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七星登山王越野挑戰賽」於今年4月25日推出以來,因為受到跑者的支持,讓這場自軍中退休以來,首次自辦的第一場山徑越野賽顯得格外珍貴,也更讓我珍惜!
時間過得真快,2015年對個人來說是峰迴路轉,參賽成績乏善可陳,時間幾乎全部用在規劃越野賽道和辦理賽事上,然8月12日的一場莫名而來的車禍,讓我下半年的活動全部停擺!
生命本就多變,當無常來臨時,除了坦然面對,更要堅強挺過;我從每天躺在床上自閉,跛腳處理停賽後續,自第31天起開始出門練習走路,卻發現腳黏地上,連正常行走都成問題,尤其是過馬路時的窘境,深怕旁邊再多出個冒失鬼撞過來,我決定回到山徑,練腳力!
飛鳳山,是我進入越野賽道的搖籃,或許有人會說,連走路都走不好,爬山不更慘?但事實如此,我回到山徑沒壓力,雖然第一次爬到觀景台差點下不來,但到第三次時我已經可以不扶樹木慢慢走下來,生命確實會為自己找出路,我在山徑上每天慢慢的爬行,有了在此辦賽的想法!
「辦賽的辛苦通常不為人知,尤其是一場優質賽事,一定是經過多次的設計、現勘、試跑、磨合後才能定案的」,退役後進入賽道,無非是不想浪費國家栽培的苦心,就此開始享受人生實在可惜,每天寫作動腦力,走路增活力,肯定更開心!
景點介紹
芎林鄉
為台灣新竹縣的一個鄉,位於新竹縣中央偏西,正好處於尖石、五峰等高山地區與新竹平原交界地帶。東北鄰新埔鎮、關西鎮,東南鄰橫山鄉,西南與竹東鎮為界,西北與竹北市相接。
芎林鄉以鄉治所在地,也是全鄉最大聚落的芎林而命名。清乾隆末年漢人初至此地開墾,曾建立「公館」作為拓展墾務之基地,並將所形成之聚落稱為「公館」。其後因見周遭九芎樹蒼蔚成林,故更名為「九芎林」。日治初期,聚落所在之行政區劃編為「九芎林庄」。大正九年(1920年)全台改行州郡制時,地方人士認為「九芎」與「久窮」諧音,遂去「九」字而改名為「芎林」大字,新制街庄名稱亦同步改為「芎林庄」,轄區與目前相同。民國34年(1945年)國民政府收復台灣後,再改制為「芎林鄉」。
芎林乃一風景秀麗之農村,不僅景色宜人,民風樸實,而且文風鼎盛,久享盛名,據文獻委員會資料之記載,在清代時本鄉中秀才舉人者已有三十八人矣!芎林地區有史以來,可謂地靈人傑、人才輩出。
鄉內的飛鳳山以「飛鳳探梅」名列新竹縣八景之一,當天氣晴朗時,在山上的觀日亭可遠眺台北101大樓,是台灣陸地上可望見101大樓的最遠地點。
飛鳳來儀
飛鳳山,位於臺灣新竹縣芎林鄉中坑村、新鳳村交界處的一座山,因山形像飛鳳引頸而得名,峰頂海拔423公尺,是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所列的台灣小百岳之一。
飛鳳山區原有梅樹成林,冬季梅花盛開時,處處雪白,因而以「飛鳳探梅」名列新竹縣八景之一。近年來遍植鳳凰木,夏日開花時節滿山殷紅。山中有代勸堂、雲谷寺兩座百年寺廟,並有感應橋、新鳳池、蓮池等景點。在視野良好處可俯視頭前溪河谷平原的水田,亦可遠望角板山、酒桶山、五指山、鵝公髻山等山峰[4]。
當天氣晴朗時,由飛鳳山上的觀日亭向東北方遠望,可以看見台北101大樓,是台灣陸地上可望見101的最遠地點
山腰並有代勸堂、雲谷寺及修心宮等寺廟,所以可為修身養性之好地方。就路程而言,飛鳳山登山口距離北二高竹林交流道約只有3公里,飛鳳山系還有中坑山、石壁潭山、牛欄窩山、下橫坑山..等,所以整個登山步道體系完整,有梅嶺步道、豐柑步道、紫藤步道、綠穹步道等,體力好的一天可完成全部山系,也可以適合人體力選擇大小圈的走法,故飛鳳山是新竹縣最熱門的登山步道之一。
本圖片擷取自網路
石壁潭山
石壁潭山,海拔402公尺,位於飛鳳山觀日坪步道2800公尺步道途中,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100基石。
石壁潭生態步道位於新竹縣芎林鄉石潭村,原為運輸農產品的產業道路,沿線地主無償提供用地,縣府新新建了一條長2.8公里的環狀生態步道,並且可以銜接石壁潭古道及飛鳳山步道。
生態步道以最高點的觀景平台為分界,左線鋪設仿枕木土階步道,路況完善,適合親子健行,右線則維持原始的泥土山徑,屬於登山路線。左線入口位於石潭村3鄰的巷內,右線入口則位於竹林別莊附近。
芎林國中
本校位於新竹縣芎林鄉飛鳳山山麓,芎林鄉大部份學童就讀該校。在日據時代,是二年制的農業補習學校。光復以後,民國35年設立初級中學,至今已有六十二年的歷史,歷屆畢業生達貳萬貳仟餘人。現有教職員五十八人,學生六百人,全校共有普通班十八班,特教班一班。民國100年由蔡英煌校長接任,並成立體育班,目前在蔡校長辛勤領導下,面貌煥然一新!
