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終點線的那一刻,我不停地在腦海裡想著,這成績是否是我所滿意的結果?這準備過程是否有遺憾?下一步,我是否還能再把成績往前推進?而我,在追尋又到底是什麼?
北九州馬拉松(一):賽事簡介
北九州市位於日本九州的最北邊,地屬福岡縣,是縣內僅次於福岡市的第二大城市,但過去以工業見長,不算是個以觀光發展為主的城市,較知名的景點如小倉城、門司港、九州鐵道紀念館(是不是都沒聽過?就說了不是個觀光景點了)。
北九州馬拉松今年不過也才舉辦第五屆,但報名人數11000人相當快就額滿了(官方數字為10934人;完賽人數9732人,完賽率89.0%),在日本來講算是中型的賽事規模,『地元』性質濃厚,大多是來自福岡或九州當地民眾參加,也結合相當多在地農漁觀光特產,此意思是補給站有很多在地特產食物,甚至有現烤牛肉,但對拼成績者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此外,在過去四屆裡的競技性質也沒那麼濃厚,原本的冠軍紀錄也『僅僅』是2時17分40秒。不過今年大會邀請了日本最強市民跑者:『川內優輝』及其一家人前來參賽,再祭出高額破紀錄獎金,果然最後川內優輝就以2時11分46秒刷新大會紀錄拿到冠軍,同時他的兩位弟弟:川內鮮輝(2時22分44秒)與川內鴻輝(2時30分05秒)則分別獲得總合第3名與第6名成績。
不過它在國外選手間的知名度就沒這麼高了,大會也僅開放100個外國人名額,採先搶先贏制,若超過100人則要抽籤,我很幸運早一步搶到參賽權,加上報名時填的過往成績,也能排在A區出發,在我前頭僅有大會邀請選手與有登錄為日本田徑協會的菁英選手。
賽事路線是由北九州市中心的小倉城出發,在市區繞行一大圈約莫20公里後,往北跑至門司港折返,終點設於西日本展示場。起終點雖不同處,但其實兩者離小倉車站都不遠,約莫2公里左右可達,加上上午9點才起跑,故許多居住在九州或本州的跑者其實都可以一早坐車前來,跑完後下午再搭車回家,甚是方便。
若要我提一個此賽事的特色的話,我可能會認為是有『完賽獎牌』吧!
我是認真的喔,在過去參加過的日本賽事裡,『別府馬拉松』、『勝田馬拉松』、『名古屋城市半程馬拉松』這三個是都沒有完賽獎牌的,在日本的賽事裡,完賽獎牌必非是必須品,且就算頒發名次好了,總排名也僅會取前8或前10名頒獎,分組排名大多只頒前3名,而且還不見得會在完賽後發放,以北九州馬為例,分組前3名的獎牌是賽後數個工作日之後才會用寄出,這點對於許多台灣選手來講可能難以想像吧。
內心獨白(一):到底在競逐的東西是什麼?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跟時間競賽著,小時候想跑在時間的前頭,想要快快長大,想要用更短的時間唸更多的書,才能考上更好的學校;待出了社會,也想快快往上爬,獲得所謂的成功人生。
接觸運動後,依舊在跟時間賽跑著,訓練時與手錶上的時間賽跑,比賽時是跟大會時間在賽跑,慢慢的,開始發現到了真正的對手好像不只有時間,還有….所剩可能不多的體能巔峰時期,這是今年年去廟裡拜拜求平安時,瞥見自己已然38歲的體悟。
常有人問我,我到底想要什麼?若說奧運亞運之類國際賽或是國內全運之類的大賽事?前者是種荒唐玩笑,後者我也不知該為誰而戰;成為職業選手?以我實力之流,既賺不到獎金也拉不到贊助,先餓死在街頭吧;還是某種第一或冠軍的頭銜?到了一定的歲數後,早已認清名氣如雲煙,我最愛的稱號只有一個,就是『J帥』二字足矣。
我想要的,是在剩餘的也許保養得宜還有3-5年,也可能短暫只剩1-2年的體能巔峰時期裡,完成一場完全了無遺憾零瑕疵的賽事!
