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全馬PB班──挑戰進步的三大要素,講解18週訓練課表

0
6135

10月8日週六,陸陸續續有許多跑者走進位於汐止的Garmin總公司,今天是 Garmin 全馬PB班上課時間。全馬PB班是Garmin與知名教練徐國峰等人聯合促成的訓練營計畫,其中有70位學員是經過多次篩選才能參與。他們即將挑戰2017年的渣打馬拉松,目標是突破個人的最佳紀錄。

這天的主要課程是講述心率區間、體能的重要性,還有透過影片拆解跑步技術、剖析學員跑步姿勢,以及透過20分鐘的T配速去找到自己的心率區間跟身體感受。再由國峰教練講解18週的訓練計劃,並以人文哲思的分享,激勵並鼓勵學員們精進努力。整一天的室內室外課都非常豐富且有趣(?)。

83379_garmin-02

這次參與PB班的學員們,各各大有來頭

上午的課程一,是由徐國峰教練講解一些心率訓練與配速上的重點,並說明一些跑步技巧上必須避免的小技巧,包含過度跨步、腳步落地重壓等等。淺顯易懂的說明讓在場的跑者們紛紛點頭。

 83379_garmin-01

徐國峰教練

 Garmin全馬PB班為了讓更多人感受科學化訓練的務實與嚴謹,與徐國峰教練合議決定公布這18週的訓練課表以及課程重點,包含肌力課表等等。不久前曾有跑者詢問,如果可以明確地知道訓練課表,那為什麼要成為學員呢?

83379_garmin-03

因為,功夫是出在嘴巴上啊。18週的訓練過程中,70位學員將受到Garmin教練團隊們的照顧,包含團練活動、監督課表完成度、身心狀態的評估,這是線上課程所沒有的好處。而徐國峰也會出席團練活動,確認每位學員的身心狀態及運動與疲勞的狀態等等。

課程中最為精采之處,是學員們總有滿滿的問題,徐國峰也很願意分享自身的知識、與他本身過往的經驗。

83379_garmin-04

83379_garmin-05

第二階段是由RunningQuotient程式設計師 X-jack許紘瑋說明RQ的實用性與好處。RQ是一個專注於跑步科學化分析的平台,透過大數據與體能確認取得最適合用於跑者的工程條件,此次的Garmin全馬PB班全數使用RQ作為自身體能與恢復狀態的分析工具,此外,包含許多跑者也是RQ的愛好者,如曾在多次12小時計時賽跑出佳績的高志明先生亦是。

RunningQuotient的好處,包含能確認個體的跑力、身體的狀況指數、最近訓練的狀態、包含科學化數據的腳步觸地時間等等都在其中。而且這些數據都會保留在平台中,目視化自身體能管理,減少受傷並有效增加自己進步的幅度。

室內課程結束後,學員們移動到大廳開始進行熱身。

 83379_garmin-06

83379_garmin-07

83379_garmin-09

 跑者們透過伸展與柔軟操、技術訓練進行熱身,即使是在冷氣放送的大廳內,才二十分鐘就能感覺皮膚滲出汗滴。

這天的訓練是要以T心率進行20分鐘的節奏跑。這個課表並不困難,但卻是有一些辛苦。透過這個訓練讓跑者更理解於T心率狀態下的自身本體感,並透過此次的訓練確認其他心率狀態數據。熱身過後,跑者們來到汐止外的自行車堤道進行練跑活動。

83379_garmin-11

83379_garmin-12

20分鐘的T心率節奏跑,聽起來只有20分鐘似乎不困難,但事實上因為要堅持高心率的狀態,所以跑者們紛紛叫苦。

83379_garmin-13

20分鐘練跑後,徐國峰教練帶著學員們進行收操。舒緩這20分鐘緊湊的肌肉疲勞。

83379_garmin-14

下午的課程則是回到了室內,講述一些心率訓練的補述,以及跑步技術的訓練重點,以及18週課表的講解與激勵打氣的對話。

83379_garmin-16

83379_garmin-17

你不能想像室內課程是多麼地豐富且有趣

83379_garmin-19

83379_garmin-20

跑步技術的調整與自我訓練

 83379_garmin-21

83379_garmin-22

國峰講解18週的訓練計劃,分享他的訓練規劃與順應日程安排的團練活動等等。這些訓練課表與訓練邏輯,資料都可以在Garmin For Runner Club找著,真是佛心來著。

83379_garmin-23

除了參與PB班的學員外,Garmin與國峰總教練也歡迎其他好友參照課表內容一起按表操課,一起成長。

 8E8A8648

最後是國峰勸勉跑者們的話語:

「休閒」一詞可說是「把正事與正事之間的空閒時光拿來做可以停下來好好呼吸(放鬆)的事情」。這事,像是週末去看電影、吃美食、與好友閒聊、散步……或是跑步。

跑步時只是為了好好呼吸與放鬆,不具任何其他的目的,跑步這項行為就可以稱為「休閒跑」。但當我們為了變強,為了破PB而跑時,身心變成都無法放鬆時,就無法達到休息的目的,跑步就不再是休閒運動,而變成「競賽」運動。

「競賽」的本質是變強。想要變強,就必須離開舒適圈,給身心更強的刺激,讓它適應。這股刺激必須要有一定的規律性,有時強、有時弱,過程中必定會帶來不適與痛苦。這是變強的唯一途徑。

休閒運動可以放鬆,讓身心準備好面對正事的挑戰,但競賽事動無法,它像另一項工作般,必須按表操課,必須承擔痛苦。那為什麼喜歡呢?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最後我找到的答案是:為了「體悟純粹幸福感」與「成就感」,所以我們需要參與競賽運動。

節錄自徐國峰臉書粉絲頁

Garmin全馬PB班社團及課程講義

 RunningQuotient 臉書官方粉絲頁

 RunningQuotient 訓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