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榮耀的一年──2017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中)

0
835

入夜後跑者們開始準備對抗低溫,也確認自己目前的競賽進度到哪裡。有計畫里程數的跑者若沒有跑入進度,這時候就會開始加速;也有許多跑者是盡可能以撿糖果的心情去堆積里程數。

入夜後的氣溫下降到十幾度,空曠的外雙溪常常伴隨吹拂不停的山風,競賽當天的溼度非常高。儘管溫度很適合跑步,但濕度卻讓跑者在補給上吃足苦頭。許多跑者在競賽過程中多次嘔吐,甚至是無法順利進食。如果不能順利補充體力,遑論接續下來的比賽。

日本超馬領隊通常都會建議跑者以簡單的粥食或泡麵為主,方便吞嚥,易於取食消化且熱量充足。而能量包與一些巧克力、零食則為輔助食品。這跟台灣跑者盡可能以『喜歡的食物』為主有所不同。重點是擺在熱量高、消化速度快且能充填飽腹感,盡可能多樣化不膩口,消化不順暢會形成體內腹壓。

入夜後的氣溫下降讓許多跑者穿上外套或是更換乾爽的衣物

來自新竹的許鈞翔,在馬拉松場合被稱呼為『喵喵』,開朗且充滿熱情的許鈞翔每一年都與東吳的學生們擁有良好的互動,受到熱烈歡迎。秉持努力的他連續幾年都出場東吳24小時超馬賽,曾經保有209.8公里的成績。但今年因為工作調整,所以作息時間無法配合訓練、假日時間也在匆忙於工作之中,訓練不足之故所以在本次東吳競賽上最後只跑出163公里。儘管如此,他仍墨守對東吳超馬的精神與敬意,持續跑跑走走直到比賽結束。

原本集團的列子現已經拆開了,每個人順著自身配速推進距離。楢木十士郎以五分速持續前進仍維持優先位置,而法國選手史鐵佛尼胡耶爾則是稍為落後兩公里維持第二,第三第四則是由丹勞森與陀瑪斯魯道夫兩人伴跑,偶爾會小聊一會兒,石川佳彥則居於第五名位置等待伺機而動。

來自英國的丹勞森,在2016年IAU歐洲盃擁有261公里優勝的成績,此外他也在12小時賽跑出152公里驚人距離。而在來到台灣參賽之前,他在10月份前往中國參賽長達392公里的八百流沙極限越野賽,打破趙紫玉教授的成績紀錄以70小時51分奪冠完成比賽。連趙紫玉老師都忍不住問他:「你怎麼可以不用睡覺?」這次他參賽異常勇猛,不到九小時就完成一百公里,十八個小時內完成兩百公里。賽事結束前三個小時,似乎未顯疲態的他邊跑邊玩只完成了七公里,最終以241公里完賽。

匈牙利國家紀錄保持人陀瑪斯魯道夫,2016年才正式踏入24小時賽項目,雖然過去都以超長距離賽為主,但近年才轉成場地繞圈賽為主。首次參賽24小時就跑出255公里成績,而今年的世界盃也以255公里完成比賽。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東吳超馬賽,前12小時跑出132公里,但距離拉長超過兩百一十公里後明顯體力下降,最後邊跑邊走以241公里完成比賽。

這次的亮點除了石川佳彥與場地紀錄保持人原良和之外,兩位來自美國的女性紀錄保持人之戰也是重點之一。柯特妮島瓦特與凱特琳娜姬分別都有擁護者。

從越野賽起家的柯特妮島瓦特儘管2013年就嘗試24小時競賽,但當時仍沒有顯赫的成績,而在2016年在兩次的24小時賽分別跑出218與237公里的成績,隔年又再次跑出250公里突破個人紀錄。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台灣東吳參賽。

東吳超馬比賽過程太過磨人,柯特妮萌生棄賽的念頭,但她先生告訴她:這是你的選擇,要學習接受。兩人聊了五分鐘,先生遞給她音樂耳機,讓柯特妮可以放空去跑。後來柯特妮的先生表示:不用擔心,她很平安,沒有受傷,只是心境上過不去而已。

「不要做出會讓你明天後悔的決定。」棄賽的決定因素很重要,如果沒有受傷疑慮,還能跑就跑。悲觀是一種情緒,而不一定是理性的概念。後來回到田徑道上的柯特妮完全沒有先前的身心疲乏感,仍以六分速上下的速度前進。最終以256公里奪下女子優勝,同時打破自身紀錄。

