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Challenge Taiwan除了超大咖明星選手Jan Frodeno確定會來台參賽以外,其實大家也別忘了多多關注其他還有更多頂尖的職業選手喔。
只不過先在此說明,Jan Frodeno參加的是113km賽事,這距離裡也僅有Jan是唯一一位職業選手。而其他職業選手都將在226km距離賽事中一決高下,本次總計有13名職業男子選手與6名職業女子選手參賽,以下將介紹個人覺得相當值得介紹一提的男子選手6位,以及女子選手3位,讓我們一起來多瞭解他們。
職業男子組
1. Fredrik Croneborg (36歲,瑞典)
(圖片來源)
如果你已有多次參與在台舉辦的國際鐵人賽的話,一定對多次來台參賽的Fredrik不陌生,他不僅拿過IRONMAN 70.3 Taiwan的冠軍(2013年),也是去年Challenge Taiwan的冠軍,成績是8時30分28秒。是相當少數從113km到226km,從IRONMAN系列到Challenge都大殺四方的選手。
而最令人佩服的是,Fredrik身高僅160cm,體重只有55公斤,但騎著紅色的Cervelo P5呼嘯而過的速度,會讓你驚豔他到底那裡來的POWER啊?他去年的單車賽道紀錄可是4時33分喔。
還有也別忘了多欣賞他的跑姿,他跑步時總能跨出驚人的大步伐,去年在炎熱的台東,竟能跑出2時59分的速度來。而近半年來,他的狀況仍持續處於高檔,去年12月剛拿到IRONMAN Malasia的冠軍,相信今年,衛冕是勢在必行。
2. Guy Crawford(37歲,紐西蘭)
(圖片來源)
綽號『Captain Awesome』的Guy Crawford,應該也有不少人對他頗有印象的。因為他曾經在2013年就曾來台參加Challenge Taiwann賽事,在IRONMAN系列賽也常看到他的身影,甚至在2015年拿到IRONMAN 70.3 Taiwan冠軍。
出生於紐西蘭的他,從小接受過相當多不同的運動訓練,包括:足球、英式橄欖球(Rugby)、越野等,直到17歲開始學游泳後才開啟了他的三鐵之路。也可能受過去多元化運動的影響,Guy的參賽領域也相當豐富,有別於一般選手是在年輕時專攻51.5標準距離鐵人賽,待進入約28-30歲後就轉往長距離三鐵發展。
『Captain Awesome』至今仍每一年都從標準距離鐵人賽,一路比到長距離113/226km鐵人賽,甚至也參與Xterra系列的越野鐵人,每年的參賽履歷列出來洋洋灑灑,完全就是個『沒有鐵人賽就吃不下飯、就睡不著覺、甚至就會活不下去的鐵人癡、鐵人狂』。他完全以此為樂,套句他的經典名言:『If you are not having fun, you are doing it wrong』。
近來最佳的一場226km距離成績是創於2016年IRONMAN New Zealand的8時43分紀錄。如果你有在台東看到他,煩請代我向『Captain Awesome』問聲好!
3. Callum Millward (32歲,紐西蘭)
(圖片來源)
同樣來自紐西蘭的Callum,是個從小就喜愛鐵人三項的男孩,5歲就學會游泳,10歲就已完成了小鐵人賽,大學畢業後就至澳洲進行鐵人訓練,後又回到紐西蘭成為國家隊的一員,進行了三年的培訓後,期間也曾參與過ITU賽事,但是慢慢的發現自己的屬性不適合短距離項目,在26歲就決定轉為長距離賽事發展。
初試啼聲就在紐西蘭拿到兩場IRONMAN 70.3冠軍,在226距離的賽事中,代表作為2016年的IRONMAN New Zealand,當年以游46分、騎4時31分、跑2時48分,總合成績8時10分拿到第三名。天資優異,又受過相當完整的鐵人三項訓練,想必應是匹大黑馬。
4. Dougal Allan(31歲,紐西蘭)
(圖片來源)
Dougal,又是來自於紐西蘭,他的背景相當多元,據本人表示,他擅長超過10種以上的運動,包括:輕艇、登山車、攀岩、滑雪等,這些運動基礎讓他在轉戰鐵人三項時,形成了強大的體能後盾。
若翻開他的參賽紀錄更是有趣,他似乎對Challenge Wanaka(位於紐西蘭)情有獨鐘,自2014年至2017年連續四年都參賽,且都在不斷的突破,完賽成績分別是2014年的8時54分(第3名)、2015年的8時40分(第2名)、2016年的8時31分(冠軍),以及今年2月方結束的的8時26分(冠軍),
他絕對是一位正在不斷成長的職業選手。
5. Ritchie Nicholls(29歲,蘇格蘭)
(圖片來源)
Rithchie也許對國人而言較為陌生,但其實他3月份才剛來台比過IRONMAN 70.3,成績是3時58分(游23分、騎2時12分、跑1時16分)。過去也曾是專攻於51.5標準距離,並活躍於ITU賽事中的選手,代表作為2011年倫敦鐵人三項冠軍。
