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度的台灣超馬賽季規劃

0
1442

 

時序進入秋季,天氣涼了,精彩熱鬧的路跑季也要開跑了,從今年開始我們把路跑賽季規劃成跨年度的賽事,與其他歐美國家的路跑賽季略有不同,他們在12月中下旬已經太冷,許多地方已經下雪,雪地濕滑不適合跑步,所以可以用年曆方式來區分賽季,而我們台灣因在緯度偏低的關係,適合路跑的季節是從10月到隔年的4月,因此採跨年度方式規劃賽事才對(在美國的NBA也是採跨年度賽季規劃,因籃球在室內比賽,不受天候的影響),因此我們已經正式進入2015-206台灣超馬賽季,賽季中賽事的規劃是有節奏、有次序的,要兼顧訓練進程,也要考量如何提升台灣跑者超馬的整體水平,換言之,每一場賽事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與整體策略的位置。

running_15102001

【圖】台灣因在緯度偏低的關係,適合路跑的季節是從10月到隔年的4月,因此採跨年度方式規劃賽事才對。(AFP)

 

今年台灣路跑場地約在600場左右,以整個市場環境而言,其實路跑高峰正在滑落當中,每場參賽的人數都有下降,場次多稀釋了參賽人數,可以理解,那些以賺錢為目標的主辦單位,已經發現舉辦賽事並不是那麼有利潤,現在還硬撐,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退出市場。也有熱心跑友群志同道合地組織賽事,但敵不過籌備當中工作意見的摩擦,而失去再舉辦賽事的熱情,紛紛解散。跑者方面,前兩年一窩蜂地參賽,沒有按部就班地練習,跑出疼痛與傷害,退出跑步的人數也不少。觀察這現象,並不覺得憂心,反而覺得是可喜的現象,跑者可以靜下來重新檢視自己不足之處,在確定自己不是一時的跟隨潮流,而是真正地愛跑步運動之後,可以用更紮實的學習與練習來支持自己的喜愛。另外,既然可以選擇的比賽機會很多,可以選擇離自己家比較近的比賽參加,是一種環保意識的展現。

running_15102002

【圖】今年台灣路跑場地約在600場左右,以整個市場環境而言,其實路跑高峰正在滑落當中,每場參賽的人數都有下降,場次多稀釋了參賽人數。(中央社)

 

超馬跑者協會的賽事以日月潭綠色賽事開始,超半馬是熱身用,10月底高雄舉辦第一場24小時賽,24小時賽的規劃是一年兩場,年末年初、台北高雄各一場,年初就是1/29,中間有三個月的間隔,讓專攻24小時(12小時)賽跑者可以有充分的休息,這兩場賽事也是2016年東吳超馬賽和世界杯24小時賽的選拔賽。11/14是開廣盃50公里賽,欣見有年輕的馬拉松高手參加,一起來提升國內50公里水準。

 

我提出一個觀念說服年輕的跑者們:重視「國家記錄保持者」的頭銜,老實說在馬拉松領域,記錄就一個,要突破許積勝老師的2小時14分35秒很難,但是要在超馬領域變成國家紀錄保持者的機會就很多,因為超馬有各項比賽距離,計距賽就有6小時、10小時、24小時、48小時、6天賽,計時賽有50公里、56公里、50英里、90公里、100英里、1000公里、1000英里等,雖然國家記錄總會有被刷新的機會,但是在運動界裡,曾經是紀錄保持者一輩子都可以使用「國家紀錄保持者」的頭銜,當仍是保持者時用「現今國家紀錄保持者」(current national record holder),如果記錄被刷新時用「前國家紀錄保持者」。這是一輩子的榮譽,同時要尋求企業贊助時,該頭銜是履歷上的亮點。退一步,由於總會有訂定各項比賽成績的兩項標準:國家級和國際級(下表),對於超馬運動又是一項很重要的目標,優異的跑者應以成為國家級或者國際級跑者為目標。

running_15102003

【圖】IAU訂定的各項比賽成績的兩項標準:國家級和國際級。(作者提供)

 

要成為國家紀錄保持者或者是國家級、國際級跑者,跑者都要會規劃賽季,頻繁的出賽絕不能創出好成績的,這也是國內跑者的通病,賽事太多,引誘太大,重大比賽前應有的調整都沒有,「以賽代訓」的說法是騙人的,哪一個下場之後能完全按自己的練習配速跑的?爭名次、爭獎金、好面子,造成身體過於疲勞,因此無法在重大的比賽跑出好成績,奉勸越是優異的跑者越要愛惜自己,節制出賽場次,一年訂定兩場到三場的目標賽事即可,有足夠的訓練和調整才能創成績,賽後又必須有充分的休息,再繼續準備下一場賽事,大家熟悉的關家良一一年參加的賽事約只三場,一場24小時賽之後休息約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然後再準備下一場。肌肉不酸痛不代表身體已經恢復,高水準賽事中身體消耗大量的肌肉,都需要時間修補,使用掉的微元素需要一段時間的補充,才能回填。近幾年觀察,台灣超馬賽成績不能提升的最大理由恐怕就是跑者太頻繁出賽。

 

更多內容請見…..

running_15102004

 

 

 

本文作者: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技術委員  郭豐州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