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2018臺北馬拉松以2小時37分16秒的成績進入台灣男子全程馬拉松新科百傑的黃國倫,本身工作是在新竹科學園區當工程師,從2012臺北馬初半馬那年開始接觸跑步,2014初馬,跑齡約有6年,過往訓練皆是在新竹田徑場與新竹路跑社練習,多半按自己課表規劃練習;今年則因地點和想提升練習強度,就改去交大與「交友不慎」的朋友一起練習。
在這段訪談當中跟我們分享到除了訓練之外,平常生活中的點滴還有未來的目標,讓我們趕緊看下去吧。
1.上半年主要國倫都針對量在做準備,有沒有建議素人跑者下半年可以做的速度訓練和準備?
國倫:速度訓練上,我還蠻推薦大家可以每週跑一次跑1mile(1600m)間歇的,大約可以從3~4趟開始練習,組間慢跑400m或站著休息60~90sec,速度以最佳的半馬到10k配速爲目標。
不過,這不是唯一的課表,這只是完整有規劃的週期性課表中,個人認為能提升速度能力的訓練之一。
2.當初想參加棲蘭越野的原因是?這是人生的第一場的百k嗎?
國倫:棲蘭越野是我的第一場百k,在尚未跑步時,就蠻喜歡親近大自然,開始跑步後,休賽季就更常往山上跑,也會跟朋友去跑些超長距離當作遠足,因此當聽到棲蘭越野是比較屬於off-road 的賽道,較適合長跑專長的我,就興起要在自己喜歡的大自然中完成ㄧ個百k夢想。
3.決定去參加西班牙越野世錦賽完有甚麼特別的想法可以跟大家分享嗎?(包括路線、選手水準、補給)
國倫:這場比賽畢竟是屬於競技性比賽,選手水準較平常比賽遇見的高且平均。在準備上,研究過簡章和大會提供的賽道簡介影片後,大概就知道競爭前幾名沒可能,甚至太過放鬆可能就被關門了…
因此比賽中前半段其實多半強迫自己盡量跑動起來,而大會規劃的賽道相當具有可跑性,因此不只需要技術也很吃體能,不像一般賽事,很多路段必須用走或是攀爬。
補給上盡量則以輕便好攜帶的能量膠為主,水就只帶剛好到下個水站,水站因為爲世界盃因此大會僅提供基本水與運動飲料,如國家沒有特別提供補給品或自行準備就沒有。
後半段不少路線較複雜且天氣開始轉熱,漸漸凸顯出自己越野比賽經驗不足,導致錯估完賽時間,因而補給不足體能也出現狀況,最後能順利完賽也是很靠鬥志跟平常單攻培養出來的隨機應變。
4.台北馬剛結束之後,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甚麼?
國倫:吃燒肉和鹹酥雞配生啤哈哈哈哈XD
5.跑步對於你的人生來說,可以怎麼比喻?
國倫:跑步對我來說已經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願意花時間慢慢琢磨它。
「如同老廚師看著溫火慢慢地燉鍋羹湯,更好似繞杯手沖單品,看著細流一圈圈的轉著,簡單卻能引出最深處的風味,再一口口的由熱品嚐到冷,享受這片刻的寧靜,如同比賽中你必須在這42.195公里內,好好地享受與自己對話的時光。」
但在達到這境界之前,又必須思考分析自己能力的優缺點,針對它們去提升及精進,逐漸磨出最完美的自己。
6.未來有什麼目標嗎?
國倫:目前為Sub235,期許能挑戰更高水準的福岡馬拉松,更希望未來能有機會朝聖琵琶湖馬拉松(Sub230)。
7.平常的生活除了跑步還有其他休閒活動嗎?
國倫:陪老婆逛街看電影,假日在家煮咖啡吃甜點,偶爾下廚做點想吃的菜。
謝謝國倫能跟我們分享這麼多年跑下來的大小事與經驗,也期許國倫接下來能前進日本三大馬拉松賽事之一的琵琶湖馬拉松完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