光內能夠固定幾段繩距?在Dave先鋒第四個繩距的同時,開始颳起風,風勢有愈來愈猛的趨勢,幾個美國人從上方垂降下來,一個人身邊還帶著音響,狂放著搖滾音樂,頭還一頓一頓的,差點沒有手舞足蹈。我看著Dave愈爬愈高,翻過一個天花板,天花板上方的裂隙系統不好進入,但Dave磨磨蹭蹭地終於也到了固定點。

等到了他的確信之後,我開始沿著固定好的繩索上升,岩壁的仰角愈來愈大,很快地我的手腳已經接觸不到岩壁了。Dave為了讓我不需要在這樣的地形還要清除裝備,增加固定繩上升的難度,他先鋒的時候體貼地後清了許多保護。我在這條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懸空掛著的繩上努力往上爬升,很容易造成轉動的力矩,這時候的風勢很大,兩下加起來,我突然變成瘋狂的陀螺,滴溜溜地旋轉個不停。只覺得這勢道愈來愈快、愈來愈快,我又無法摸踢到岩壁讓自己停下來,眼前一黑我昏頭轉向地幾乎要吐了,趕緊把眼睛閉上,雖然下頭還有四五個萍水相逢的攀岩者,我還是失去自制力、語帶驚慌地喊叫起來,「我停不下來、我停不下來啊!」

7

驚魂輔定,終於快到這一段的固定點。

 

 

 

作者介紹/易思婷

土生土長的台灣女孩。在台灣,朋友大多叫她小Po,在美國,小名婷婷倒是被叫得比較響。從競爭激烈的台灣教育體系,到美國博士班的歷練,二十多年的學校生涯,一點都沒有馴服、反倒是磨亮了她的冒險本質。她有夢想,築夢踏實,「這一輩子,我要活得有聲有色。」她說。

個人網站:Chick from Taiwan

476451_409756115718858_64235069_o_副本

SHARE
Previous article下回馬場見!_劉治昀冬山河超馬100K心得
Next article用愛領路,跨出自信與信任的步伐__2014富邦馬拉松視障跑者參賽紀錄,看見你的看不見
【小PO女生攀岩流浪誌】 792413_568399473187854_307044375_o_副本_副本 易思婷 (小Po) 出生於雲林縣虎尾鎮,像大部分的台灣孩子一樣,自小就背負了名列前茅的期望,從北一女中、台大資訊系,最後遠赴美國常春藤名校賓州大學取得電腦博士,一直努力符合父母的期望。 但卻在取得那一紙可以讓家人感到自豪的畢業證書之後,毅然捨棄高薪的科技職位,流浪天涯、奔向山野找尋能讓她投注一生熱情的夢想。在野外的世界,她嘗試滑雪、荒野露宿、激流泛舟、冰川探險,一步一腳印終於找到她與攀登命定的緣分。 自2006年開始,作者攀登的足跡遍佈南北美以及中國大陸,造訪過數十個天然攀岩地,攀登的長路線過百條,並在美國首屈一指的戶外領導學校(NOLS),以及其他戶外組織(BOLD Mountain School, Passages Northwest, Bush School etc)擔任攀岩講師。 目前以車為家,繼續流浪攀岩的生涯,眼光放向攀登大岩壁,以及所有攀岩人的夢想——首攀——的計畫。「首攀」指的是攀登從未有人攀過的地方,表示沒有經驗可參考、也沒有紀錄可依循,為一大挑戰。 目前亦為《台灣山岳雜誌》、《戶外探索Outside》、《山野》、《戶外探險》和《孤獨星球雜誌國際中文版》專欄作家。   簡歷 2006年7~8月: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參加30天的冰川攀登課程 2007年3月:領隊冬攀美國緬因州第一高峰肯塔登峰 2007年6月:攀登北美第一高峰丹奈利峰 2007年8月:登頂技術性山峰大提頓峰 2008年6月:取得美國戶外領導學校野外講師資格 2008年12月~2009年1月:攀登南美第一高峰阿空加瓜 2009年2月:取得美國戶外領導學校攀岩講師資格 2009年9月:嚮導大提頓峰 2011年9月:首攀計畫得到美國山協(American Alpine Club)的獎金 Lyman Spitzer Award,首登沙路里山區的皇冠峰 2012年9月:首攀計畫入選歐都納圓夢獎金,首登四川格聶山區的技術性山峰喀麥隆神山 2013年9月:首登四川四姑娘山區的技術性山峰大仰天窩峰(此計畫受到中國戈爾戶外夢想實現計畫的贊助) 2014年4月:經由The Nose路線登頂酋長岩(El Cap) 2014年:蒙古國攀登計畫得到美國Shipton-Tilman探險獎金 2014年10月:經由Salathe Wall路線登頂酋長岩(El Cap) 2015年:南美智利巴塔哥尼亞山區首攀計畫得到美國Mugs Stump獎金   個人網站:http://www.chickfromtaiwan.com   著作: 《睡在懸崖上的人》、 《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 《傳統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