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分、環境與個人特質 脫穎而出的基普喬蓋

0
2339

自西元兩千年至今的六屆奧運賽事,包含金銀銅牌共有 36 人,有 19 位(五成以上)是來自於衣索比亞與肯亞非洲大陸的血脈,包含今年東奧的王者 Eliud Kipchoge 與 Peres Jepchirchir 。非洲長跑何以如此強大,就成為科學家與人類學家的觀測重點。

照片來源:theguardian
照片來源:theguardian

大致來說,影響一個民族行為與生活方式有幾個關鍵因子:基因、文化遺傳與環境。 2012 年英國記者 Adharanand Finn 出版了《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揭開地球上最善跑民族的奧祕》,將近十年過後,2021 年同樣是英國的人類學家兼跑者 Michael Crawley(PB 2:20)出版了《跑出巔峰:越慢越快,從衣索比亞跑者的逆境思考術,學習如何戰勝自我、改變人生》。一本是肯亞跑者,另一本是衣索比亞跑者,兩本書著墨的社會與人類文化角度相當雷同。最後,所有線索的匯總會回到馬拉松帝王 Eliud Kipchoge 本身。

我們先來試探 Eliud Kipchoge 的成就,空泛地談論他的成就太意象化,數字卻可以具體。目前全世界只有三個人連兩屆奧運獲得馬拉松金牌: 1960 與 1964 年的衣索比亞選手 Abebe Bikila 與 1976 年和 1980 年東德選手 Waldemar Cierpinski,2016 年里約與 2020 年東京奧運的 Eliud Kipchoge。除了這份驚人成就之外,還有一個隱藏其中的差異:若假想奧運競賽是一個集結世界各地菁英的比賽,那麼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差異會有多大?極為豐碩的名利雙收驅使選手們巨大的競爭動力,那麼金銀牌的時間差異應該是微乎其微。

1980 Moscow,金銀牌差異 17 秒
1984 LA,金銀牌差異 35 秒
1988 Seoul,金銀牌差異 15 秒
1992 Barcelona,金銀牌差異 22 秒
1996 Atlanta,金銀牌差異 3 秒
2000 Sydney,金銀牌差異 20 秒
2004 Athens,金銀牌差異 34 秒
2008 Beijing,金銀牌差異 44 秒
2012 London,金銀牌差異 26 秒
2016 Rio,金銀牌差異 1 分 10 秒
2020 Tokyo,金銀牌差異 1 分 20 秒

創下奧運馬拉松紀錄(2008 北京)的 Samuel Wanjiru 與第二名 Jaouad Gharib 的差異為 44 秒。同樣擁有兩枚奧運馬拉松金牌的德國好手 Waldemar Cierpinski ,他在 1976 年加拿大蒙特利爾跑出 2 小時 09 分 55 秒,第二名為美國好手 Frank Shorter 2 小時 10 分 45 秒,相差 50 秒。近四十年來,奧運金牌銀牌的時間差都在一分鐘之內,更多的是在三十秒內。而 2016 年里約奧運, Eliud Kipchoge 與 Feyisa Lilesa 金銀牌相差 70 秒,而 2020 年東京奧運,Eliud Kipchoge 與 Abdi Nageeye 則相差 80 秒。自 1980 年至今,僅有兩屆奧運馬拉松金銀牌的時間差異超過一分鐘,都是由  Eliud Kipchoge 跑出的奧運賽。

沒有天分,只有適應

兩本書都提到,有些非洲跑者是半路出家,有人發現跑步可以賺錢,也有人需要減肥。一位從非洲到美國讀書的年輕人,大腹便便的他發現跑步可以賺生活費,沒想到就因此跑出了大學等級的成績。不難想像基因帶來的影響。肯亞卡倫金族男孩的小腿體積和平均粗細,比丹麥男孩少了 15 % 到 17 %,這使得卡倫金男孩更有機會成為長跑好手。

可文化帶來的影響也不亞於基因,大衛・艾普斯坦《運動基因》提到,善於專項運動的專才條件會延續傳承,文化更迭帶來了淘汰與進化。因此,運動專項的特殊要求越益明顯,人才的遴選也更加極化: NBA 籃球員的平均身高越來越高,非洲跑者的小腿越來越長,未來游泳選手的臂長也會更為顯著(費爾普斯的雙臂長 201 公分,比他身高還高 8 公分)。隨著極化的遴選條件,運動員的天份與身體條件就更為重要。

有些民族就是有天分,不只是基因好,遴選文化也帶來淘汰。參加奧運馬拉松的資格是 2 小時 11 分,但在高競爭的非洲國家,這只會是門檻,他們還有自己的第二道門檻。在每個人都具備天分的地方,天分是甚麼?