北九州馬拉松(二):參賽緣起
在冬天時,我是以跑步為重心的鐵人;到了夏天,則轉變為游完泳與騎完車後才穿上跑鞋的跑者。
這大概是我這三年來的主要調整方式,尤其冬季幾乎都大同小異,要到了春至秋季才會因應賽事方向而出現較大的變化。
雖說訓練與比賽上頗為忙碌,但其實一年裡我也只會盡全力跑一場馬拉松。在2016年,我跑了別府大分馬拉松,成績首次推進至250內,來到2時48分55秒(大會時間,無提供晶片紀錄);2017年則到了茨城縣跑了勝田馬拉松,成績推進至2時43分54秒(晶片時間);今年2018年同樣挑了年節期間,到了福岡縣北九州市跑了北九州馬拉松,完賽時間2時43分26秒(晶片時間)。
而我挑選比賽的方式很簡單,一得在長假之中,此點乃配合上班族的太太;二得是場好跑的賽事,所以必須是個以平路為主的路線;三是有地方性與觀光性,尤其我深愛鄉下地方的清幽,雖說也跑過了東京、紐約、羅馬這類大型城市馬拉松,但中小規模的賽事,不需人擠人,更能專心跑自己的路。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考量,那便是比賽要有特殊意義性。這幾個月裡,我協助訓練的幾個選手陸續取得2019年波士頓馬拉松參賽資格,我承諾他們會與他們一起去跑來年的波馬,而北九州馬拉松具AIMS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Marathons and Distance Races)認證,剛好夠我去取得資格。綜合以上考量,最後也理所當然的將『北九州馬拉松』當成今年上半年的A級賽。
內心獨白(二):在低潮中學習沉潛
要在所剩不多的時間裡,該怎麼充份利用就成了個最重要的課題,尤其這一場馬拉松賽,嚴格上來說,只有3個月左右可準備,時間相當緊湊,加上帶著不小的疲憊感,若是時間回推到3個月前,你問我打算在這場馬拉松跑多少成績?我鐵定會告訴你:『我不知道』。
尤其在3個月前,才剛跑完紐約完馬拉松回台,帶著10月份還有KONA賽後的疲累感,還有那最可怕的時差調整,從台灣到夏威夷(晚台灣18小時)、再回台灣、再飛紐約(晚台灣12小時)、再回台灣,這些一共在5週以內完成,共調了4次時差,每次一適應好了,又要打亂生理時鐘,待11月初回台時已經累到不成人形,反覆的感冒與倦怠,進入了一段低潮期。
雖說是低潮,其實也不陌生,而且也只是身理狀態的低潮,心情上倒也換得了一個喘息的空間。補充一點,很多人會很害怕低潮,其實簡單來說,低潮可分為『可預期的低潮』與『過度訓練而產生的低潮』兩種,可預期的低潮如我這類,一場超鐵226再加一場全馬,再加時差的疲勞,元氣大傷個一個月都很正常。
另一種過度訓練產生的低潮,有時不是那麼好預料得到,但卻也是有跡可循,通常得往前回推幾週的訓練負荷程度、賽事密集程度、身體的反應(有無失眠、嗜睡、食慾大開或下降、感冒、酸通恢復速度變慢等),這些都是身體釋放出來的警訊,只是你忽略了它的存在,當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後,一次爆發出來逼你還債。因此,這兩者衍伸出來的差異,就在於前者是可預期並主動進入季休期,後者則是被動進入養傷期。
但時間緊湊也有緊湊之好處,它能讓人更珍惜每一次的訓練時光,加上深知自己的巔峰時期不多了,絲毫沒浪費時間之本錢,甚至更直白的說,也沒受傷的籌碼了。
故在重啟訓練的第一階段,大約在11月中至12月中,我的調整步調其實相當緩慢,幾乎90%以上的訓練都在低至中度有氧區間渡過,也不是那麼在乎距離、速度、里程,大多憑著身體的感覺在走,想練則練,狀況不對就停,讓身體回歸到正常狀態才是最重要的事。
這時期一直到12月底左右,身體才開始有慢慢步入正軌的感覺,速度慢慢出來了。1月初再以一場南投松柏嶺半程馬拉松當測試賽,該賽事里程略有不足,但在20.5km及總爬升327m的路線裡,已經回到均速4:02/km的水準,這時才確認了這一期前半段的調整方向正確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