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溪走台七線,往復興的方向,抵達台七線與桃59公路交會口,路變為寬闊,馬路對面有憲兵守衛。
圖:福昌宮
這裡是頭寮賓館,已故的蔣經國總統棺柩奉厝之地。台七線到了這裡向左彎,往復興鄉而去。
左轉後,沒多久,就看到右側中油加油站旁有一岔口,路口豎立著「大艽芎古道」的標誌,咖啡色的招牌相當明顯。於是右轉,彎進這條往竹篙厝的產業道路。 這時看見左側有一小片水田,一群白鷺鷥在田裡覓食,於是停車觀賞。我一下車,卻驚走了白鷺鷥,只剩一片安靜的水田。
繼續開車往前,約0.7公里處,道旁有一「福昌宮」土地公廟。我又在此下車。福昌宮是新蓋的土地公廟, 廟前左右各種植了一棵南洋松,像左右護法,使土地公廟看起來多了一分威嚴。這座廟有點來頭,裡面的土地公原是竹篙厝附近的「頭寮大埤」土地公, 後來大埤擴建為「新福圳」灌溉埤塘,土地公廟因而被孤立於埤塘中的小島丘上,於是信眾將土地公移祀於這裡, 並蓋了這座福昌宮。這新廟雖然新穎,但留在原地的小土地公廟,因變成了全台獨一無二的水中土地公廟,反而擁有較高的知名度。
圖:水中土地公
從福昌宮往前走約兩、三百公尺,抵達頭寮城。「頭寮城」,是指地名,不是一座城。
這個聚落還有不少傳統的紅磚古厝,也蓋了幾棟十層樓高的新式公寓(依托邦社區)。我停車,參觀其中一間古厝。這間一條龍式的古厝, 無人定居,大門深銷,門額寫著「西河堂」。
林氏以「西河」為堂號(註1)。「西河」,是戰國時魏地,大約在中國山西省的南部地區。 這戶民宅的祖先當然不太可能是從山西省移民來的,而應是來自閩粵的移民,「西河」是表示其源遠流長的祖籍。 絕大多數的閩粵漢人,其祖先均來自黃河流域的中原河洛地區。
從頭寮城繼續往前,來到一岔路口,看到「大艽芎古道」的標誌。這裡是公車的終點站, 站名為「竹篙厝」(註2)。從台七線的中油加油站至此地,約1.3公里。
從這裡出發,要再走800公尺左右的鄉間柏油路,才能到達大艽宮古道的登山口。這條路被規劃為自行車道, 路口處豎立公告,規勸遊客勿開車進入,但並沒有強制性,只是提醒遊客,如要進入,應謹慎慢行。我停車於此, 開始我的古道之行。
彎進這條鄉間小路,但見一幅田野景象,前方有幾戶人家。走近時,前面出現兩座大埤塘。道路從兩埤塘中間穿過, 將埤塘分成左右兩池,右池小,左池較大。左埤塘的中間有一小島,島上有一小土地公廟,這就是著名的大埤土地公了。
小島四周以水泥牆鞏固,形成一座圓形小島,有一水泥石階可爬上小島。水泥牆上刻畫著尺度,滿水位大約是九公尺, 目前水深約七.五公尺,已接近飽滿,所以埤塘形成大湖。小島的護牆及樹影倒映於湖面,連湖畔附近的依托邦公寓大樓也倒影湖中, 景色如畫。一個多月以前,山友來此時,湖水乾涸見底,還可以踏踩於湖底鬆軟的泥土, 走到埤塘中央小島上的去參觀人去樓空的土地公廟(註3)。一個月之間, 埤塘景觀的變化還真是劇烈。
圖:水中土地公與埤塘美景
兩座埤塘的湖畔林間則群鳥集聚,鳥鳴聲此起彼落,我能認出鳥名的,有白鷺鷥、黃頭鷺、大卷尾、白頭翁、夜鷺及烏鴉; 其中以夜鷺最多,一隻隻停於林間休憩,遠遠看過去,樹上好像結著累累的大果實。
其它的鳥群或跳躍飛翔,或鳴唱枝頭, 湖畔變得熱鬧,彷彿是一場大自然的音樂會。
若說這是一場音樂會,則顯然缺少一位現場指揮,顯得音調凌亂,尤其是烏鴉帶點沙啞又尖銳聒噪聲,很難與其它鳥隻的輕柔喵喵鳥聲相協調。 烏鴉叫聲討厭,且不吉祥,很難得到一般社會大眾的歡喜。 而我對烏鴉的印象倒還不錯,主要是受了胡適的影響(註4)。
眼前這座大埤塘,當地人稱之為「頭寮大埤」,水利會分別將兩埤命名為「新福圳」第1號、第1-1號池, 兩池共可灌溉240公頃農地(註5)。看到埤塘,讓我想起, 桃園縣本以埤塘多而聞名。桃園台地上密佈水圳設施,如桃園大圳,以及眾多的埤塘,與水圳之間形成密集的灌溉網。