對於非洲跑者而言,天分不是他們所認定的才能,真正的才能是『適應』。一當周邊都是具有長跑基因、水準以上的跑者,天分在其中就沒有明顯的差異,反而是能不能吃苦、對訓練的接受與復原程度,能不能『適應』訓練的整體結構才是重點。對衣索比亞人來說,如何聰明地管理生活『適應』是達到成就的條件,而不是天分。如果非洲人自帶有基因與文化優勢,那麼環境呢?

照片來源:BBC
照片來源:BBC

團隊跑步而不是獨跑

在兩本書中都不約而同地談到,團體練跑的重要性:「自己訓練只是為了健康好,想要有所改變,你必須跟別人一起跑,去適應他們的配速,而不是用自己的配速跑。」

有一回萬金石馬拉松採訪到受邀來台的肯亞選手,給我帶來一些新想法。問過不少人,很多人都以為肯亞與衣索比亞人都講著非洲共通語言,但事實上,兩個民族各有其善用語言:肯亞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斯瓦希里語,衣索比亞官方語言是阿姆哈拉語和英語。兩個民族的對話是國際語言的英文,而沒有非洲共通的語言。在會跑在一塊。

肯亞跑者告訴我,會跟人跑在一塊是出於習慣,而不是事先就講好的計算。除非是彼此間的配速差異太大,或是三十公里後的進攻盤算,非洲跑者們的習慣是出自於跑者們沿襲的文化習性。在他們的圈層裡,獨跑比較像是為了健康、或是不合群的象徵。

如果想要靠著自律能力在運動上進步,你還是會有收穫。但如果在長跑末段的疲憊時刻,能督促你的除了堅忍不拔的毅力,好勝心之外,只能靠追在後面的對手或是跑在一旁的朋友。團體練跑,在實際效果上大過於精神意義。

照片來源:spikes.worldathletics
照片來源:spikes.worldathletics

基普喬蓋為何能脫穎而出

在《跑者世界雜誌》一篇採訪裡,在英力士(INEOS)擔任運動員經理的瓦倫丁·特魯(Valentijn Ttrouw)曾經提到,埃魯德·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能在非洲跑者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埃魯德是個頭腦清晰、有條理和穩定的人。他當然想要贏、想要成功、想要打破紀錄,但他會專注在每天需要做甚麼。」文章裡甚至用了『斯巴達式的生活方式』來形容他的舉措。

但這與我在兩本書中看到的不同,Adharanand Finn 提到除了跑步之外,肯亞人沒有時間觀念:「如果有人跟你約下午兩點在某處碰面,這經常是很不牢靠的約定。因為到了兩點五分,他們仍會無關緊要地慢慢晃,而且還一副狀況外。不過一提及跑步,肯亞人便會像齒輪上了油的大笨鐘一樣的準時。」相較之下,會不會發現基普喬蓋在跑步之外的生活也相當嚴謹且規律、有條不紊。

一當連肯亞人都承認埃魯德‧基普喬蓋是個聰明且紀律的跑者,自然不意外他會得到兩枚奧運馬拉松金牌。而那篇針對基普喬蓋的採訪是 2016 年 4 月份,里約奧運開賽前幾個月。與其說人們喜歡他的榮耀與成就,不如說是他嚴以律己的態度,以及對待任何事物都相當認真的個人特質。

照片來源:gq.com
照片來源:gq.com

Eliud Kipchoge 在受訪時表示:「只有紀律嚴明的人,他們的生命才是自由的。如果沒有紀律,你只會成為情緒的奴隸。這不是關於雙腳,這是關於心靈和思想。」

擁有長跑民族的基因,以及願意果敢地投入訓練,對此樂此不疲。一週有六天的時間待在訓練營裡(唯一一天跟家人相處)跟跑者們一塊相處訓練,親手處理雜務。 Eliud Kipchoge 對生活秉持嚴謹與認真。正如枕邊書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據紐約時報表示,他還會隨身攜帶一本筆記簿,以便閱讀時抄寫心得。生活所有的一切,都為了支撐他馬拉松的目標遠眺,種種這一切都呈現出他真實且強悍的樣貌。

【延伸閱讀】

基普喬蓋東奧馬拉松衛冕奪金 大迫傑亞洲選手首位完賽

東奧女子馬拉松高溫硬仗 肯亞奪金美國好手久違銅牌