而另外一位美國好手凱特琳娜姬就沒有這麼幸運,雖然坐擁250公里世錦賽第三名的成績,連續幾次在斯巴達超馬賽奪冠。去年來台參賽因為不適應台灣天候最後跑不出好成績。而今年在東吳超馬賽,比賽將近十七個小時都領先柯特妮數公里,看起來勝卷在握,沒想到卻在十八個小時過後腿部肌肉拉傷,最後的幾公里只能跑跑走走、甚至在補給站休養,最後只完成198公里,非常遺憾。

夜間競賽甚麼狀況都會有,補給不足、胸燜頭暈或是腸胃作痛。去年亞洲盃暨大洋杯跑出206公里的陳士偉,在比賽十六個鐘頭後因為胸悶問題前往醫護站,醫療團隊判定可能有心肌梗塞疑慮,要求救護運載前往新光醫院就診,最終只能以126公里做收。不久後,陳士偉有再度回到東吳大學,經確認身體無礙,但答應醫療團隊會持續追蹤檢查。

有配速之神美譽的高志明,在這次的東吳超馬競賽,於午夜開始出現不舒服的徵兆影響到嚴重掉速。歷經兩個鐘頭後才逐漸調整回穩定狀態,但之後仍有少數幾次身體狀況如嘔吐問題等,他表示:「身體還不算甚麼,心理的大惡魔才恐怖。過了12小時出問題時,身體極度的不舒服,想到還有12小時要跑就不知道如何去面對…負面想法就會不斷地進來,多數人就被這打敗的。」

2017年才開始24小時超馬賽的高志明,在之前就是12小時超馬賽的菁英選手,擁有豐富的超馬賽經驗。今年在台北超級馬拉松嘉年華賽以225公里出道,隨即又在北愛爾蘭世界盃跑出229公里新紀錄。這次他第一回參賽東吳超馬賽,過程中數度出現身心狀況,但都能順利克服,最後成績只跑出222公里,雖然不到本身期許的成績,卻也是國內選手數一數二的表現。

藍鳥隊的賴偉民,雖然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跑者,但強悍與體力一點也不輸給其他人。在前12個小時跑出126公里,後12個小時雖然有幾次狀況必須回休息帳做調整,但仍是留在場上持續前進,最後以213公里完賽。

夜晚的比賽,走路的人比跑步的人還要多,漠然的臉比有表情的臉更多。要如何享受比賽並從中找到樂趣,就是計時賽跑者的首要功課。每個跑者都有私人補給員,而每個補給員彼此也會互相幫助,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幫助跑者能跑得更好、用更正面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比賽。

曾經跑出208公里的張文輝,今年雖說準備不足,但仍希望不要缺席與老同學們碰面的機會。最後只跑了128公里做收,儘管自身表現不佳,但仍努力地鼓舞其他選手奮戰下去。

來自宜蘭的林俊良,幾乎是全場笑得最開懷的跑者,用以積極開朗的態度面對艱困的24小時賽。乍看之下似乎有點鬆懈,但俊良其實非常認真地面對賽事,在補給、訓練上做功夫。幾年來都有兩百公里以上的好成績。今年在前12小時跑出近120公里的成績,後12小時儘管只跑出91公里左右合計211.6公里的成績,但即使是疲倦與勞累不堪的時候,面對鏡頭與加油群眾仍會以笑容迎接。

首次參賽東吳超馬的林素真,在台北超級馬拉松嘉年華跑出181公里成績,雖然已經有多場12小時賽經驗,但24小時賽也算是新手。這次參賽前半程完成109公里,後半程完成83公里合計192公里突破個人紀錄。除了在日出前有短暫調整之外,其他時間都盡可能在田徑場上跑跑走走,以恆定的配速穩穩地推進。

夜晚的比賽實在太苦太磨人,東吳大學為了增加跑者們堅持下去的力量,除了在田徑場邊緣設立一些娛樂節目。負責輔佐選手競賽的翻牌員也都使出渾身解數,讓跑者從疲憊中清醒過來。

學生們比出國際共通語言『愛心』手勢,提醒跑者們: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隨著時間推動,跑不動的時候就多留一點時間補給以及裝備調整,甚至是針對疲勞的肌肉進行按摩。

來自德國的佛羅里安羅伊斯,雖然在2015年世錦賽以263公里奪冠,又曾經在斯巴達松超馬奪下優勝,但兩次來到東吳參賽都跑不出好成績。去年只跑出161公里,今年則是堅持到228公里,在最後幾個小時幾乎快要跑不下去,數度趴在補給區。對許多外國選手來說,東吳超馬真的是未可知的魔沼啊。

台灣女子國家紀錄保持人黃筱純,今年在世界盃賽事跑出219公里成績,近幾年來在超長時間耐力賽都有很好的表現,雖然出道的時間不長,但努力度卻不會輸給其他人。今年比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狀況,幾經調整後仍沒能好轉。但彌足珍貴的回憶如煲湯一般,越煎熬的時光就會伴隨更美好的回憶。黃筱純即使狀況不佳,卻依舊走走跑跑堅持到最後一刻,最後以181公里完賽,但其心理素質與毅力深受眾人肯定。