這種水利設施及特色,舉世罕見, 曾有學者建議文建會以「桃園埤塘」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爭取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註6)。 在地面上看見一埤一塘,或許不容易感受到它的壯觀。 民國七十五年(1986),我第一次出國回來,當飛機緩緩降落桃園中正機場時,地面上阡陌棋佈的綠油油稻田及埤塘交織的景象曾令我印象深刻而感動。
從新福圳埤塘往前走,柏油路緩緩而上,漸進入山區,沿途可看見幾間古厝,道路兩旁則多為雜樹林。約走十一、二分鐘, 抵達大艽芎古道的登山口,附近有一「大艽宮」。大艽宮廟前有一新立的石碑,碑文說明此廟始於光緒年間,為來此拓墾的先民所立。 這座廟只是一間簡陋鐵皮屋而已。據說是因為當年此地位於泰雅族與漢族接壤之處,雙方衝突不斷,故難以建造正式的廟宇, 目前的廟外觀,應是近年來才興建的,連最基本的廟簷裝飾都闕如。
圖:大艽芎古道
從廟附近開始爬山,走大艽芎古道。這條步道是聯絡大溪與湳仔溝、百吉、阿姆坪之間的古道。
在北橫公路(台七線)百吉隧道未打通以前,居民必須翻越新溪洲山及頭寮山一帶的山嶺,以往返兩地。公路通車後,古道便乏人行走而沒落。 民國八十六年間,大溪鎮公所才加以整修,做為休閒登山之用途。
踩踏著泥土路,緩緩而上,約三分鐘,看到了昔日的古道舊石階。樸質的石階,邊緣生長著溼滑的青苔,新的步道則在舊石階旁, 以木板工法,做成土階,新舊步道並存。走在新的步道上,可避開溼滑的舊石階,而又可欣賞到舊石階的古道風華,這種步道施工理念, 頗令人欣賞。
約十五分鐘就爬到越嶺的鞍部。鞍部是四處山徑交會之地。從這裡向右可爬往新溪洲山,向左可爬往頭寮山、 白石山,與其它古道串連。我繼續向前直走,開始下坡路,往後山石門水庫龍珠灣及湳仔溝的方向而去。 這段下坡路的舊石階較不完整,部份路段已換成枕木步道。踏踩於枕上,也相當舒適。沿途隨處可見竹林, 也發現駁坎、小埤池等農墾跡象。 途中還有一簡陋石棚土地公,看起來歷史已悠久。約十五分鐘左右,抵達下方的桃51公路。 大艽芎古道也算是一條簡短的古道而已。
圖:古道出口,接「桃51」公路
來到大艽芎古道出口的桃51公路,有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感覺。
往西走,大約二、三百公尺,可抵達懷德收費亭, 進入石門水庫的環湖公路,但距離主要的大壩風景區,則還有一大段距離;若往東走,大約一.五公里,可抵達湳仔溝聚落, 附近有不少紅磚古厝。
古道出口附近的溪畔則有施工人員正在修築河岸步道。一座水泥吊橋,已接近完工,過橋後,鋪設棧木步道, 分別通往湳仔溝及石門水庫阿姆坪的方向。這是水利署的河川整治工程。完工後,以後來走大艽芎古道,路線將更精彩, 古道可接河濱棧木步道,可一路漫步走至湳仔溝欣賞古厝,或走往石門水庫阿姆坪。
一般體力健碩的山友,走大艽芎古道時,通常會順登附近的新溪洲山或頭寮山,以增加行程的變化及挑戰性,我只是循原路折返而已。 沿途,我好奇的猜想,大艽芎古道的「大艽芎」所指何意義呢?我在山前山後,並沒有看到「大艽芎」或「艽芎」的地名; 「艽芎」或許是指植物,或許另有它意(註7)。
我想起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魚路古道, 沿途都設立了詳細的自導式解說牌,以協助遊客認識古道沿途的人文歷史及自然環境。大溪鎮曾為大嵙崁溪流域的貨物集散地, 位置重要,交通四通八達,得天獨厚而擁有眾多的歷史古道。大溪鎮公所亦積極規畫出不下十條的歷史古道,以發展地方觀光, 可惜軟體建設相對不足。倘若能夠再多提供古道沿途的歷史解說資訊,我想遠道而來的遊客,應可獲得更豐富的收穫。這烏鴉之言, 或許鎮公所能夠聽得進去。
我翻開旅行資料,發現這附近還有不少古道,如湳仔溝古道、八結古道、石龜坑古道(百吉林蔭步道)、 總督府步道、打鐵寮古道, 都是昔日大溪與後山之間往來的古道。我返回出發點取車後,開車走台七線,過百吉隧道,以車代步,搜尋各古道的登山口,一一做記錄。 這麼多條古道恐怕一天內走不完,我得改日再來將它一一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