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越野賽跑賽季通常在田徑賽季結束後的冬季,讓長跑選手進行體能期的交替訓練。(Cross Training ),而世界各地舉行越野賽跑的環境差別很大,特別是季節、氣候條件及比賽距離各異,因此不容易對此運動作出全世界的統一規定。不過還是有一些潛規則是在全世界通用的喔!
1. 對當地居民的文化習慣應有的禮儀事先了解。
2. 勘測路線時應避免很高的障礙物和危險路線,如深坑、危險的上下坡、茂密的叢林等。不宜設置人工障礙,但為了促進此項運動開展而必須設置時,也可類比大自然中的自然障礙。若參加比賽的運動人數較多,在起跑後的1500公尺內不應有狹窄地段或其他障礙物,以免造成阻滯。
3. 跑路線盡量空曠的田野、荒野、空地及草地,橫越公路的次數減至最低。賽道中的「人工瀝青及水泥平坦公路」,總長度不得超過全程的20~30%。比賽路線最好可設計成一個環形或A到B點、以避免回頭的無趣及與選手間的路線選擇衝突。當比賽路線為環形時,建議每圈距離不少於 2200公尺。
4. 須為比賽路線作出明顯的標誌,比較好的方式是在比賽路線兩邊設置閘極欄或障礙物,如不能作到這一點,至少應在路線兩邊用連續的帶子、繩子圍起作為標誌。而後主辦單位應負責公布適用的、作好標誌的比賽路線,在簡章中說明比賽路線的細節,除非是有地圖、定向性質的賽事。為比賽指派路線管理員、檢查員以及必要時在複雜地帶為運動員指引正確路線的引導員。
5. 只能在大會指定的開放式賽道中前進。切西瓜(Short cut)私自離開指引標示外的賽道是不允許的,但主辦單位通常以信物檢查點避免製造選手違規機會。
6. 嚴格執行關門時間、嚴格檢查必備裝備。
7. 飲水/用水和飲料站:在比賽起、終點應在天氣條件考量下,放置足夠的飲用水和其他適宜飲料。在比賽中,如果天氣條件需要,應以大約2~3公里的間隔距離設置飲水/用水站或每圈(如果是繞圈賽)設置。
8. 比賽中想要超越選手,請禮讓,記得說:請、謝謝、對不起。
9. 表達友誼、救急、關心─告知跑錯路或沒見到轉彎記號的前方跑者,回到正確的道路上。
10. 個人準備好裝備,但是遇到其他選手急用,可以互相救助,例如:雨具、保暖裝備、食物、電解質、水、手機、GPS、小急救包、護具(帽、手套、護膝、護踝)
11. 對待環境的正確觀念與技巧,協助將遊憩活動對自然的衝擊降到最低的無痕健行( Left No trace,LNT)─負責任的旅行。其中包含對大自然應有的尊重、尊重動物(Ex: 草嶺古道,荷蘭古道上的動物─水牛、石龍子在發情敏感時期,不要驚動到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