過去校舍相當老舊,加上近年來自然天災肆虐後,老校舍逐漸有經不起環境考驗的疑慮。在新竹縣政府和地方仕紳奔走下,得中央教育部同意補助重建新校舍,配合芎林國中校園願景「溫馨校園,活力芎中」,和芎林鄉飛鳳山的「飛鳳展翅」地理特色,再加上芎林地區傳統客家農業文化的特色,公共藝術以形塑親切溫馨的學習環境,活潑健康的形象,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充分展示人文教育意涵精神,傳達校園藝術與美學的意象,就是現在美麗的芎林國中模樣。
感應橋
第一停車場附近的三叉路口旁,豎立著三塊關於飛鳳山開發史的舊石碑,分別是大正九年(1920年)的「感應橋紀念碑」、民國四十六年(1957年)「感應橋記碑」,以及昭和二年(1927年)「開路紀念碑」。感應橋是當年新竹富商古雲梯前來飛鳳山進香祝禱求子,後來果然生下一男嬰,於是在山麓捐建一座石橋,以利信徒上山進香。後來因產業道路的開闢,感應橋已被掩沒,目前僅存一小部份的遺跡而已。
開路紀念碑則是地方居民感念一位溫姓女子捐七百金修建往飛鳳山的道路而立碑紀念。在紀念碑附近仍可看見一小段殘存的石階舊路。
賽道介紹
這場賽事稱之為越野賽,看看高度圖就知道,從芎林國中起跑後,緩上坡1公里至飛鳳亭後,在1.5公里處右轉開始進入山徑,一路陡上至觀景台,再循石壁潭步道陡下,從竹林桐花步道陡上回觀景台,在上上下下的觀日亭古道上(2800公尺)一路抵達觀日亭,折返後再從另一段古道(1800公尺)陡下!
健行組下山後直接回芎林國中,挑戰組則是再跑第二圈,17公里總爬升近1200公尺,相當具有挑戰性!
主視覺
這隻飛鳳很美,光看字體就引人注目:「將跑者剪影與飛鳳山徑的書法字巧妙融合,配色以客家慣用的配色,彰顯飛鳳山地理位置,客家聚落的特色!」
賽道介紹
從芎林國中出發
飛鳳門坊
2800觀日坪古道起點
蜿蜒土徑
開始陡上,好漢波的概念
陡到看到木梯,石壁潭觀景台就要到了,再陡一下就好!
第一階段好漢坡即將結束!
石壁潭觀景台,準備跑下坡的概念!
石壁潭觀景台美景
石壁潭步道
石壁潭休憩台
石壁潭步道
感謝竹林農莊主人范先生讓我們借道,免去繞道管制的麻煩(庭植大樹、花卉苗墓、庭園設計、景觀規劃)
又要做好漢了,準備陡上!
觀日坪古道
風情萬景咖啡屋
雪山山脈展望
到這裡肯定如釋重負!
觀日亭美景&志工、醫護召集人
觀日亭展望觀音山
觀日亭展望新竹城
飛鳳之美,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拜山林所賜,我在車禍受傷後快速恢復,越野訓練的概念,所有跑者皆適用!
摩根是身心皆備的優質跑者,歡迎大家來體驗飛鳳賽道!
賽道介紹和分析完畢,這是我不同時期拍下來的照片,期望大家滿意!
2016飛鳳山越野賽1月12日早上10:00時開始報名,賽道管制,名額有限,請密切注意伊貝特報名網,歡迎您們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