近年來開始轉戰113km距離賽事為主,並拿過多次113km冠軍,最佳成績是創於2014年的Challenge Walchsee-Kaiserwinki (瓦爾希塞,位於奧地利)的3時51分。在226km這距離的經驗較少,代表作是IRONMAN Mallorca(位於西班牙)的8時32分。
對Ritchie唯一的隱憂是在226km此距離的經驗較其他選手來得少,很可能在前至中段能維持在領先集團,但進入最後的馬拉松段,能否有機會居上?咱們繼續看下去。
6. Denis Sketako(28歲,斯洛維尼亞)
(圖片來源)
Denis擁有188公分、80公斤的壯碩身材,學生時期原是籃球選手,持續了多年的籃球生涯後,20歲時決定放棄籃球生涯,回歸唸書的生活,閒暇之餘還去兼差當救生員,這一當就當出了對游泳的興趣,也開始從事騎車與跑步運動,後來經過約莫一年的準備便以10時22分完成了第一場226km賽事。
這個甜頭讓他開始尋專業教練協助,2年後的2013年,24 歲的Denis已達到9時09分的226km成績,隔年他決定轉往職業選手發展,也順利的突破9小時大關,來到8時55分;再隔一年,他就把成績推進至8時27分;再隔年也就是2016 年,Denis在 Challenge Poznan(位於波蘭)以7時56分55秒完賽並拿下冠軍。是的,你沒看錯,sub 8,游泳43分、單車4時21分、跑2時48分。如果這不是天才,什麼才是?他是我最期待的一位選手!
職業女子組
本次共有6名女子職業選手參與Challenge Taiwan盛會,大多都是生面孔,以下將介紹其中較具競爭力的三位選手。
1. Kathryn Haesner (40歲,紐西蘭)
(圖片來源)
Kathryn已來過台灣多次,曾在2015年參與Challenge Taiwan 113km賽事並以4時42分拿下第二名;以及在相當炎熱的2016年Challenge Taiwan,以9時49分拿到第三名。
Kathryn是個從小就以游泳見長的選手,原先只想嘗試著挑戰自己,才跳入鐵人這圈子,很快的就在分齡組中獲取優勝。於2014年,在37歲的年紀,被一般人視作中年的年紀,她才毅然決然轉型,決定以職業選手到世界各地去訓練與比賽作為他的生活方式。
目前Challenge Taiwan的參賽名單中,去年女子職業的前兩名選手都沒來,或許Kathryn有機會在此寶島上,拿下她轉為職業選手後的第一座冠軍,我們祝福她。
2. Verena Walter (35歲,德國)
(圖片來源)
來自德國的Verena Walter,擁有180公分67公斤的高挑健美身材,原先是專攻於長跑,她在2003年,當時才22歲的Verena,就在德國一場名為『DUV-DM 50 km Straßenlauf』的50公里超馬賽中以4時04分完賽;同年又在瑞士的一場『Bieler Lauftage』超馬賽中,以10時23分完成100公里挑戰。
天生下來就是走長距離路線的Verena,25歲就挑戰了Challenge Roth,完賽時間為10時44分;隔年在IRONMAN Austria(奧地利)便打破10小時障礙,以9時58分完賽。對超鐵樂此不疲的她,其實在2014年以前都是以業餘選手的身份四處征戰,直到2014年才轉為職業選手,馬上在IRONMAN Frankfurt(德國)以9時27分完賽。去年2016年更在同場地創下個人最佳成績:9時18分。
甚少在亞洲出賽的她(僅於2008與2012年到訪過日本參與宮古島超級鐵人賽),如果對台灣環境適應得宜,應當有不凡的表現。
3. Kate Bevilaqua(40歲,澳洲)
(圖片來源)
來自三鐵強國的澳洲,也曾到訪過台灣並參與過IRONMAN 70.3賽事的Kate Bevilaqua,她也是很早就開始接觸鐵人三項運動,並在業餘選手時期就曾去過KONA參賽兩次,最高排名為分組第3名,這個成就讓她決心轉往職業選手之路發展。
在Kate的職業選手生涯紀錄中,她曾拿過3次IRONMAN冠軍,包括2013年IRONMAN Louisville(位於美國肯塔基州)、2011年IRONMAN Korea,以及她個人最得意的代表作,2010年在她的家鄉同時也是競爭相當激烈的IRONMAN Western Australia(西澳)中拿到冠軍,成績為9時19分。
近來,她仍然熱愛的長距離運動,226km對她已不夠看了,她在去年底參加了Ultraman World Championship,此為一個連續三天的賽事,第一天為10km游泳+144km單車;第二天為274km單車;第三天為83.8km路跑,她以總成績24時16分拿下冠軍。相信這次Challenge Taiwan不過才226km,對她應是小菜一碟了。
喔,忘了說,Kate已婚,先生是Guy Crawford,所以想要找『Captain Awesome』合照或想加個賴的,請尊重一下Kate喔。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