來自蘆竹路跑的劉明智,東吳超馬前才在冬山河一百公里賽奪下第四名,此外,也多次征戰海內外超級馬拉松賽事。2016年甚至密集地參賽,九月份在新加坡瘋狂一百六十公里賽以台灣跑者奪下優勝,隨即十月份前往希臘完賽斯巴達超級馬拉松,十一月份則在IAU亞洲暨大洋盃以192公里第七名完賽,隔月的東吳超級馬拉松則以206公里完賽,不只愛跑,實力亦非常強大。今年參賽雖然後半段稍有掉速,但始終都能維持很好的狀態持續競賽,最終以201公里完賽。

越夜越累,肌肉疲勞了,睡意吞噬了自己。即使觀眾們都睡了,加油團也都休息了,但跑者仍要堅持一步一步地完成比賽。有些觀點認為,一旦跑不起來只能用走的時候,就可以棄賽了。原良和是很典型此類的選手,他只有繼續跑下去或是棄賽的兩種極端,而沒有走路完賽的空間。但另一個更為有意義的觀點是,跑者即使是用走的,也要走完24小時,重點不是推進里程的方式,而是與時間抗衡的決心與毅力,譬如每年來到台灣參賽的大滝雅之,即使是走路、小跑也會堅持到槍響的一刻才停止下來。對他而言,24小時比賽不純粹只是一場賽事而已,也是一種自我鍛鍊、挑戰極限的活動。

台灣好手楊皇蘭與青谷瑞紀走在一起,即使兩人溝通不易,但身為跑者的心意卻是彼此都能感受得到的。

以強大的笑容與正面力量聞名的楊皇蘭,在去年東吳超馬跑出188公里成績,當時儘管速度不快、卻能堅持到底的步伐令許多跑者驚豔。今年再度參賽東吳超馬,雖然最後只跑出183公里的成績,但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光輝與神采卻未曾失色。

最辛苦的人,除了選手之外,就是必須無償接受跑者情緒、努力安撫以及協助調整跑者進度的專門補給員。去年在東吳超馬跑出222公里的鄭揚展,今年邀請夫人協助幫忙補給。為了今年參賽東吳,他做了許多訓練以及超馬競賽,包含遠征日本櫻花道250公里超馬以及斯巴達松超馬賽等,今年在比賽中段開始失速、後段數度跑跑走走,但最後仍然堅持到底以208公里完賽。

曾經數次剖析自身的吳念湘,這次參賽除了自我挑戰外,也要力戰『棄賽』這件事。儘管今年在台北超級馬拉松嘉年華跑出211公里的優異成績,但之後幾次超級馬拉松賽都以棄賽告終,留下遺憾。而這次再戰東吳,除了體能更加強化,心靈也鍍上一層鋼鐵。凌晨時雖然有一陣子陷入低靡,但這樣的時間並不長,很快就能調適自身並回到跑道上繼續奔馳,最終以198公里完成比賽,也順利地在東吳場上戰勝心靈魔鬼。

中科院路跑社的王少華,今年在台北大學超馬賽跑出115公里成績,去年東吳超馬賽也有177公里收穫。對跑步的熱愛不輸給其他人。儘管比賽準備得宜,但實際參賽仍有不可預期的狀況,中後段失速跑跑走走,最終只以184公里完賽。雖然未能達標國家選手認證,但表現依舊優異,堅持到底的精神令人敬佩。

最強補給員登場!

每一年的東吳超馬賽,選手群聚彷彿是老同學聚會,而也有一些短休的跑者到場探視老朋友,曾經在2015年東吳超馬跑出230.4公里的葉芳霽,這次從跑者轉身成為補給員,幫助老朋友王少華挑戰24小時賽。談起葉芳霽就可以說起東吳超馬的歷史。

東吳24小時賽內道(一二道)是24小時選手的賽道,外道則是給團體、社會組以及學生組接力賽賽道。從2003年到2012年這些年,東吳大學除舉辦 24小時賽外,還有另外一組12小時超馬賽(外道)。當時有個不成文說法,能在東吳超馬12小時賽跑前一二名的選手,隔年就能踏入內圈跑24小時賽。

但超馬賽不只參賽人數少、受媒體關注度也相對較低,很難打開東吳賽事的知名度與廣度,最終12小時賽改為提供給社會人士、學生組的團體接力賽。而葉博士則是這些年東吳超馬 12小時賽的最高紀錄保持人(133公里)。這次他來到會場為跑者們加油,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